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0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南昌霉素A对ICR小鼠灌胃LD50为33.50mg/kg,蓄积系数为4.3,表明该药有剧毒并有中等蓄积。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大鼠连续饲喂25、50、100mg/kg浓度药科30d,其中25g/kg组大鼠的一般观察,饲料利用率、血象和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海南霉素钠预混剂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将16只健康AA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采用平行试验设计对两组鸡分别进行单剂量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药动学研究,给药量均为1.5 mg/kg bw(相当于7.5 mg/kg混饲给药)。按预定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样中海南霉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90:10,V/V)。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使用Winnonlin 5.2药动学分析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鸡口服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为(T_(1/2β))约为30.44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36.40 h,在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_(max))约为0.5 h,达峰浓度(C_(max))约为68.87 ng/mL,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为654.95 ng·h/mL,平均生物利用度(F)约为32.82%。鸡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约为(T_(1/2β))为46.40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30.91 h,平均血浆清除率(CL)约为1.59 L/(kg·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_d)约为116.05 L/kg。结果表明海南霉素进入鸡体后分布广泛,消除缓慢,半衰期长;口服海南霉素钠预混剂吸收迅速,但吸收不完全。  相似文献   
63.
4头成年健康水牛采用随机交叉实验设计,分别进行吡喹酮注射剂肌注和吡喹酮片内服给药的药动学试验.吡喹酮注射剂按10 mg/kg的剂量单次肌注,吡喹酮片按20 mg/kg的剂量单次内服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吡喹酮的质量浓度,方法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 mg/L和0.062 5 mg/L.吡喹酮注射剂单剂量肌注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45±0.029)h,t1/2(ke)(5.04±0.1 0)h,T(peak)(1.72±0.029)h,C(max)(0.87±0.006)mg/L,V(c)(8.58±0.010)L/kg,AUC(7.99±0.005)mg·L-1·h-1.吡喹酮片单剂量口服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有吸收-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Lagtime(0.13±0.010)h,t1/2(ka)(0.76±0.11)h,t1/2(ke),(1.31±0.076)h,T(peak)(3.84±0.026)h,C(max)(0.51±0.006)mg/L,V(c)(26.07±1.221)L/kg,AUC(7.99±0.005)mg·L-11·h-1.肌注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32±12.9)%.研究结果表明,20%吡喹酮注射剂肌注给药吸收迅速且完全,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吡喹酮吸收后在体内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64.
建立动物(猪、鸡、鸭)可食性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和禽蛋(鸡蛋、鸭蛋)中杆菌肽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使用0.1%甲酸水溶液提取样品中的杆菌肽,三氯乙酸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除脂,混合阳离子型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HPLC-MS/MS检测.待测物使用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  相似文献   
65.
为评价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混悬液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选择40只15日龄健康黄羽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以0 mg/L、推荐剂量(300 mg/L)、3倍推荐剂量(900 mg/L)、5倍推荐剂量(1 500 mg/L)的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溶液饮水给药,连用5d.试验期间观察临床表现和体重变化,试验结束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溶液在鸡以3倍以下推荐剂量用药,连用5d是安全的,在炎热季节可适当降低混饮时药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66.
为检测鉴别鸡白痢、肠炎、鼠伤寒、伤寒4种养禽业中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利用每种血清型的特异基因位点,建立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对多重PCR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非沙门氏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度13.1 pg/mL,肠炎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限度达12.5 pg/mL,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度13.7 pg/mL,伤寒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限度12.3 pg/mL.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望成为以后检测沙门氏菌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7.
考察了加米霉素对分离自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加米霉素和对照药物替米考星对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23株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加米霉素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范围为0.125~4.0μg/ml,MIC90为1.0μg/ml,替米考星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范围为0.5~16μg/ml,MIC90为4.0μg/ml,可见加米霉素对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优于临床治疗牛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替米考星.  相似文献   
68.
为评价维他昔布片对猫的安全性,将本地24只健康家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2 mg/kg)、罗贝考昔对照组(2 mg/kg)、维他昔布1倍推荐剂量组(2 mg/kg)、维他昔布3倍推荐剂量组(6 mg/kg),每组6只,连续给药14 d。于给药前及给药后7、14 d测定猫的体温、体重、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前后猫的体温、体重和临床表现正常,各试验组间的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性。说明维他昔布片对猫的血液学变化无显著性影响,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9.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笔者介绍了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该病的防制措施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期获得良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70.
建立兔可食性组织中杆菌肽残留标志物的HPLC-MS/MS检测方法.兔可食性组织(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中杆菌肽残留用0.5%三氟乙酸水提取,10%三氯乙酸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除脂,HLB 150 mg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水和乙腈(0~0.5 min 15%乙腈,7.5~8.0 min 85%乙腈,8.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