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5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3篇 |
农学 | 69篇 |
基础科学 | 62篇 |
56篇 | |
综合类 | 228篇 |
农作物 | 29篇 |
水产渔业 | 9篇 |
畜牧兽医 | 148篇 |
园艺 | 56篇 |
植物保护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蛋白抗体的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B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gB蛋白单克隆抗体作为酶标抗体,以国家参考品稀释制备的校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实现定量检测,成功建立的PRV-gB-CLEIA在45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可检测到最大稀释倍数为1:2 048稀释的国家参考品;与猪瘟等其他5种病毒抗原的标准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批内变异系数为1.13%~9.47%,批间变异系数为2.43%~14.07%,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通过对采集的180份临床血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该方法与中和试验阳性符合率为94.00%,阴性符合率为96.92%,总符合率为96.11%,明显优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本研究建立的PRV-gB-CLEIA检测方法可以用于PRV gB抗体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2.
23.
为了探索加味珠蓼散对鸡腹泻的防治作用,以便为加味珠蓼散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将100羽2日龄海兰蛋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20羽,进行治疗试验。各组蛋鸡适应性饲养3d后,均用O2型大肠杆菌腹腔注射致泻,出现腹泻症状后,取泻粪检测病原,A、B、C组分别用治疗低(0.05 mL/羽)、中(0.1 mL/羽)、高(0.2 mL/羽)剂量加味珠蓼散灌服治疗,D组用对照药物氟苯尼考组(1.5 mg/羽)灌服治疗、E组不治疗作为空白对照,记录各组雏鸡的腹泻情况,计算有效率和治愈率。另取2日龄海兰蛋鸡5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10羽,进行预防试验。各组蛋鸡适应性饲养3d后,Ⅰ、Ⅱ、Ⅲ组分别用预防低(0.025mL/羽)、中(0.05mL/羽)、高(0.1mL/羽)剂量加味珠蓼散灌服,1次/d,连续灌服7d,Ⅳ组用对照药物氟苯尼考组(0.75mg/羽)灌服,1次/d,连续灌服7d,Ⅴ组不给药作为空白对照,各组雏鸡均用O2型大肠杆菌腹腔注射致泻,观察并记录各组的发病、死亡及恢复情况。结果显示:治疗试验中,各剂量的加味珠蓼散和对照药物均对大肠杆菌腹泻具有治疗作用,且有效率和治愈率均表现为:C组B组D组A组,而E组腹泻无明显改善;预防试验中,O2型大肠杆菌腹腔注射24h后,Ⅰ~Ⅴ组的保护率分别为40%、60%、100%、40%和0%。研究表明:加味珠蓼散对雏鸡大肠杆菌腹泻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高、中剂量时优于氟苯尼考。 相似文献
24.
2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为了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研制试剂盒中使用的阳性标准质控品。本试验旨在研制含ASFV核酸序列的病毒样颗粒,并探究其在检测方法中的应用。首先扩增p72基因的全长片段,利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包装出含有p72基因的ASF DNA病毒样颗粒。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病毒样颗粒在应用中的可靠性,本研究将病毒样颗粒与ASF的组织毒及细胞毒同时进行DNA核酸提取,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病毒样粒子能很好的取代ASFV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中作为阳性质控品,且能对核酸提取过程进行质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中,病毒样粒子的最低包装浓度为102 TCID50。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病毒样颗粒也适用于普通PCR及LAMP检测方法中,最低浓度分别为103和101 TCID50。本试验结果将为规范ASF检测方法,促进ASF检测方法的转化应用及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27.
28.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方法,本研究以PCV2的Rep蛋白和PCV3的Cap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和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鉴别检测PCV2/PCV3的双重FQ-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PCV2、PCV3核酸,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等8种病原及阴性对照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对PCV2和PCV3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10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PCV2/PCV3批内/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值均在3%以下,表明方法稳定性、重复性较好;干扰性试验表明在两种病毒阳性质粒起始模板相差较大时该方法不会影响对其中任一病毒核酸的检出和准确定量。对42份临床疑似PCV感染样品检测结果与PCV2 、PCV3基因测序结果符合率100%。本研究建立的双重FQ-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达10 copies/μL、特异性强、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同时快速鉴别检测PCV2、PCV3等优点,可用... 相似文献
29.
30.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工作或将成为科研单位的重要功能之一。为探索农业科研机构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协同开展科普工作的高效模式,提高创新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分析其如何结合情势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并优化现有的科技人才、科研设施、科技成果等资源应用于科普工作中,突出优势,办出特色的科普工作经验。提出了科研机构在分析、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构建担负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责任以外,兼具以培养科研队伍及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开发为重要目的的科普体系,为科研单位高质量开展特色科普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