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篇 |
农学 | 8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18篇 | |
综合类 | 76篇 |
水产渔业 | 102篇 |
园艺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81.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剑尾鱼RR-B系的遗传质量,探讨微卫星标记技术在水生实验动物遗传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8个在野生剑尾鱼群体中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座位,通过PCR扩增对剑尾鱼RR-B系(红眼红体)遗传质量进行分析。[结果]18个座位在RR-B系30尾个体中均为单态,且都是纯合子,基因纯合率达100%。[结论]18个微卫星座位可作为剑尾鱼RR-B系遗传监测的分子标记;剑尾鱼RR-B系经20多代的近交培育已具有很高的遗传均一性。该研究为水生实验动物分子监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2.
根据大口黑鲈IGF-I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克隆IGF-I基因内含子核苷酸序列,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在中国养殖群体和美国野生群体中筛选IGF-I基因内含子上的多态位点.应用RFLP、CRS-RFLP和SSCP技术建立多态位点的检测方法,同时比较分析其中4个多态位点在两个群体中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表明:(1)IGF-I基因内含子1、3和4序列长分别为1 317 bp、712 bp和1 941 bp;(2)在3个内含子上共发现7个多态位点,其中在内含子1的208和1070位为G-A突变;内含子3的第40个碱基为一个 "A" 的插入-缺失突变,第307位为C-T突变,683位是G-A突变;内含子4上的696碱基处有一个20 bp的插入-缺失突变,在1 563位为G-A突变,表明大口黑鲈IGF-I基因序列上存在较多的SNPs;(3)内含子1上SNP G1070A的A等位基因能为Hind III限制性内切酶识别,采用RFLP技术分型.根据内含子1上SNP G208A侧翼序列,设计错配引物,使错配碱基和A等位基因共同形成Taq I酶切位点,建立CRS-RFLP检测方法.内含子4上SNP G1563A采用SSCP检测方法,同时对内含子4上的插入-缺失突变进行PAGE电泳分型.试验结果显示,RFLP、CRS-RFLP和SSCP三种SNP检测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在水产动物SNP标记研究中推广应用;(4)在中国养殖群体中,只有内含子1上的SNP G1070A具有多态性,其它3个多态位点只在美国野生群体中存在多态,证实中国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3.
184.
巨核酸酶I-SceI是由酿酒酵母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大亚基上的I型内含子编码的一种核酸内切酶,近年已被应用于转基因研究中。I-SceI介导的转基因大多是将I-SceI蛋白和带有其识别位点的质粒共注射于动物的受精卵,但注射酶蛋白前期处理耗时长且工作量大,直接用I-SceI的mRNA代替蛋白进行注射可更为简捷。本研究应用I-SceI mRNA介导荧光蛋白基因在斑马鱼中的转植,进一步了解其转基因效率。首先设计合成带有巨核酸酶I-SceI编码序列的辅助质粒,pCS2-I-SceI,并分别构建了带有巨核酸酶I-SceI识别位点、EF1α启动子和荧光蛋白基因(eGFP/RFP)编码序列的供体质粒pI-SceI-EF1α-eGFP/RFP。辅助质粒pCS2-I-SceI体外转录成mRNA, 以50ng/μl供体质粒和100ng/μl的I-SceI巨核酸酶mRNA共注射到斑马鱼(Danio ririo)受精卵中,注射后48 h时的斑马鱼eGFP的平均荧光表达率可达75.86%。在斑马鱼的头部、躯干到尾部均可观察到荧光蛋白的表达,且随着胚胎发育,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结果表明I-SceI系统在斑马鱼中可介导较高效率的转植,具有在经济鱼类转基因研究中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5.
Cyt b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受到的选择压力较小,具有较快的进化速率,加上容易使用一些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和测序,非常适合进行种间系统进化的分析,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鱼类的系统分化和分子分类的研究。月鳢和斑鳢均属鲈形目,鳢科鱼类,是我国南方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有着类似的形态特征和相似的生活习性,在生产上人们常将它们统称为乌鱼。在分类上曾将月鳢和斑鳢分属在不同的属,月鳢为月鳢属(Channa),斑鳢为鳢属(Ophiocephalus)。为了从分子水平研究这两种鱼的亲缘关系,本研究测定了月鳢和斑鳢线粒体Cyt b全基因测序,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6.
用DNAExtractionKit提取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肝脏的总DNA,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system的T载体上,筛选转化子,提取质粒,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序列测定的结果显示克隆了草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1140个碱基及两侧部分序列共1254bp。用DNA分析软件VectorNTI6.0比较草鱼与GenBank中18种鱼类cytb的序列,显示草鱼与它们的cytb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草鱼与这18种鱼的cytb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7.
188.
倒计时一周年仪式举行后的当天下午,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组委会第二次筹备会议在常州市武进区召开。中国花卉协会、常州及武进等承办方领导及全国各省区市花协秘书长及代表到会共同商议下一阶段花博会筹备工作,并对中国花卉博览会评比标准及申办方法(草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9.
用质量浓度为10 mg/kg的17α-甲基睾丸酮(MT)、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分别对尼罗罗非鱼进行腹腔注射,在注射后12、24、48 h和7、14、21 d检测P450arom、11β-HSD2、P450scc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3个基因表达量均先下调,而后回升。注射MT后,最先受到抑制的是P450scc基因,其次是P450arom和11β-HSD2基因。11β-HSD2基因的表达量在注射后7、14、21 d时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14 d时的表达量降至最低; P450scc基因的表达量在注射后12、24、48 h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24 h时表达量降至最低;P450arom基因至48 h时表达量降至最低,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注射LE后,P450arom和P450scc基因的表达较11β-HSD2基因先受到抑制。11β-HSD2基因的表达量在注射后48 h,7 d、14 d时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7 d时降至最低;P450scc基因和P450arom基因的表达量均在注射后48 h时表达量降至最低,且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MT可能是通过调节P450scc基因水平来降低P450arom的表达量,而LE则通过直接调节P450arom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罗非鱼类的性别形成。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