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38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19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蟾蜍,俗称癞蛤蟆,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蟾蜍科,该科现已有25个属300种,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养殖蟾蜍势在必行.蟾蜍的人工养殖方法较为简单,可利用废弃塘沟、庭院菜园、河边滩地或大田放养,是一项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动物养殖业.  相似文献   
103.
紫皮蒜越冬栽培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严寒地区,紫皮蒜传统的种植方法一直是春栽夏收,不仅存在着冬季保存蒜种的麻烦,而且只能产一茬蒜,收少量一茬蒜苔。为提高种植紫皮蒜的经济效益,可对紫皮蒜进行越冬栽培,不仅解决了保管蒜种出现抽干、霉烂、伤热等问题,而且可多收一茬蒜苔,抽苔率一般可达95%以上,亩产250-300公斤,蒜头一般也可亩产10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04.
麻将龟原产于美洲,其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可当作美味佳肴;麻将龟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其肉有益阴补血之功效,可治久咳咯血、血痢、痔血、筋骨疼痛等,其血可治跌打损伤、脱肛等;并且其观赏价值很高,是名贵的观赏宠物.   1.生活习性   麻将龟喜食动物性饵料,如红虫、小鱼、虾、蚌螺、蚯蚓、瘦肉等.而在动物性饵料缺乏的时候,也能食植物性饵料.因此,它的食性非常广泛.同时,它还能忍受长时间的饥饿.   ……  相似文献   
105.
糖蜜是甘蔗、甜菜等制糖业的副产品,在欧美等国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糖蜜被当作一种物美价廉的饲料原料,使用非常普遍,然而在我国,由于对糖蜜缺乏必要的了解和饲养习惯上的一些原因,糖蜜在饲料加工中的使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06.
集约化养殖户与个体养殖户的猪群,一旦发生疑似猪瘟、猪丹毒、猪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肺疫、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多种瘟疫时,往往表现高热症状,但因这些疫病在临床上很难通过肉眼分辨清楚,即使将病猪待检病料送往动物传染病诊断化验室,也需3~30天才能检测出可能是哪几种传染病原的疑似结果,等搞清病原,病猪群有可能存亡难卜,应用猪用抗多病免疫球蛋白能解决燃眉之急,但在临床上还要了解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机理,使用合理时才能真正发挥免疫球蛋白的可靠性能。同时也要掌握如何才能使病猪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在48小时左右保持最高浓度。…  相似文献   
107.
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鸡顽固性水泻大范围发生的可能性加大。气候炎热,由于产蛋鸡本身生理机能特性,饮水量大大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利于细菌大量孳生繁殖;饲料保管及加工不当,还有滥用抗生素等,都是引起产蛋鸡顽固性水泻的因素。一、临床症状鸡群精神良好,采食量不减,饮水量大  相似文献   
108.
109.
鱼类暴发性流行病包括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弧菌及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混合感染引起.该病是近几年危害极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也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种类最多、年龄范围最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大.  相似文献   
110.
吕纪增 《新农业》2006,(9):40-41
近几年,各地河蟹"抖抖病"发病频繁,而且很难治愈,常造成河蟹大量死亡,顽强生存下来的也因错过最佳生长期而规格偏小,使养蟹户亏损。近几年,我们在分析发病原因的基础上,加强了防治的宣传和指导工作,河蟹"抖抖病"发病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取得了明显效果。一、症状河蟹发生“抖抖病”时用步足撑起整个身躯,趴在水边或水草上(也有的爬上岸),口吐泡沫,大螯下垂,浑身抖动,所以称为“抖抖病”。二、发病原因目前,河蟹养殖形式较多,发病原因各异。但池塘单养、池塘中水草栽种不足的鱼蟹混养塘发病率较高;稻田养殖、河沟养殖发病率较低。“抖抖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