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南方春夏多雨,致使葡萄生产中病害传染频繁,使用农药多,容易加剧葡萄病害抗药性和农药残留超标,给无公害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但通过合理地建园,优良农业措施及高效防治工作等途径,基本上可以达到行业绿色标准,现就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致死效果的生防细菌,从山东省10个县市蔬菜主产区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可培养细菌,采用离体杀线虫试验测定分离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致死活性,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高效杀线虫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对其杀线虫特性进行表征,并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生防潜力。结果显示,从山东省蔬菜主产区番茄根际土中分离到1株高效杀线虫菌株AMCC 100218,结合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此菌株为和田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hotanense;该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致死效果可达88.87%,其杀线虫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且耐碱不耐酸;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能够显著减少土壤中的虫口密度,降低番茄发病率。表明和田鞘氨醇杆菌AMCC 100218菌株是1株具有防治根结线虫病潜力的生防细菌。  相似文献   
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苏标松  卢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701-6702
阐述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析林业的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对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式及浓度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上,三种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硝酸铵)的表现为:硝态氮>硝酸铵>铵态氮。对于水培生长的小麦幼苗来说,硝态氮更有利于其根系生长,且当硝态氮浓度为1 mmol·L-1时,根系生长最好。而后研究了不同浓度硝态氮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发现适当提高硝态氮浓度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小麦叶片含水量,使小麦对干旱有更强的抵抗力。上述结果为农业生产上通过合理施用氮肥以培育小麦壮苗及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吸收氮素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中现  卢毅  陆明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8,(10):123-124,175
[目的]了解市场上几种常用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方法]研究了95%杀虫单SP、35%甲维·毒死蜱ME、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稻腾)、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和40%氯虫·噻虫嗪WG(福戈)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7 d,35%甲维·毒死蜱ME、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40%氯虫·噻虫嗪WG的保稻效果较好,分别达83.36%、80.62%和84.71%,95%杀虫单SP的保稻效果最差,为62.69%,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保稻效果一般,为77.54%;药后20 d,几种药剂的保稻效果无显著差异,其中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20%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的保稻效果稍好,分别达92.40%、94.47%、91.04%,95%杀虫单SP和35%甲维·毒死蜱ME的保稻效果稍差,分别达87.08%、89.55%;药后20 d,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防效较好,分别达81.58%和96.45%,95%杀虫单SP和40%氯虫·噻虫嗪WG的防效次之,分别为59.60%和34.71%,35%甲维·毒死蜱ME的防效最差,为26.31%。[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实践,用萘李作中间砧高接花用碧桃和红叶李成活率达83%以上,而高接樱花则全部死亡。总结了提高高接成活率的方法要领和高接后的技术管理措施,为今后类似高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温室微型遥控电动拖拉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针对目前温室内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微耕机在作业时普遍存在的污染严重、人跟机走、操作不便、作业成本高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微型遥控电动拖拉机,并进行了整机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转向机动性能良好,最小转向半径为418mm,可用于温室相对狭窄的作业环境;行驶直线性较好,偏驶率为0.86%,采用了与单铧翻转犁配合使用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深松铲,有效地解决了偏牵引问题;作业效率为720m2/h,连续作业时间可达2.5h;作业能耗成本约为14.4元/hm2,分别比蓝天1DN-4微耕机、合盛1Z-105微耕机降低89.2%、79.3%~88.7%,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表明该机适用于温室和大棚特殊环境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两个苎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试验1在三年等量差异施肥试验中,第三年纤维产量出现高肥中产和中肥高产现象,即高肥区出现肥料“累积效应”,中肥区施肥量比较“适中”,而低肥区则处于“饥饿”状况,试验2在三年不等量差异施肥试验中,没有出现上述现象;又根据投入产出比分析,试验2比试验1肥料利用率更高;分析各处理碱解氮和速效钾,均同样证明存在肥料“累积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