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1.
草甘膦对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草甘膦对普通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晋大7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甘膦情况下,晋大75的Pn和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16:00时和10:00时、14:00时左右;Tr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时左右;WUE在上午和傍晚较高,14:00时左右最低。(2)喷施草甘膦后,晋大75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趋势总体与未喷药前相似。Pn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剂量达到0.92 kg.hm-2时严重抑制Pn。0.46 kg.hm-2的草甘膦促使Tr的峰值提前到12:00时出现,而0.92kg.hm-2处理却使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12:00时以前(包含12:00时),除低剂量(0.46 kg.hm-2)的草甘膦可提高晋大75的Tr和Gs外,其他各剂量在一天中均降低了其Tr和Gs。草甘膦增加了晋大75的Ci,而0.92 kg.hm-2的草甘膦却降低了其WUE。  相似文献   
112.
正交设计在优化杂交谷施肥量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选择正交设计表L9(3)4,研究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三因素对杂交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施磷量因素对杂交谷出苗率及叶绿素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施钾量因素对杂交谷出苗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杂交谷叶绿素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出苗率的影响顺序为施磷量施氮量施钾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顺序为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通过多重比较得出,利于杂交谷生长发育的三因素最佳水平组合为:施氮量300 kg/hm2、施磷量450 kg/hm2、施钾量150 kg/hm2。试验结果可为杂交谷的合理施肥及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晋谷21号谷子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旨在筛选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激素配比,建立稳定高效的谷子种子再生体系。[方法]以晋谷21号谷子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晋谷21号谷子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培养基中附加2,4-D的效果要优于NAA,同时加入适合浓度的6-BA与之配比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以MS培养基中附加2,4-D 2.0 mg·L~(-1)、6-BA 0.2 mg·L~(-1)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2.86%; 6-BA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效果优于ZT,培养基中附加6-BA 1.0 mg·L~(-1)时,愈伤分化率最高,为13.33%;将谷子分化苗转接于MS培养基上可诱导生根。[结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2,4-D+0.2 mg·L~(-1)6-BA,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  相似文献   
114.
除草剂对抗草甘膦大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花荚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农达和草甘膦10%水剂,研究了两种不同水剂、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2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达和草甘膦10%水剂均使RR2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下降,但草甘膦10%水剂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农达可以增加RR2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草甘膦10%水剂却使RR2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先增加后降低,但是各浓度下的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样,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一样。结果还表明,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并非绝对安全,在超过一定剂量时就会对抗草甘膦大豆造成伤害,影响其生理代谢;即使除草剂有效成分相同。剂型不同也会对药效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15.
为提高丘陵山地谷子机械化播种水平,明确机械精量播种模式下播距和播量对张杂谷10号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通过自走式多功能小粒种子播种机JAS-502B播种,研究不同播种参数对张杂谷10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距减小和播量增大,谷子株高、叶绿素b含量、胞间CO2浓度、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结穗数明显升高,茎粗、叶面积、干重、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穗粒重明显降低,叶绿素(a+b)含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光化学猝灭系数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F轮和X轮播种均可提高张杂谷10号产量,使用YJ轮播种谷子产量较低。不同播距条件下谷子产量差异不显著,张杂谷10号是通过分蘖数来调节穗数,实现低密度条件下的增产。  相似文献   
116.
117.
探讨种植方式对不同地区张杂谷10号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为谷子抗倒伏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0年在山西省定襄县、太谷区和泽州县进行,以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覆膜穴播(MX)、膜侧条播(MT)、裸地穴播(LX)和裸地条播(LT)4种种植方式,分析种植方式对不同地区张杂谷10号茎秆第1和第2节间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张杂谷10号的株高和重心高度表现为覆膜处理高于裸地处理。在定襄和太谷试验地,MX处理的第1、第2节间倒伏指数和节间长度最高,MT处理的第1、第2节间机械强度、节间充实度、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种植方式下,张杂谷10号产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MX>MT>LX>LT,但MX与MT处理差异不显著。在泽州试验地,覆膜处理的倒伏指数显著高于裸地处理;LT处理的节间机械强度、节间干密度和节间充实度高于其他处理;裸地处理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覆膜处理;裸地处理的产量高于覆膜处理,且LX与LT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种植方式对不同地区张杂谷10号植株倒伏相关指标及产量形成有较大影响,在定襄县和太谷区适合张杂谷10号高产抗倒伏的种植方式是膜侧条播,在泽州县的最佳种植方式是裸地条播。  相似文献   
118.
选取山西、吉林、河北和河南等地的16个谷子品种,研究不同谷子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农艺性状、产量、小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理论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变幅为108.68(黑谷8号)~160.42cm(晋谷40号),理论产量变幅为2625(长生16号)~4215kg/hm2(晋谷40号)。参试品种橘色颜色指数(CCI值)变异范围为2.37~4.48,以晋谷40号CCI值最大,粗脂肪变异系数为3.29%~6.45%,长生8号和神谷13号的胶稠度和蒸煮性好,豫谷35号、长生16号和神谷5号的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氨基酸呈味特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丙氨酸含量越高,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总和与苦味氨基酸含量的差值越大,鲜味越浓。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长生8号、长农52号、长生16号、豫谷35号和晋谷40号5个产量与品质表现最佳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9.
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晋谷21为材料,设置不施肥、有机肥和尿素单施、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15个不同处理,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氮肥与不同有机肥以不同比例配施对谷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改善谷子品质,180kg/hm2尿素与黄粉虫粪配施处理,谷子粗脂肪含量平均提升了5.36%,胶稠度延长了21.38%,类胡萝卜素含量提升了5.56%,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22.06%和14.69%,淀粉支直比增加了35.33%。尿素与有机肥配施提高了小米亮度、黄绿值以及米色综合指标,改善了小米外观品质。尿素与黄粉虫粪配施提高了谷子氨基酸差值,提升了小米鲜味。小米品质主要受粗脂肪、粗蛋白、支链、直链淀粉含量以及米色的影响。因此优化施肥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谷子品质。  相似文献   
120.
苄嘧磺隆对谷子的安全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苄嘧磺隆对谷子的安全性,为其在谷子田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材料,在谷子3~5叶期叶面喷施不同用量(150 g/hm~2、300 g/hm~2、600 g/hm~2和1200 g/hm~2)的苄嘧磺隆,分别测定药后第3、7、15和30天的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气体交换指标、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谷子的产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随苄嘧磺隆用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施药后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升高;MDA质量摩尔浓度随苄嘧磺隆用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施药后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产量随苄嘧磺隆用量的增大而降低,但300 g/hm~2处理的株高、茎粗、叶绿素质量分数、MDA质量摩尔浓度和产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推荐用量的苄嘧磺隆对谷子相对安全,可用于谷子田的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