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009年6月,河南开封某地一大型养鸡场,共养殖AA肉鸡7000只,20日龄左右,陆续发病、死亡,迅速来我室诊断。笔者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剖解、病原学检查等将其诊断为禽病大肠杆菌病,并将所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阿莫西林、青霉素、卡那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等抑菌圈为零,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磺胺异恶唑/甲氧苄啶、四环素、环丙沙星等药物的最高抑菌圈也不超过11.0mm,这表面在临床上大肠杆菌病的耐药性问题十分严重。但是,笔者选择左氧氟沙星、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TMP)混合使用,并在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几日后病情得到控制,表明联合用药是解决耐药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合成一对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ORF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分离到的郑州分离株(ZZ株)猪圆环病毒PCV- 2型的ORF1基因进行了扩增,经测序后,对所测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CV-2 ORF1所表达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2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在2 0世纪 80年代末传入我国 ,由于种猪引进和仔猪交换 ,又加上某些猪场技术力量跟不上 ,防疫观念淡薄 ,造成该病在我国广泛传播 ,引起猪群大批死亡。目前有关该病的报道不多 ,笔者所见患猪的发病情况与以往报道又有所差异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及架子猪 ,哺乳仔猪也偶有发病 ,发病率高 ,死亡率5 %~ 90 %。气候突变、猪群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卫生条件差等因素可促发该病或加重病情。2 临床症状病猪早…  相似文献   
25.
26.
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每个猪场追求的重点,但是猪场效益的提高是从后备母猪的挑选和培养开始的,笔者在养猪生产的实践中对此问题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总结,希望能对广大的养殖场有一定的借鉴. 挑选后备母猪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挑选的后备母猪给猪场带来持续的有效的生产,提供更多的健康的仔猪,所以后备母猪的繁殖及与繁殖有关的重要因素应该作为选择后备母猪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喂过量的蛋白质饲料,滥用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以及对肾脏有危害的传染性疾病不断的发生,造成了家禽痛风病的发生日益严重,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危害。为了更好的控制该病,作者主要就痛风病的诊断和防治作简要的介绍,以供广大养殖户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8.
1发病情况 河南某猪场有180头2月龄仔猪,病猪约占10%,表现精神不振,体温40~41℃,腹泻不止,消瘦。其中有几头猪在发病4d后死亡,呈败血症状,病猪耳边缘发绀,四肢内侧、腹下、胸前皮肤出现紫斑,呼吸困难,厌食,精神沉郁,行动摇摆。  相似文献   
29.
猪源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耐药谱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气单胞菌在我国猪粪便中流行情况及耐药谱,2017年3~7月从河南省4个地区,共采集370份猪粪样品,通过缓冲液蛋白胨水增菌培养后,使用添加有氨苄青霉素的气单胞菌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分离气单胞菌。可疑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比对进一步鉴定。微量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7种抗菌药物耐药谱。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1株气单胞菌,分离率为2.97%,其中豚鼠气单胞菌5株(占45.45%),杀鲑气单胞菌2株(占18.18%),中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水生气单胞菌和贝斯特润气单胞菌各1株(各占9.09%);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菌耐药率为100%,磺胺甲恶唑、氟苯尼考耐药率81.82%,阿米卡星、美罗培南敏感率均为100%,除了其中1株气单胞菌,其他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强力霉素、磷霉素、恩诺沙星均敏感,各菌株均呈多重耐药性。表明我国健康猪粪便中携带气单胞菌,如果造成水源或者食物污染,可能有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感染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0.
【研究目的】提取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并鉴定其抗原性;【方法】选用鸭沙门氏菌经半固体培养基诱导鞭毛,经肉汤培养后,用酸裂解、经差速离心、硫酸铵沉淀,分离出粗制鞭毛蛋白。将粗制的鞭毛蛋白用SDS-PAGE和磷钨酸负染投射电镜观察,并包板做ELIS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SDS-PAGE显示提取的鞭毛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0 KD,且纯度较高,抗原性较好,每1000 ml培养液可获得32.8mg鞭毛蛋白;【结论】酸裂解法可获得高质量的鞭毛蛋白,抗原性较好,为禽副伤寒沙门氏菌病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