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9篇
  33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GIS支持下的农田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支持下,用Delphi全新的可视化编程环境进行二次开发,建立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信息系统。该系统既充分利用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遥感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的高级功能,又兼顾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土壤养分查询及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棉花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2.
张伟  吕新  朱芸  曹连莆 《华北农学报》2005,20(5):105-110
讨论了北疆棉区推广棉种新陆早12号与新陆早13号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的差异,得出新陆早12号对限量滴灌反应不敏感,而新陆早13号对限量滴灌反应较敏感。因此在限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2号、适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3号栽培种植较为适宜。由此得出了不同品种对灌水量的反应表现及理想群体冠层结构的合理指标,为增加棉花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分别应用高盐法、玻璃珠破碎法、冻融法和试剂盒法4种不同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提取水稻稻田土壤微生物DNA,并通过细菌16SrRNA V3区通用引物GC338f-530R和真菌18SrRNA特异性引物NS1-GCFung进行PCR扩增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CGGE)分析,对4种DNA提取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玻璃珠破碎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DNA均能满足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要求;其中试剂盒方法操作简单,提取的DNA质量较高,但DNA产量较低且成本昂贵;玻璃珠破碎法用时较长,步骤繁琐,DNA产量较高,纯度较低,但对后续PCR扩增和DGGE分析没有明显影响,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54.
为保证杂交棉新陆早43号杂交制种在花期不遇、雨天、风沙等不利条件下的正常开展,对父本花粉贮藏和生活力测定尤为重要.采用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测定,在6个不同温度(5、10、15、20、25、30℃)条件下,新陆早43号父本花粉活力受贮藏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陆早43号父本的花粉生活力可达96.3%,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贮藏温度以5℃最佳,1~3d内花粉生活力都在90%以上,花粉活力符合杂交生产要求.4~5d后花粉生活力下降到50%.花粉生活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温度越高,花粉生活力下降越快.  相似文献   
55.
在GIS支持下运用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地力综合指数法,对农五师81团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耕地地力进行自动化、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 291.65 hm2耕地,分为6级,1级地面积196.71 hm2占评价面积的3.13%,2级地面积480.37 hm2占评价面积的7.64%,3级地面积825.48 hm2占评价面积的13.12%,4级地面积1 709.68 hm2占评价面积的27.17%,5级地面积2312.05 hm2占评价面积的36.75%,6级地面积767.36 hm2占评价面积的12.20%。所建立的量化和半量化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获取的各耕地地力等级面积数据及其分布信息、改良措施,经实地调查分析,符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56.
基于生态足迹的新疆适度人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个区域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首先介绍了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其次计算了新疆1998-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实际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新疆1998-2008年的生态适度人口。结果表明:在1998-2000年期间,新疆实际人口从1747.35万增加到1849.41万;新疆生态适度人口从841.272万一直增加到935.744万;过剩人口也是从906.078万一直增加到913.666万。在2001-2007年之间,新疆实际人口在逐步增加,从1876.19万增加到2095.19万;在此期间新疆生态适度人口反而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从819.721万一直下降到574.94万;新疆过剩人口从1056.469万一直增加到1520.25万。2008年期间,新疆过剩人口比2007年减少了,主要原因是人均生态足迹下降,从而引起生态适度人口的上升。总之,新疆目前已经出现了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人口规模是非常不合理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仍在不可持续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7.
正常母牛发情周期平均为21d,青年母牛比成年母牛短些,在临床上常因母牛营养不良、劳役过重、泌乳过多,环境温度突变等情况,导致体内激素  相似文献   
58.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大麦区试品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薇  曹连甫  吕新  李天林 《种子》2000,(1):21-22,25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995~1996年新疆自治区大麦品种区域试验中的6个供试品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943品系综合性状最好(r1=0.7785),POLAND次之(r2=0.7671),HARRINGTON综合性状最差(r6=0.6901)。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认为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南部不同距离绿洲的气温以及不同深度的土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降速度比绿洲观测点要快、变化幅度大;在局地环流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共同作用下,10:00~12:00石河子市气温的升温幅度大于沙漠,但沙漠特殊的下垫面性质以及地理条件,使得沙漠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沙漠成为影响绿洲气候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生态区,使绿洲具有比同纬度地区优越的热量资源;从沙漠边缘到石河子市,春季各农业界限温度的稳定通过日期逐渐提早,这为棉花等绿洲优势作物的播种期、物候期、作物生育及生理生态特性研究与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根据沙漠增温效应下膜下滴灌棉田植被层内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棉田植被层内的净辐射、地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试验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棉花花铃期在光、温、湿等方面具有较好配置,从而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