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2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深入研究亚热带地区薰衣草无性繁殖方法,验证在南方地区建立薰衣草育苗基地的可行性,在南宁地区研究了不同基质、枝条部位、IBA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齿叶薰衣草、甜薰衣草和羽叶薰衣草扦插成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甜薰衣草扦插成活效果要显著优于齿叶薰衣草和羽叶薰衣草,河沙和珍珠岩可作为薰衣草的扦插基质,枝条中部作插穗成活效果更佳,而IBA处理浓度和时间对不同薰衣草扦插成活效果的影响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表明,齿叶薰衣草最佳扦插条件为枝条中部+河沙基质+1000 mg/L的IBA处理60 s,甜薰衣草为枝条中部+珍珠岩基质+1000 mg/L的IBA处理30 s,羽叶薰衣草为枝条基部+河沙基质+500 mg/L的IBA处理15 s。本研究表明在南宁地区进行3种薰衣草的扦插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睡莲叶片胎生现象是繁育途径的重要补充,对种群的传播、扩散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有重要作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和分析睡莲叶片胎生现象相关的代谢路径和调控基因,为深入认识睡莲叶片胎生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以叶片具有胎生现象的‘小花睡莲’(X)和叶片无胎生现象的‘蓝星睡莲’(L)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叶片4个发育阶段的叶脐部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对照(L)和样品(X)叶片不同发育阶段测序结果: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中,34 909个基因(48.65%)表达上调,36 850个基因(51.35%)表达下调。DEGs分析显示,随着叶片的发育,X和L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数均呈增加趋势。对L1-vs-X1、L4-vs-X4阶段的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质膜和膜相关成分、胞外区域、细胞壁等相关的细胞组分中,涉及到代谢过程、生物合成和应急响应等;Pathway代谢通路表明,DEGs主要参与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氨基酸类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甘油磷脂类代谢以及细胞周期相关等过程。对DEGs进一步分析,克隆出了4个可能参与睡莲叶片胎生发育的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13.
采用SSR荧光标记技术对240份睡莲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Structure软件分析其群体结构,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验证;基于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核心种质并进行t筛选验证。结果表明,16对SSR荧光引物共检测到205个等位基因,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03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168,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97,表明睡莲的遗传多样性丰富。Structur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最优的群体数K值为3,群体间有少量种质混杂;群体结构分析将240个睡莲品种(种)分为3个类群。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按70%、65%、60%、55%、50%、45%、40%、35%、30%、25%、20%、15%和10%的比例取样,各个核心子集遗传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变化不明显;最终确立了15%的取样比例,包含36个睡莲品种(种)核心种质,其中Shannon’s信息指数(I)保留率为117%,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保留率为118%,有效等位基因数(Ne)保留率为102%。t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包含36个睡莲...  相似文献   
14.
金花茶具有较高的保健效用和药用价值。由于近年来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导致金花茶种苗缺口不断变大,繁殖技术的瓶颈也日渐突显。本文对金花茶一叶一芽扦插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金花茶种苗繁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种东方百合离体培养技术,筛选出适宜其离体培养的统一培养基,为东方百合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3种东方百合提伯、索邦和西伯利亚的鳞片为外植体,筛选适宜的灭菌方法;在MS基本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激素,筛选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一步筛选最适移栽基质。【结果】适宜3种东方百合外植体灭菌的较好方法是:75%酒精灭菌15 s结合升汞灭菌12 min;愈伤诱导和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MS+0.5 mg/L 6-BA+0.5 mg/L NAA是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提伯、索邦和西伯利亚的增殖系数分别为3.32、3.32和3.00;MS+0.1 mg/L IBA是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提伯、索邦和西伯利亚的生根率分别为96.33%、92.67%和93.67%;移栽的最佳基质为泥炭∶珍珠岩(体积比)=2∶1,提伯、索邦和西伯利亚的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7.34%、98.00%和100.00%。【结论】建立的3种东方百合离体快繁体系适用于东方百合种球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三角梅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木质化插穗生根质量,培育三角梅健壮扦插种苗,摸索培育优良种苗的扦插方法,比较不同生根剂、生根剂不同浓度、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鲜重、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并监测扦插池空气温湿度。结果表明,三角梅‘绿叶大红’的木质化枝条扦插,以河沙为扦插基质、100 mg/L 双吉尔生根粉(GGR-6)与750 mg/L 吲哚丁酸(IBA)混合液浸泡15 min,扦插池气温在25~40℃,前期湿度在97%以上时,平均生根数量可达107条,生根率可达98%,移栽成活率达96%。生根率与后期种苗移栽成活率不相关,生根数量、生根鲜重与种苗移栽成活率极显著相关,可作为扦插生根效果的衡量指标。三角梅木质化枝条、老粗枝的扦插温度可提高到40℃。  相似文献   
17.
以金钱树(Zamioculcas zamiifolia)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开展基本培养基以及激素组合的研究,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0 mg/L+NAA 1.00 mg/L,诱导率达95.00%;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50 mg/L+IBA 0.10 mg/L,分化率为100.00%,增殖系数达3.91;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IBA 0.50 mg/L,生根率为90.56%。金钱树可以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建立其高频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基肥处理对黧蒴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当年生黧蒴栲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磷肥水平及复合肥、尿素及空白对照下,植株超氧阴离子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五项生理指标在施肥后的季节变化,为施用基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中低浓度的磷肥对黧蒴栲幼苗生理活动有促进作用;因此,黧蒴栲幼苗适合的基肥种类及浓度为每hm2施用过磷酸钙(含有效P2O5 16%)25~50t,其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有所提高,O2-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光强处理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光质LED作为人工光源对漳州金线莲进行继代培养。结果显示:红光处理有利于株高生长,其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o值均较小,其中70 μmol/(m2·s)红光处理时金线莲高度达到6.26 cm,但此时其叶绿素含量a、叶绿素含量b、叶绿素总量、Fv/Fm和Fv/Fo值仅分别为1.19 mg/g、0.55 mg/g、1.73 mg/g、0.572和1.34;绿光对金线莲各项指标均无促进作用,且不同强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蓝光处理对金线莲组培苗叶片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均有促进作用,金线莲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o值相对较高,但会抑制株高生长,其中70 μmol/(m2·s)蓝光处理时金线莲鲜重、干重、干重/鲜重、叶绿素含量a、叶绿素含量b、叶绿素总量、Fv/Fm和Fv/Fo值分别为1.47 g、0.19 g、0.130、1.83 mg/g、0.71 mg/g、2.54 mg/g、0.801和4.02,但其高度仅为4.56 cm。由此得出,红光有利于植物地上部分生长,但是会造成植株徒长,绿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较小,蓝光对组培苗具有一定的矮化壮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横县茉莉花种植品种单瓣茉莉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灭菌处理、取材季节及6-BA浓度对腋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灭菌处理为外植体用0.1%升汞(加吐温-80)处理16 min,污染率为16%;不同时期取材的外植体灭菌试验中,初夏季节取材效果最好;诱导腋芽萌发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2 mg/L,外植体萌发率最高为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