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辽杂四号留蘖栽培(1~2蘖)的主茎变矮,茎粗变粗,穗长变长,有一定的增产效应;留蘖栽培抗倒伏效果明显。辽杂四号随着播期的延后和密度的增加,株高逐渐增加,茎粗逐渐变细,其最高产播期为5月5日前后。辽杂四号种植密度与倒伏率呈正桐关关系,密度从5400~7000株,倒伏率逐渐上升;密度从5400~5900株,产量呈线性上升;6000~6500株,为高产稳产密度;7000株以上为高产而不稳产密度。辽杂四号的最佳收获期为蜡熟后期,此时收获产量高、籽粒大、出米率高,米饭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32.
高粱的病害,因地域而异。根据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印度),在世界热带半干旱地区的调查,发现较普遍发生的高粱病害约有15种。其中发病率占首位的,是一种称为高粱粒霉病的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侵染的病害。其二是高粱  相似文献   
33.
高粱杂交种选育与种质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走过了46年的历程。杂交种选育经历了从低产向高产、从劣质向优质、从高秆向矮秆、从不抗向多抗、从单用向多用的发展过程。高粱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的选育提高,重要性状的改良和获得都与高粱种质资源的引进创新分不开的,包括高产杂种优势群种质材料的创新,中矮秆种质材料的创新、优良籽粒品质材料的创新、抗性种质材料的创新、不同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34.
第四次全国高粱科研协作会于1986年2月27日至3月2日在沈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部门的代表84人。中国农科院任志副院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收到论文报告87篇,有30人在大会上作了交流。会议在总结“六五”期间我国高粱科研工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正确评价了“六五”期间我  相似文献   
35.
从五十年代以来的三十年间,辽宁省高粱品种有几次大的更替,七十年代以后,全省大面积应用了高粱杂交种,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提高。在促进高粱单产提高的诸因素中,我们试图找出品种(杂交种)在增产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品种主要数量性状在增产中的效应,以便确定高粱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选育出生产潜力更大的新品种和杂交种。一、试材和方法辽宁省高粱品种更替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品种(或杂交种)作试材,共15份。1.五十年代前期一中期:鹊雀白、打锣  相似文献   
36.
印度高粱栽培历史悠久,高粱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在印度,高粱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作物。五六十年代,印度约有1/3的人口以高粱为主食,以后逐渐降低,转为它用。印度高粱的生产和科研达到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37.
1972年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nternation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Semi-Arid Tropics,简称ICRISAT)成立,承担了进行高粱改良任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进展,如发展了印度和重点地区的高粱育种计划,特别是非洲和中美洲。这些育种计划经过协商,反映了世界各国高粱科学家的需要和要  相似文献   
38.
美国从1972年开始登记投放高粱群体种质资源。截止1981年,十年间共登记投放了以下10个高粱群体。 1)NP1BR种质登记编号GP16。育成单位是内布拉斯加州农业试验站,1972年投放。该群体由21份品系或品种组成。它们是:Bonar都拉(BonarDurra)、棒形卡佛尔、柯斯(Coes)、康拜因卡佛尔60、达索、都拉、矮生黄迈罗、早熟赫格瑞、早熟卡罗、马丁、中地、粉红卡佛尔、瑞兰、信赖、Schrock、快  相似文献   
39.
高粱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如产量、生育期、株高、抗逆性等的优劣,对于夺取高产、稳产十分重要。近年来,我省试验、试种了一批622A 系统新杂交种,具有产量高、抗丝黑穗病等优点,但也表现出秆软、不太抗倒伏等弱点。为进一步研究这些杂交种的优缺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注意在生产上扬长避短、使杂交种发挥更大的增产潜力。本研究用622A、3197A 和1981年从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新引进并经初步鉴定表现较好的KiffinumA(简称 KA)、M-40079A(简称079A)和 M-40081A(简称081A)为母本,组配了一批杂交组合,做了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测定和农艺性状鉴定。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高梁不同分类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份高梁不育系和24份恢复系组配的72个杂交种及其亲本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高当众分类组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合表明,7种性状的总平均优势为121.5%。株高和穗长正优势占98.6%和97.1%,产量和产量组分在52.8-81.9%之间,出苗至50%开花日数负优势占87.5%不同分类组小区产量、穗粒重和粒数的杂种优势差异较大,除穗粒数外,顶尖族组和混合混组的平均超高亲优势水平和次数都高于都拉族组。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