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粳型水稻形态遗传分化与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水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配制366个组合,依据形态指数研究了各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遗传分化以及遗传分化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生态型间形态指数差异与其F_1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但形态上籼粳分化的差异是杂种优势产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选用21份水稻、旱稻品种,在旱作及水田栽培两种处理下研究水稻、陆稻品种主要生理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旱作产量、抗旱系数的相关分析。研究表明:在旱作条件下水、陆稻品种的光照强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势下降幅度较小,其中以气孔导度对干旱表现最为敏感。相关分析表明光合速率与旱作产量及抗旱系数达显著水平,旱作时的光合速率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一个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水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配制336个组合,研究杂种一代的对照优势和超中亲优势,以杂种优势值作为划分优势生态型的依据。结果表明,西北粳、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稻为优势生态类型;根据各生态型间的杂种优势值可以推测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粳具有穗数上的优势基因,西北粳具有粒数上的优势基因,非洲IRAT粳具有粒重上的优势基因;最佳优势杂种优势模式为韩国粳×日本粳、西北粳×美国粳和台湾粳×日本粳;杂种优势与形态指数差异的相关分析表明,各生态型间形态指数差异与其F1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利用SSR标记进行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37对SSR引物分析了72个不同生态类型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了18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出2~11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5.1个。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SR分子标记将72个材料分成7大类群,说明SSR标记在区分水稻品种生态类型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证实了SSR标记是研究水稻种质资源分类、地理分布、生态类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试用配合力进行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的划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9个生态类型55份粳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进行双列杂交,研究供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生态型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以此分析粳稻的优势生态型。结果表明:各生态型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配合力分析表明西北粳、台湾粳和非洲ITA粳在多个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  相似文献   
16.
粳稻穗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数量性状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对粳稻12个杂交亲本和36个F1代组合穗部的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一次枝梗数及二次枝梗数等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5个性状的加性及显性效应都达极显著水平,加性遗传方差分量比率较显性大,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受加性及显性基因共同控制;各性状F1代显性效应预测值显性,各性状在不同组合间的表现是不一致的,穗总粒数与穗实粒数性状在各组合间的显性效应基本一致,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性状在组合间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粳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研究杂种一代的超亲优势和平均优势.以杂种优势值作为划分优势生态型的依据,结果表明以西北粳、台湾粳和非洲ITA粳为亲本的杂交组合表现出较高的单株粒重;不同生态型之间配组的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单株有分蘖力上;优势组配模式为台湾粳×美国粳和非洲ITA粳×西北粳.  相似文献   
18.
水旱条件下水旱稻品种叶面积、茎节长度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2份水稻和旱稻品种,在旱作及水田栽培两种处理下研究茎节长度和叶面积的变化规律及与旱作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旱作条件下除倒一叶叶面积增大外,其它性状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穗下节长度对干旱表现最为敏感。相关分析表明,穗下第一节与旱作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认为,旱作时穗下第一节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水旱栽培条件下水、陆稻根系性状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份水稻和2份旱稻品种为材料,在桶栽保水、桶栽旱种条件下比较根长、根数、根冠比等主要根系性状的差异及根系性状与旱作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根长、根数、茎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均低于保水栽培,而水稻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根冠比(根茎干重比)多呈上升趋势。在两种水分管理条件下品种间根长变异较小,根鲜重、根干重存在较大差异。根长与旱种产量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根数与抗旱性无关,根冠比与旱种产量及抗旱系数为负相关,认为根长可作为鉴定水稻抗旱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以宁夏自育的3个粳型不育系、18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5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根据8个主要农艺性和经济性状进行成分和聚类分析,以马氏距离为指标,研究了杂交稻亲本间遗传差异状况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10个遗传距离中,有37%以上大于10%,18个恢复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9.0273,3个保持系间的遗传距离为32.3185,保持系与恢复系间的遗传距离为20.6937,说明宁夏现有的杂交稻亲本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对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表明,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