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82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82篇
  102篇
综合类   793篇
农作物   123篇
水产渔业   93篇
畜牧兽医   512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鲜叶原料分级是其中重要工序之一。当前,茶叶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传统滚筒式鲜叶分级机进行分级,对于机采作业而然,存在着鲜叶分级等次少、分级效果差、损伤率高、不方便收集等系列问题,难以适应机采鲜叶的分级要求。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螺旋导向鲜叶分级机构。本设计增加了筛筒长度,将鲜叶筛选分为四级,增加了分选等级;同时,通过筛筒内设置的双螺旋导向叶片的阻隔作用,延长筛选时间,提升筛选质量,通过改变筛筒形状结构,选用新型复合材料和不锈钢材料,降低机械对鲜叶的损伤率;其次,采用抽屉式的收集结构,更方便筛选后鲜叶的收集。此外,采用风机进行初步分选,减少了鲜叶分级后短碎叶含量,提升了后续分选效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改进设计,有望整体提升鲜叶筛选的效率及分级效果,从根本上解决机采鲜叶的分级问题。  相似文献   
52.
采用刚果红法从碱性土壤中筛选到木聚糖酶高产菌株BP51,通过培养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经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即4%麸皮,1%麸皮半纤维素,0.5%(NH4)2SO4,pH8.0,37℃培养72h,产酶活力达到553.4IU/mL;该酶作用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6.5,在pH9.0的条件下仍具有60%的酶活力,pH11.0的保温30min仍具有40%的酶活力;将粗酶液用于麦草浆的漂白中,结果表明氯的用量明显降低,白度却提高了20%以上。  相似文献   
53.
当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国积极部署“双碳”发展战略,提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落实这一计划,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农业机械化转型的内在逻辑,还应构建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分析农机装备创新、动力转换、作业模式优化等方面的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其现代化建设尤为关键。农业机械化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前提和保障,不仅是建设农业强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如何通过精准施策,创新突破,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4.
福建省2011年翠冠梨由于开花期气温偏低、叶片早衰脱落严重、授粉品种搭配不当、辅助授粉措施不力、生理落果异常严重等原因,导致坐果率偏低,平均坐果率不及5%,最低的仅达0.8%,预计产量较常年减30%以上。立足长远,对此,提出相应的主要防治措施有示范推广避雨栽培、严防叶片早衰脱落、改善自然授粉条件、普及人工授粉技术、防止大量生理落果等,以图根本上加于解决。  相似文献   
55.
<正>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草丰沛,生态气候条件优越,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孕育了关岭牛、思南牛、黎平牛、威宁牛、务川黑牛、贵州水牛和贵州白水牛7个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牛品种资源基因库的宝贵资源,也是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在长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工选择下,贵州地方牛种均具有体质结实、肢蹄强健、短小精悍、善于爬山、耐粗耐劳等优良特点;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梨开花生物学及果实相关性状,对8个梨品种进行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果实相关特性调查,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棋盘梨的总花期时间最长,奎克阿木特1号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出粉速度、柱头可授性的指标均为最高,八月酥的果实性状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57.
为摸清河套灌区地膜使用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现状,本研究对不同作物种植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膜污染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农田地膜残留量介于18.20~418.60 kg·hm-2之间,平均值为131.11 kg·hm-2。地膜残留量受覆膜年限、作物类型、回收情况、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其中覆膜年限对残膜量的影响最大,随着覆膜年限的延长,地膜残留量显著增加,覆膜20年以上地块残膜量显著高于覆膜年限少于20年地块(P<0.05)。玉米种植区地膜残留量(132.77 kg·hm-2)高于向日葵种植地区(127.88 kg·hm-2)。地膜回收意识是影响河套灌区地膜残留量的重要因素,回收方式主要为人工拾捡或耙地带出农田,研究区地膜回收率仅为38.10%,地膜回收地块的残留量(108.28 kg·hm-2)低于不回收地块(145.03 kg·hm-2)。相同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中砂质壤土残膜量最多(153.84 kg·hm  相似文献   
58.
【目的】筛选牛肌肉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为进一步探索circRNAs在牛肌内脂肪沉积和代谢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及肉牛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安格斯牛和南阳牛右侧背部最长肌第12/13肋骨间肌肉,分离其脂肪组织并提取RNA,采用RNA-seq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2种牛肌内脂肪组织中circRNAs的表达情况,筛选差异表达的circRNAs,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选取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circRNA.9560、circRNA.7431、circRNA.2083、circRNA.6528),对其表达水平进行qRT-PCR验证。【结果】在所有牛样本肌内脂肪组织中共检测到14 649个circRNAs,从中筛选并初步鉴定出111个安格斯牛与南阳牛差异表达的circRNAs,其中有75个在安格斯牛肌内脂肪组织中表达上调,36个表达下调。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主要富集于细胞进程、单有机体进程、代谢过程、细胞、细胞部分、细胞器、分子结合、催化活性、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GO条目中。KEGG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差异表达的circRNAs共富集到66条信号通路中,其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的信号通路有10个。qRT-PCR验证结果显示,circRNA.9560和circRNA.7431表达量显著下调,circRNA.2083和circRNA.6528表达量显著上调,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出111个安格斯牛与南阳牛差异表达的circRNAs,这些circRNAs可能在牛脂肪沉积和脂质代谢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9—2019年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收录的茶叶香气品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年代、作者、机构、国家、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相关研究文献呈显著增长趋势,目前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但各群体间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日本和美国;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香气形成机理、香气物质提取方法、检测手段及关键香气物质等方面。综上结果,结合时区图谱,进一步指出茶叶香气的研究历程及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