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笃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运用超声分离技术将复合体分离,测定其不同活性有机磷和土壤磷酸酶,结果表明:红壤及其复合体有机磷的质量分数随着肥力的提高呈增大趋势;土壤有机磷主要存在于〈1μm的复合体中;无论是红壤还是复合体,其有机磷以中告示知性有机磷和中等稳定有机磷为主,两者之这和占有机磷总量的80%,并且它们与土壤磷酸酶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2.
砖红壤磷的有效性及其与土壤化学元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玄武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磷的有效性及其与土壤化学元素关系。结果表明: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磷的有效性显著高于玄武岩发育砖红壤;砖红壤磷有效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活性铝、铁、锰含量高,另外与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占无机磷比例有关。因此,提高土壤中Al-P占无机磷的比例和降低铝、铁、锰的活性是提高砖红壤磷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3.
不同肥力红壤及其复合体无机磷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自江西省临川县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为样品进行研究表明:红壤及其复合体中O-P,Al-P,Ca-P,Fe-P的质量分数在同一粒径的复合体随肥力水平提高而增加,同一土壤中不同粒径的复合体4种不同形态无机磷质量分数随粒径增大而减小。红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主要存在于〈2μm的复合体中,随着粒径增大,其质量分数迅速减少。培肥土壤,可以迅速增加Al-P的质量分数,增加作物磷的供应。  相似文献   
64.
我国南海岛屿土壤资源极为稀罕且珍贵,但迄今对该区域海岛土壤研究尚不充分,在土壤分类方面,已建土系甚少或信息非常缺乏。本研究通过2020年对西沙群岛13个岛礁的土壤调查,对确定的7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详细鉴定,7个剖面的成土母质均来自死亡的珊瑚和贝壳,2个剖面仅有暗沃表层,2个剖面有淡薄表层和雏形层,3个剖面仅有淡薄表层。7个剖面均为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和高热土壤温度状况和具有珊瑚砂岩性特征,6个剖面有富磷特性。在高级分类单元上,2个剖面归属于磷质钙质湿润雏形土亚类、4个剖面归属于磷质湿润正常新成土亚类,1个剖面归属于钙质湿润正常新成土亚类。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土族,建立了晋卿岛系、甘泉岛系、永兴岛系、赵述岛系、南沙洲系和甘泉堤系6个土系。其中,晋卿岛系、甘泉岛系、永兴岛系、赵述岛系和南沙洲系分布于海岛中的蝶形洼地,有植被覆盖,为鸟类栖息地,枯枝落叶和鸟粪较多,土体中有机碳和磷的含量较高。甘泉堤系分布于环岛裸露海堤,无植被,鸟类活动甚少,土体有机碳和磷含量极低。本研究结果不仅对认识南海诸岛土壤有借鉴意义,还可为海岛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国土资源有效管控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5.
贾重建  卢瑛  吴刚  黄伟濠  秦海龙  姜坤 《土壤通报》2022,53(5):1049-1055
【目的】揭示广东罗浮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特征的分布规律。【方法】在广东罗浮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0个土壤采样点挖掘剖面,采集各发生层土壤,测定了土壤颗粒组成、有机碳(SOC)、全铁(Fet)、游离铁(Fed)、无定形铁(Feo)、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性质,分析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海拔、土壤颗粒分布及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黏粒含量、颗粒分形维数均呈减小趋势,且与海拔高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随土壤质地的变细,分形维数平均值由2.7601上升到了2.8954,即分形维数随土壤质地的变细而增大;颗粒分形维数与砂粒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黏粒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形维数与SOC、Feo、Feo/Fed、CEC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与Fet、Fed含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Fet、Fe  相似文献   
66.
奶牛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其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变化,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能够清晰并且直观地表征奶牛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全局代谢变化。代谢组学自2008年首次应用于奶牛后,其在奶牛的生殖生理研究、营养生理学研究、胴体品质和牛奶质量、预测饲料效率、疾病检测的生物标记开发等方面的文献不断出现。本文通过综述代谢组学在奶牛疾病、营养、繁殖育种和生产管理几个方面的应用,旨在为进一步利用代谢组学开展奶牛的重要经济性状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以单增李斯特菌的特异性单抗与磁性纳米材料通过化学偶联构建的纳米探针为标记物,以单增李斯特菌的多抗作为检测线T,山羊抗小鼠IgG作为质控线C,预包埋在CN140硝酸纤维素膜上构建双抗夹心模式的磁性试纸条.通过在硼酸盐缓冲液(BS)中添加不同类型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层析体系,探讨表面活性剂对磁性试纸条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有利于层析作用的进行,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Triton X-100有助于CN140膜对纳米探针的捕获,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会削弱CN140膜对纳米探针的捕获能力.以含有Tween-20的BS缓冲液作为基础缓冲液,再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KCl、NaHCO3 、KHCO3盐溶液以探讨盐溶液对层析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NaHCO3/KHCO3浓度的增加,NC膜对纳米探针的捕获能力下降,而一定浓度NaCl/KCl(0.5%~3%)的添加可显著增加NC膜对纳米探针的捕获能力.以含有CTAB的基础缓冲液为层析体系的检测结果显示,KCl/NaCl增强CN140膜对纳米探针的捕获能力的关键作用离子很可能是Cl-.说明层析缓冲体系是影响磁性试纸条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层析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或盐离子的选择需考虑层析膜的类型及其表面预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68.
南京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6,自引:6,他引: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瑛  龚子同  张甘霖 《土壤》2001,33(1):47-51
研究了南京城市土壤的 pH和磷素特性 ,并对城市土壤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南京城市土壤趋向碱性并具有明显的富磷特征 ;建议增加城镇表层 ,在人为新成土下增加城镇人为新成土土类 ,下设浅层城镇人为新成土、粗骨城镇人为新成土、还原城镇人为新成土、紧实城镇人为新成土和普通城镇人为新成土亚类。  相似文献   
69.
广州城市公园绿地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集广州市中心城区部分公园绿地表层土壤(0-20 cm),研究了土壤pH、有机质、粘粒、氮、磷、钾含量等肥力特性和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广州公园绿地土壤以酸性(pH 4.5-5.5)和中性(pH 6.5-7.5)占的比例高,部分土壤呈碱性,土壤pH值较自然土壤有增高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以中等水平为主,土壤全氮、碱解氮以中等到低水平为主。土壤全磷和有效磷以中等以上水平为主,土壤全钾、速效钾以中等以上水平为主,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平均分别为0.36 m g NH3-N/g,12.29 m g葡萄糖/g和2.14 m g酚/g。不同公园绿地土壤肥力特性和土壤酶活性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等肥力性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广州公园绿地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欧锦琼  黄伟濠  卢瑛  李博  阳洋  唐贤  贾重建  秦海龙 《土壤》2020,52(6):1290-1297
黏粒矿物影响着土壤理化性质,可指示成土因素特征和土壤发生发育过程/强度,也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单元土族矿物学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选择了广西不同纬度和成土母质的18个代表性水耕人为土的剖面,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分析了其典型水耕氧化还原层(Br层)的黏粒矿物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确定了其中“黏质”剖面的土族控制层段矿物学类型。结果表明:(1)供试土壤的黏粒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伊利石、三水铝石、1.42 nm过渡矿物、蒙脱石和蛭石等,依次分别出现在100%、88.9%、72.2%、61.1%、44.4%和38.9%的剖面中。(2)黏粒矿物组成在纬度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规律性特征。随着纬度降低,土壤黏粒中的高岭石增加,伊利石、蒙脱石、1.42nm过渡矿物逐渐减少;纬度>23°N区域内,成土母质对黏粒矿物组成影响明显。(3)纬度23°N是黏粒矿物组成和土族矿物学类型分界线,<23°N区域,黏粒矿物均以高岭石为主,是“黏质”剖面的土族控制层段的主要矿物学类型;>23°N区域,黏粒矿物组成以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或1.42 nm过渡矿物为主,因成土母质不同而异,“黏质”剖面的土族控制层段矿物学类型包括高岭石混合型、混合型和伊利石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