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6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三江源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脆弱区,是我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有效遏制该地区高寒草地生态退化,在2005—2017年先后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本研究应用基于卫星遥感模型估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家畜存栏统计数据,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草地理论载畜量及载畜压力时空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7年间三江源区理论载畜量呈现不显著降低趋势,较之前一期工程期间,二期工程实施期间理论载畜量降低了6.75%;一期工程实施期间现实载畜总量2 041.39万羊单位,载畜压力指数1.38;而二期工程实施期间,可能由于气候暖干化使得理论载畜量降低,以及实施减畜政策与补偿的不对等关系,导致现实载畜总量增至2 216.40万羊单位,载畜压力指数增至1.60。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仍然面临着艰巨而又复杂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2.
小蠹虫伴生菌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蠹虫伴生菌是在植物-小蠹虫-伴生菌系统中,削弱树木抗性、协助小蠹虫侵害的重要因子。伴生菌与小蠹虫的联系和相互适应是在长期协同进化中形成的。寄主树木对伴生菌的抗御作用主要是通过物理防御、化学防御进行的。而伴生菌对寄主树的侵害又常常是与小蠹虫协同作用的。因此,揭示伴生菌在小蠹虫相互生态联系,探讨伴生菌在植物-小蠹虫-伴生菌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防治小蠹虫危害、保护寄主树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林雁  叶辉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6):734-737
通过对云南丽江、昆明和个旧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松脂分泌量的测定揭示,云南松泌脂量因地域而有明显差异,泌脂量多少与所在纬度的高低存在负相关。在同一地点,云南松泌脂量随坡向不同而异。一般地说,北坡的松脂流量略小于南坡的松脂流量。同一树体的不同方位的松脂流量并无明显差异。就同一树木不同高度而言,在大树的中下部,泌脂量随取样高度增加而增大。分析认为,温度可能是影响云南松泌脂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4.
以水稻品种‘N22’为试材,设置水稻幼苗正常生长(CK)、单一高温处理(H)以及干旱-高温交叉处理(DH)的水培试验,测定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观察表皮气孔和叶肉细胞形态、叶绿体结构。结果表明,与CK相比,H处理水稻幼苗的叶绿素a、b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Ⅱ)]显著降低,下降的幅度分别为82.15%、66.82%、64.83%、8.23%、66.20%和27.51%。DH处理下水稻幼苗叶绿素a、b含量、Pn、Gs、Ci、Tr及Y(Ⅱ)与CK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H处理,分别是H处理下的4.35、2.67、3.20、1.17、3.46和1.23倍。干旱预处理的水稻幼苗,通过维持正常的叶绿素含量、稳定的叶肉细胞及叶绿体结构和适度的气孔开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后期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5.
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提供理论依据,对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观察,确定华山松木蠹象信息素释放的高峰期在19:00~20:00,华山松木蠹象信息素活性粗提物的制取应在这一时段进行;(2)华山松木蠹象雌成虫性信息素粗提物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用甲醇和乙醇作为溶剂浸提雌成虫性信息素腺体,所得粗提物对雄成虫均显示引诱活性,甲醇浸提液显示出较强的活性;(3)采用GC/MS方法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甲醇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性信息素粗提物均分离出12种化学物质.用甲醇作为提取液得到的粗提物鉴定出6种化合物,为十一烷、十二烷、十六碳烯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用乙醇作为提取液得到的粗提物鉴定出化合物5种,为十六烷酸甲酯、邻苯二甲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碳酸甲酯.  相似文献   
116.
江苏如东文蛤大面积死亡原因探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2年10月江苏省如东洋口文蛤大面积死亡。作者对现场采集的死烂文蛤、近岸海水、滩涂底质3类样品进行检测,并与苴镇、东凌、吕四样品对比分析。发现:(1)洋口死烂文蛤体内有害重金属Cr、Pb、Zn、Cd、As含量比另3处高出数十倍;(2)事发时洋口近岸海水水质与其他水域比较,Zn偏高20倍以上,Cr偏高10倍以上,As亦偏高;(3)洋口滩涂底质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已接近污染上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