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7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施硅可以促进园艺作物生长,提高抗逆性和改善果实品质,但关于温室土壤硅素肥力状况及其评价的研究鲜有报道.采用等温吸附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温室土壤硅素的吸附特征及其用于评价土壤供硅能力的适宜性.结果表明:直线型方程y=bx-a能很好地描述土壤硅素的吸附特征,方程参数a、b受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显著影响,分别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直线和二次函数相关关系;且参数a还与植株干物重、含砖量间分别呈显著的对数和幂函数正相关关系.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可用于评价温室土壤的供硅能力,方程参数a值可以作为表征土壤硅素供应能力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52.
药渣蚓粪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添加药渣蚓粪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蚓粪处理的出苗率均高于对照处理,并以10%蚓粪+90%草炭处理出苗率最高。二叶一心期时,添加蚓粪处理的幼苗株高、茎粗、全株干重和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四叶一心期时,添加蚓粪处理的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并以10%蚓粪+90%草炭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数据库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数据库的建立是我国无公害农产品数字化认证平台建设的基础。在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数据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标准进行分类整理,选用关系型数据库,建立数据表与表间逻辑关系模型,进行数据库的优化处理,实现标准信息高效精确查询、指标自动判断等功能,为无公害农产品数字化认证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54.
选取低浓度系列平衡液进行等温吸附试验,并结合硅肥肥效试验的结果,研究了不同pH水稻土对硅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其与水稻土供硅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梯度条件下,直线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对硅的吸附过程。水稻相对产量、植株相对含硅量与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所以,可以作为评价不同pH水稻土供硅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55.
镉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中和硅酸钾的碱性和消除钾离子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镉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硅可减轻镉对草莓叶片的伤害,提高镉胁迫下植株的相对生长速率和根冠比,增加植株生物量;硅能提高光合色素含量,降低镉胁迫下草莓叶片和根系的质膜透性,使叶片丙二醛含量减少,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适量浓度的硅可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保证植株在镉胁迫条件下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镉胁迫下,草莓叶片SOD、POD、CAT活性降低,供硅可提高SOD、POD、CAT活性,减轻活性氧及自由基对草莓叶片的毒害.上述结果说明,供硅改善了草莓逆境生理状况,缓解了镉的毒害作用,促进了草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6.
在淹水培养条件下,进行了12种不同pH水稻土硅素累积释放试验,结合田间试验的效果,研究了土壤有效硅、水稻土硅的累积释放特征及其与硅肥肥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mol L-1HAc-NaAc(pH=4)缓冲液法不能直接判断碱性水稻土供硅能力。不同pH水稻土中硅素的释放过程可以用方程y=kxm来描述。土壤硅素120日累积释放量、硅素释放初始速率km与水稻相对产量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因此,应用土壤硅素释放动力学方程参数能够评价不同pH水稻土的供硅能力。  相似文献   
57.
钢渣对辽宁省水稻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辽宁省主要类型的水稻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钢渣作为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钢渣可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提高水稻植株中SiO2和籽粒中K2O的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8.3%~20.9%。  相似文献   
58.
硅对不同pH水田土壤吸附-解吸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硅对土壤镉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在中和硅酸钠碱性和消除钠离子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硅浓度下土壤对镉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Freundlich模型可更好地描述不同硅浓度下2种土壤对镉的吸附-解吸特征;随着加硅量的增加,碱性土壤吸附镉的数量逐渐降低,酸性土壤吸附镉的数量逐渐增加。加硅使碱性土壤方程的k值变小、n值变大,降低了镉的吸附容量却增大了吸附强度;酸性土壤方程的k值变大、n值变小,增加了镉的吸附容量却降低了吸附强度。2种土壤镉的解吸量均随着加硅量的增加而降低,加硅使滞后系数(Δk+Δn)增大,加剧了吸附-解吸过程中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究硅、磷配施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采用水培试验,以沈稻529为研究对象,在镉污染胁迫下,各施入4种浓度梯度的硅、磷处理,培养30 d后,取水稻样品对硅、磷施入后水稻生物量、地上部及地下部镉含量、根茎转移系数以及水稻镉转运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比较分析。随着硅、磷的配合施入水稻生物量增加,当284 mg·kg^-1浓度的硅与180 mg·kg^-1浓度的磷配合施入时水稻地上部及地下部镉含量、根茎转移系数达到最低。随着硅、磷的施入,水稻OsLCT1和LCD基因表现出基因相对表达量下调的趋势,OsNramp5基因表现出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的趋势,且配合施入调控幅度大于单一元素施入调控幅度。硅、磷的施入可以促进镉胁迫下水稻的生长,并通过调控水稻中镉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对水稻中镉吸收、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各生育期土壤溶液pH、Eh及硅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种稻后酸性土壤pH迅速升高,而中性土壤pH降低,然后均趋于中性;Eh的变化基本均呈近似"W"形;土壤溶液硅浓度则经历了一个先升高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与对照相比,单施高炉渣或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在提高土壤溶液pH和Eh、增加硅浓度方面的效果较为明显,尤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偏硅酸钠的施用效果只是在水稻生长的某一时期在中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相对明显;单施葡萄糖会降低土壤Eh,提高生育前期土壤溶液中的硅浓度。在水稻全生育期内,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硅浓度升高的幅度最大,在酸性水田土壤和中性水田土壤上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40(最小倍数)~4.93(最大倍数)倍和1.19(最小倍数)~2.72倍(最大倍数),说明施用高炉渣硅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硅素供应水平,对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