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5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林业   625篇
农学   325篇
基础科学   290篇
  232篇
综合类   2443篇
农作物   351篇
水产渔业   339篇
畜牧兽医   1377篇
园艺   657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莱芜市园林绿化格局及改造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状况和在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盲目地照搬外地的模式,可能导致该城市园林绿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只有认清形势,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因地制宜,创造地方特色,园林绿化才大有成效。  相似文献   
992.
为解析不同干燥工艺紫阳绿茶风味特征和生化成分差异,以6个硒香茶(烘-炒)和10个翠峰茶(烘)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生化成分检测、高分辨液质联用(UHPLC-Q-Exactive/TM)和多元统计等方法对茶叶的风味特征和生化成分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硒香茶香气为高爽型,翠峰茶为清香型,硒香茶干茶的色泽更为深绿,翠峰茶的感官评价综合得分略高于硒香茶。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硒香茶的氨基酸总量以及10种氨基酸组分(组氨酸、精氨酸和苏氨酸等)显著高于翠峰茶(P<0.05),茶多酚、儿茶素组分及咖啡碱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262个非挥发性化合物,包括氨基酸、儿茶素、二聚体儿茶素、酚酸、黄酮醇(糖)苷和有机酸等13类。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和差异比较分析发现,硒香茶与翠峰茶中代谢物种类没有差异,但含量存在差异。选择VIP>1.2的化合物作为关键性差异化合物,主要有氨基酸类、酚酸和黄酮醇(糖)苷类。翠峰茶中氨基酸类、黄酮醇(糖)苷类化合物含量低于硒香茶,而二聚体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高于硒香茶。本研究可为全面了解硒香茶和翠峰茶品质形成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绿茶不同干燥工艺导致...  相似文献   
993.
家兔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称仔兔期。按照仔兔的生长发育特点,其饲养管理可分为睡眠期和开眼期两个阶段,现按这两个阶段将饲养仔兔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4.
使用中国气象资源共享平台四川省1951-2016年的夏季(6-8月)降水资料,并采用GIS技术分析了四川省夏季年代平均和夏季多年平均降水空间分布,然后利用小波分析法,线性趋势系数法分析了四川省不同地貌单元下(高山高原地带(甘孜)、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广元)、中低山丘地带(宜宾)、盆地中部丘陵低山地带(遂宁)及高原向盆地边缘过渡地带(雅安)夏季总降水的周期性和趋势性特征。结果表明:近66年四川省夏季年代平均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走向基本上与地形高低相对,基本上处于地形越高降水越少;四川省不同地貌单元近66年夏季总降水存在3个尺度周期:主周期为20~47 a尺度,次周期为2~13 a和10~27 a尺度,四川省不同地貌单元夏季总降水在2008年开始整体进入丰水期且2016年后仍然处于丰水期状态。  相似文献   
995.
从绿色经济效率、环境变化、生活水平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宁夏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值,对2006—2015年宁夏各个地级市的农业绿色发展变化进行评价分析,运用SPSS 20.0回归分析宁夏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5年宁夏各个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影响宁夏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当年造林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比例.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比较地上广食性斜纹夜蛾、专食性癞皮夜蛾与南方根结线虫互作对乌桕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空间天敌间的作用关系及植物的响应策略。结果表明:无南方根结线虫情况下,2种地上天敌显著降低了乌桕地径,且癞皮夜蛾处理组乌桕株高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有南方根结线虫情况下,地上天敌处理对乌桕地径、株高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南方根结线虫显著增加了癞皮夜蛾处理组乌桕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因此,南方根结线虫与癞皮夜蛾间形成了一种拮抗效应,从而对乌桕生长及生物量产生了加性效应,而这种效应在南方根结线虫与斜纹夜蛾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7.
以花楸树种子为材料,探索不同浓度6-BA、KT、GA3和低温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6-BA、KT和GA3均能促进花楸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率,用100 mg?L-16-BA溶液浸泡24 h后在1~3℃低温层积120 d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8.
为评价柑橘的抗氧化能力,利用GC-MS、UPLC和LC-MS/MS分别检测了6个柑橘品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三类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柑橘果实以积累丝氨酸、脯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苏氨酸在柑橘青果时期的积累尤为丰富,且青果时期本地早橘汁胞中9种氨基酸的总含量最高;对维生素E而言,α-生育酚是柑橘中的主要异构形式,在成熟期柑橘的有色层中积累丰富;同时,柑橘不积累δ-生育酚且γ-生育酚只在柑橘有色层中积累;共鉴定到的8大类176种脂质,在柑橘果实中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且卵磷脂为柑橘的主要脂质形式。通过柑橘果实中三类物质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部分氨基酸与脂质存在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筛选对甜菜田叶螨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及配比。【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试验设7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采用田间喷雾的药效方法,于药后1、3和7 d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叶螨数量,评价供试药剂处理对叶螨的防除效果及对甜菜的安全性。【结果】药后7 d,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处理、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 000倍液处理、10%阿维菌素可分散粒剂1 500倍液处理、73%炔螨特乳油2 000倍液处理、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处理对甜菜叶螨的防效分别达93.35%、93.51%、93.38%、91.80%和89.87%。【结论】筛选出5种对甜菜叶螨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螨剂,药后7 d防治效果均达89.87%以上,对甜菜安全,可在甜菜叶螨防治中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16种杀菌剂对柿树炭疽病菌哈锐炭疽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16种常用杀菌剂对柿树炭疽病菌哈锐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orii)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16种常用杀菌剂中,10%苯醚甲环唑散粒剂、33.5%喹啉铜悬浮剂、25%溴菌腈乳油、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00 g·L~(-1)氟硅唑乳油、250 g·L~(-1)己唑醇悬浮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22%多菌灵+8%戊唑醇(福连)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11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为95.63%~100%;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33.5%喹啉铜悬浮剂、25%溴菌腈乳油、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400 g·L~(-1)氟硅唑乳油等7种药剂处理对病原菌分生孢子抑制效果较好,分生孢子萌发率为0~3.33%。其中,33.5%喹啉铜悬浮剂、25%溴菌腈乳油、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400g·L~(-1)氟硅唑乳油对柿树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抑制效果均较好,可作为防治柿树炭疽病的优选药剂,其次为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可作为备选药剂。该研究结果可为柿树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