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307篇
农学   750篇
基础科学   188篇
  150篇
综合类   1311篇
农作物   118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634篇
园艺   251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神经网络的发动机实时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发动机性能实时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其诊断的特点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结合人工神经网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诊断推理,并以神经网络来完成自学习功能,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效率,研究提出了实时诊断系统的各种抗干扰措施,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易于操作和使用。  相似文献   
92.
采用多时相、多波段不同类型卫星像片与野外建标相结合,对湖北省芦苇土壤资源进行了目视解译研究,结果表明:芦苇与其周围地被的影像特征分异明显,易于判读,效果良好,并以此为基础编了芦苇土壤资源分布图,图斑116块。通过数字化仪和数字式求积仪量算得出全省芦苇面积为548.14km^2。  相似文献   
93.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与常规粳稻杂交后代育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与粳稻品种杂交组合F_3及以后世代部分株系的育性和基因型的基础上,对分离世代各种主基因型的育性及频率分布进行了估计,验证了根据F_1、F_2和BF_1代作出的水稻光敏核不育性及其育性恢复的遗传涉及核内2对独立的主基因的遗传结论。由F_6以上高世代株系中测选出对农垦58s恢复效应有明显差异的两种纯合单显性可育株系,获得了存在两个不同恢复基因的遗传证据。  相似文献   
94.
徒稻4号A×反五-2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于1979年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1980-1982年在南方稻区(苏、皖、沪、湘、鄂五省市六个点) 单季杂交粳稻区试中,连续三年亩产量居供试组合的第一位,其中1980年亩产972.5斤比对照“鄂宜105”增产12.9%;1981年亩产854.7斤比对照“南粳34”增产22.9%;1982年亩产1037.8斤,  相似文献   
95.
为给水果黄瓜材料创制中性型的快速鉴定提供简易方法,以2对不同性型的水果黄瓜姊妹系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谱带的差异,结果表明雌性系材料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较普通株系高,且同工酶电泳图中有明显的3条谱带.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针对农田化学氮肥施用量高、利用率低等问题,探究绿肥替代部分化肥氮对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优化绿洲灌区玉米的施氮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于2019—2021年,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开展小麦复种绿肥并翻压还田后翌年轮作玉米减施氮肥田间试验。玉米季设传统施氮量(Nck)和绿肥替代10%、20%、30%、40%的化肥氮处理(即N10、N20、N30、N40处理)。分析了各处理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和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及利用效率。  【结果】  与Nck相比,N10、N20处理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玉米植株氮素总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及转运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也无显著差异;2020年N10、N20处理对玉米茎叶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及转运率无显著影响,2021年N20处理玉米叶片和茎的氮素积累量分别降低5.0%和17.8%,叶片和茎的氮素转运量分别提高5.5%和9.1%,氮素转运率分别提高5.0%和14.1%。相比Nck,N30、N40处理提高了茎叶的氮素积累量,但降低了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降低了转运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以及籽粒和植株的氮素积累量,N30、N40处理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16.8%~19.0%、27.9%~28.9%。与Nck相比,N10和N20处理氮素利用效率无显著变化,2021年N20处理氮素收获指数显著提高了3.5%,N30和N40处理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收获指数。绿肥替代化肥氮各处理均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以N20处理提高幅度最大。  【结论】  小麦–绿肥–春玉米体系下,绿肥翻压替代翌年玉米20%的化肥氮投入能有效协调玉米产量形成和氮素的积累转运,维持玉米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氮素收获指数与氮肥偏生产力,实现绿洲灌区玉米稳产和减氮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97.
抽蓄机组在低水头起动时易进入其全特性曲线的反S不稳定区,从而导致机组并网失败,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机组内部复杂流动演变导致的剧烈压力脉动是影响机组动态特性的关键。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水泵水轮机低水头起动过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导叶与尾水管区域的压力脉动特性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机组起动过程中,无叶区时均压力幅值是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间的6倍,且时均压力幅值在无叶区沿周向分布不均。动静干涉主导了无叶区时均压力和脉动压力的变化,而在上游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间的动静干涉作用主要影响的是压力脉动幅值。尾水管直锥段压力脉动在机组起动过程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波动特征,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调节阶段压力波动较为明显。通过内部流动对比发现,活动导叶开启会引起无叶区水流速度的分布变化和波动,活动导叶小开度下转轮进口和无叶区存在明显的大尺度旋涡,这些和动静干涉联合作用是导致无叶区时均压力和脉动压力波动幅值高的原因。尾水管涡带在起动过程经历了从边条状涡...  相似文献   
98.
针对山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较低实际现状,沂源县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区生态环境资源,以农业合作经济、循环农业、都市农业先进理论为指导,突出循环农业支撑技术体系,结合户用沼气突出优势,在土质稀薄山腰种植果树,在山坳土质肥沃的田块发展蔬菜,做到农业环境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节约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并成功实现了在山区地少、地小、地散情况下从事山区传统农业规模化生产。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紧密衔接上下游产业链条,重点抓好生产基地、仓储和市场营销3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域农业合作经济的特色之路,解决了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化的两大瓶颈:低效和低值。这既促进了沂源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部门形象,又惠及了农民群众,在解决山区农民致富道路上有着极大发展潜力,蕴涵着希望和活力。  相似文献   
99.
氮、磷营养过量对土壤养分及黄瓜营养吸收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土壤氮、磷单个养分分别过量的条件下,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变以及黄瓜植株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氮素过剩使土壤交换性K、Ca、Mg含量增加6%左右,水溶性K、Ca、Mg含量成倍增加,易于形成土壤盐类障碍。土壤磷素过剩反而导致土壤交换性K、Ca含量下降,尤其是以交换性Ca下降为多,水溶性K、Ca、Mg含量减少50%左右。土壤氮素过剩抑制了黄瓜磷的吸收;相反,土壤磷素过剩时,氮吸收受抑。土壤氮、磷营养过剩在高量下均对黄瓜植株K、Ca、Mg的吸收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区域土壤侵蚀,揭示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异规律,为区域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应用GIS和RUSLE模型对云南省泸水县的土壤侵蚀进行研究。RUSLE模型中的因子包括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因子、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运用GIS空间分析模块,获取泸水县土壤侵蚀模数空间分布图,根据SL 190-2007的分级标准进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并分析该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从各强度侵蚀面积上看,泸水县2014年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占总面积的86.86%,但从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看,土壤侵蚀量为4.24×10~6 t,平均侵蚀模数为1 373.1t/(km~2·a),土壤侵蚀强度属于轻度侵蚀;(2)土壤侵蚀较严重区与未利用地、耕地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在坡度25°~50°的范围内,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75%,并且在该坡度段上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的63%,剧烈侵蚀集中分布在未利用地上,中度以上剧烈以下强度侵蚀集中分布在该坡度段上的耕地上,说明该坡耕地、未利用地对土壤侵蚀的贡献最大,要加强对未利用地的生态治理。[结论]坡度大,陡坡垦殖和未利用地的不合理利用是该区土壤侵蚀加重的主要原因,坡度在25°以上的地区不适宜耕种,应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才能有效的保持水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