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迄今为止全世界收集到的高粱种质资源168500份,其中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有36774份,占总数的21.8%,美国42221份,占25.1%,印度20812份,占12.4,中国12836份,占7.6%,其他国家55857份,占33.1%。各国对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广泛研究,对各种性状做了鉴定,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性性状的资源,提供给高粱遗传改良利用,取得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建立核心种质对种质资源的保存、维护和利用是一种经济、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只有选育出优良的高粱亲本系,才能组配出优良的杂交种,且优良亲本系的选育必须具备选育亲本种质的遗传多样性。ICRISAT研究了727对高粱不育系、873个恢复系和1 451个品种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和分类多样性,这些来自五大洲的选系分属5个高粱族和8个中间族。许多研究表明,高粱杂交种产量的不断提升是由杂交亲本的逐步改良获得的,是由加性遗传效应累积的结果。欲培育出优良的杂交亲本,必须增加选育种质材料的遗传宽度,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3.
高梁高产模式栽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4.
高梁丝黑穗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辽宁省最先推广种植以ATx622为母本的杂交高粱产区营口,发现了高粱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uhn) Langdon & Full.)新的生理小种,定名为3号小种。此小种的致病力与1、2号小种显著不同。3号小种能侵染1、2号小种不能侵染的ATx622和BTx622,并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鉴别寄主为ATx622,BTx622,ATx623和BTx623。  相似文献   
65.
用轮回选择(recurrent selection)进行高粱的群体改良,以培育出遗传基础广泛的品种和杂种优势明显的杂交种,已成为国外高粱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从1960年O.J.Webster在美国内布拉斯加(Nebraska)创造了第一个高粱随机交配群体以来,先后在美国、非洲、澳大利亚、印度等地培育出几十个高粱群体。这些高粱群体通过轮回选择之  相似文献   
66.
加快实现甜高粱产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阿平  陈明  卢庆善 《杂粮作物》2002,22(5):299-301
甜高粱是重要的生物能源之一,可形成各种门类的产业,如饲料、榨糖业,酿制白酒、酒精、醋,利用高粱茎皮可制作板材、生产纸张。甜高粱产业要从初级做起,逐步向高级发展,实现系列产品加工。应选用粮糖兼用型品种,以适应各种加工类型的需要。对产业化当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要采取自立更生和引进相结合。  相似文献   
67.
中国高粱丝黑穗病菌小种对美国小种鉴别寄主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土壤接种高梁丝黑穗病菌方法,用中国高梁丝黑穗病菌不同生理小种对美国国高梁丝黑穗病菌小种进行了致病力测定。在Tx7078,SA281,Tx414,TAM2571和ATx622等一套鉴别寄主上的测定结果,我国高梁丝黑穗病菌的3个生理小种与美国的4个生理小种对寄主致病力完全不同。中国和美国的生理小种不属于同群。应根据我国高梁丝黑穗病菌的小种对寄主致病力反应,有效地引进外来抗性资源用于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68.
高粱茎秆倒伏及其防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80年代以来,我省推广应用了 Tx622A 系统高粱杂交种,如辽杂1号、沈杂4号、铁杂7号、锦杂83等。这批杂交种较 Tx3197A 系统杂交种高产、抗丝黑穗病、籽粒品质优,在高粱生产中发挥过作用。近年来,高粱产区倒伏问题日趋加剧,尤其锦州、锦西地区,由于海风大,倒伏更为严  相似文献   
69.
澳大利亚粒用高粱研究(一)卢庆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高粱主要生产国之一,种植面积为50~75万公顷,总产量100~150万吨,最高168万吨。高粱出口量仅次于美国、阿根廷,占第三位。澳大利亚高粱主要种植在澳洲东北部南纬21°...  相似文献   
70.
国内外高粱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高梁主要分布于世界五大洲48个国家的热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温带和寒带地区也有种植。在印度、非洲大陆的许多国家,高梁是维系人们生命的重要粮食作物。近年来世界高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高梁遗传资源鉴定、评价、创新,群体改良、非迈罗细胞质育性、多倍体育种、“二系”法杂交种、无融合生殖等育种技术的研究,均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和成果。高梁新品种选育应与市场接轨,向多用途、专用方向发展,加强高梁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