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L—肉碱的生理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2.
将5月龄的珍珠玛丽鱼(Molliensia Viliferia)和3月龄的红剑尾鱼(Xiphophorous helleri)各100尾,平均分成二组,设对照组和处理组,在处理组的基础饵料中添加10μg/g的甲基睾酮(Methyltestosterone),在50多天的养殖实验期间,观察各组试验鱼的性逆转现象,并对试验鱼的体色及肌肉中所沉积的β-胡萝卜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10μg/g的甲基睾酮不能使该规格的珍珠玛丽鱼发生性逆转,体色无明显的变化,但能使红剑尾鱼全雄性,且红剑尾鱼的群体色调加深。  相似文献   
143.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大鲵生长性能、血液指标以及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44尾体质量为(34.14±0.15)g、体质健壮的大鲵,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尾。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D0组,对照组)、150(D150组)、300(D300组)、450(D450组)、600(D600组)和750 mg/kg(D750组)的维生素C。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D0组)相比,饲料添加维生素C显著提高大鲵终末体重(FBW)、特定生长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FCR)(P<0.05);分别以WGR和FCR为评价指标,大鲵饲料中维生素C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311.73和320.53 mg/kg。2)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维生素C显著提高大鲵血液血栓细胞数量(P<0.05),且D300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300组和D450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维生素C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且D450组血浆T-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D300组~D750组血浆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D300组~D750组各器官组织和血浆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添加适宜水平维生素C能显著提高各器官组织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且上述2个指标与各器官组织和血浆维生素C含量存在一定正相关性。综上所述,饲料添加适宜水平维生素C可提高大鲵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并提高各器官组织和血浆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44.
3种鱼对鱼粉酶解动力学及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 3种肉食性鱼类长吻、大眼鳜、斑点叉尾对鱼粉的消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 ,⑴ 3种鱼胃、肠道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均以长吻最大 ,其次为大眼鳜 ,再次为斑点叉尾 ,且长吻和大眼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t=1.136 <2 .30 6 =t0 .0 5)肝胰脏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则斑点叉尾略大于长吻和大眼鳜。⑵对鱼粉干物质总体离体消化率斑点叉尾 >长吻 >大眼鳜 ;而粗蛋白离体消化率长吻 >大眼鳜 >斑点叉尾。⑶相同或相近体重的长吻、大眼鳜、斑点叉尾消化道指数存在明显的差异 ,比肠重斑点叉尾 >长吻 >大眼鳜 ;比肠长以大眼鳜最小 ,长吻、斑点叉尾基本相近 ;比肝重和比胃重大眼鳜 >长吻 >斑点叉尾。从总体消化能力来看 ,长吻和大眼鳜的消化能力与斑点叉尾相近 ,证实了长吻和大眼鳜人工养殖和配合饲料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5.
杨理想  徐杭忠  刘长江  王贵龙  艾怡  蒋万胜  罗庆华  李虹  罗莉  向枭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14-109614
本试验在大鲵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维生素C,探究其对机体消化系统各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鱼粉、鸡肉粉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大鲵基础饲料,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D1)、150mg/kg(D2)、300mg/kg(D3)、450 mg/kg(D4)、600mg/kg(D5)和750mg/kg(D6)的维生素C(维生素C磷酸酯,35%含量),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34.14±0.15)g 的试验幼鲵。[结果]结果表明:随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幼鲵胃蛋白酶、H+-K+-ATP酶活性均在D3组达到最高,通过对胃切片肌层厚度、绒毛高度等统计,添加300mg/kg维生素C比添加0、600mg/kg更有利于大鲵胃部发育(P<0.05);肠道糜蛋白酶、脂肪酶及Na+-K+-ATP酶活力均呈先升后趋于平稳趋势,在D4组达到最高(P<0.05),对肠道淀粉酶无显著性影响(P>0.05),通过对肠道切片肌层厚度、绒毛高度统计,添加300mg/kg维生素C比添加0、600mg/kg更有利于大鲵肠道发育;胰腺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力均呈先升后趋于平稳趋势,分别在D3、D4组达到最大(P<0.05),对胰腺淀粉酶无显著性影响(P>0.05);肝脏MDA、AST和ALT活性均呈先降后升趋势,并均在D3组达到最低,而CAT、T-SOD、ACP及AKP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AT、T-SOD、ACP在D4组达最高峰,AKP在D3组达最高,通过对肝脏切片发现,添加300mg/kg维生素C相较于添加0、600mg/kg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明显减少,肝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综上所述,适量的维生素C可有效的改善大鲵消化道的结构,提高消化酶活性,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保护肝脏健康。  相似文献   
146.
本研究评价了蚕粉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nides)幼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和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均体重为(3.13±0.04) g的加州鲈54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实验鱼,分别以蚕粉替代0(对照组)、10%、20%、30%、40%和50%的鱼粉设计出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配方,按照配方配制实验饲料。由于后期养殖气温下降,不适合继续进行实验,本养殖时间为45 d。结果显示,加州鲈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及蛋白质效率(PER)均随蚕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其WGR、SGR和PER均在蚕粉替代水平为30%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27.87%、1.98%/d和164.55%)(P0.05);饲料系数(FCR)则随蚕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且在蚕粉替代水平为30%时达到最低(为1.43)(P0.05);肥满度(CF)、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则随蚕粉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P0.05);实验期间各组实验鱼的成活率(SR)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加州鲈幼鱼WGR、SGR、FCR及PER最优时饲料的蚕粉替代比例分别为19.90%、22.00%、18.11%和17.90%;加州鲈全鱼粗脂肪含量随蚕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0.05),粗蛋白含量随蚕粉替代水平的升高无明显变化(P0.05),水分除蚕粉替代水平为10%和40%组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各实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蚕粉替代水平大于20%时,全鱼灰分显著降低(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实验鱼的生长指标、饲料利用和体成分,饲料中蚕粉适宜的替代水平为17.90%~22.00%。  相似文献   
147.
将5月龄的珍珠玛丽鱼、3月龄的红剑尾鱼各100尾,分别平均分成二组,即各设一对照组和一处理组。在处理组的基础饲料中添加10μg/gm的甲基睾酮,饲养50多天,期间观察各组试验鱼的性逆转现象,并对其体表及肌肉中所沉积的β-胡萝卜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饲料添加10μg/gm的甲基睾酮不能使5月龄的珍珠玛丽鱼性逆转,体色也无明显变化;但能使3月龄的红剑尾鱼全雄化,且其群体的体色得到加深。  相似文献   
148.
杨理想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罗莉 《水产学报》2020,44(5):836-844
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核黄素水平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540尾健康的齐口裂腹鱼[体质量(10.54±0.01)g]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核黄素水平为0.67、2.96、5.83、9.05、11.58和23.42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养殖时间56 d。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以及蛋白质效率(PER)均随核黄素添加水平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并均在5.83 mg/kg组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余组;饲料系数(FCR)呈先降后升趋势,5.83 mg/kg组达到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余组;核黄素可显著影响实验鱼的成活率(SR)、肝体指数(HSI)和脏体指数(VSI);核黄素可显著影响实验鱼全鱼粗脂肪含量,但对其粗蛋白质、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明显影响。肝胰脏核黄素沉积量随着饲料核黄素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肝胰脏D-α-氨基氧化酶(DAAO)活性在5.83 mg/kg组时达到最高。血清溶菌酶(LYZ)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核黄素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呈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随核黄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