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土地处理技术研究了电厂废水无害化、资源化的利用途径。土地处理系统选取慢速渗滤和污水资源利用型参数,以实现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试验植物为乔木、灌木与牧草,分别选取新疆杨(PopulusalbaVar.PyramidalisBunge)、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与黄花草木樨(Melilotussuaveolens)。本试验设计了高(3000mm布水 降雨)、中(1500mm 降雨)、低(移栽时少量布水 降雨)3个水力负荷试验区,分别用H、M、L表示。运行结果表明,电厂废水经预处理后可用于沙地植被恢复灌溉,本地区具备推广土地处理技术的良好条件,污水资源的无害化利用有助于增加镶嵌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此类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土地处理技术对于加快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蚯蚓对土壤中杀虫剂的回避行为——一种用于土壤健康质量快速诊断的装置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设计一套试验装置,研究了蚯蚓对土壤中杀虫剂的回避行为。结果显示,蚯蚓对某些杀虫剂非常敏感,土壤中杀虫剂含量达到其半致死浓度(LC50)的l/5~l/25时,即出现明显的逃逸或迁移行为。 相似文献
13.
氯苯类胁迫对蚕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浓度氯苯(CB)、1,2,4-三氯苯(TCB)和六氯苯(HCB)胁迫对蚕豆幼苗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1.15.1.1)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0~300μg·g-1TCB处理5d后蚕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P<0.05和P<0.01)。50~300μg·g-1TCB胁迫1~5d对蚕豆幼苗SOD活性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TCB处理5d后的幼苗恢复培养3d,50μg·g-1TCB处理组的SOD活性得到恢复,而100和300μg·g-1TCB处理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P<0.05和P<0.01)。试验亦表明,100和300μg·g-1TCB处理3d和5d,幼苗MDA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和P<0.01),并且与TCB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蚕豆幼苗SOD活性及MDA含量可作为短期土壤TCB污染的生物标记物,而50~1000μg·g-1CB或HCB处理5d对蚕豆幼苗没有产生明显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2,4-三氯苯(TCB)胁迫对大豆下胚轴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300μg·g-1TCB胁迫初期(1—3d)促使萌发大豆下胚轴内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显著增加,同时伴随质膜电解质渗漏率和组织自动氧化速率升高,显示发生膜脂质过氧化作用。TCB胁迫1—6d使活性氧清除酶功能紊乱,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开始上升后转为下降。推测大豆下胚轴受TCB胁迫伤害过程中,活性氧代谢失衡造成的膜脂质过氧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然地形和人工沙棘风障对排土场平台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霍林河露天煤矿为例 ,通过对排土场不同地段植被的观察、野外小区实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 ,调查研究了天然地形风障以及人工沙棘风障对半干旱地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平台植被恢复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地形与人工沙棘风障不仅起到防风作用 ,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促进其它植物的生长 ,防治水土流失 ,加速排土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草原地区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露天矿排土场的严重水土流失 ,导致周边土壤盐渍化和草场退化 ,是草原露天矿区环境治理的关键和重点。因随机排土 ,大部分排土场的表层土壤为深层绿色泥岩土 ,不适于植物生长 ,治理难度很大。风蚀作用是限制排土场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 ,而一定密度的人工灌丛可以减轻排土场平台的风蚀强度 ,形成地表凋落物覆盖层 ,改良土壤 ,加速植被的恢复。沙棘是草原露天矿排土场理想的复垦植物 ,可以在短时期内形成郁闭的人工沙棘灌丛 ,土壤培肥和水土保持效果显著 ,并明显减缓坡下草场盐渍化程度。因此 ,以沙棘为主的人工灌丛 ,应该成为草原露天矿排土场环境整治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野外现场生态调查、实验室分析和现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厂废水农业利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结果表明,以目前达拉特电厂的水质状况,在库布其沙地进行合理的农业利用,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20a),不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和重金属污染现象的发生,因此,电厂废水的农业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20.
DNA胞嘧啶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基因组印迹、基因表达调控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DNA甲基化研究的深入,各种DNA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满足不同类型的研究需求.通过实验建立的一种改进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将拟南芥基因组DNA经酶切纯化后,用亚硫酸盐修饰液修饰,将PCR产物克隆到pEASY-T1载体上,每个样品随机挑取15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研究拟南芥错配修复基因MutL-homologue 1 (MLH1)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与传统亚硫酸盐测序法相比,改进方法有利于DNA完全修饰,既减少了修饰时间,又提高了PCR目的片段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MLH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比率为27.3%,而不是45.6%,避免了非甲基化位点的错认.为植物DNA甲基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