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7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磷浓度对土壤吸附锌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浓度条件下水、旱田两种土壤吸附锌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Fretmdlich方程拟合土壤对锌的吸附等温线的效果最好;不同磷浓度条件下,同一土壤的吸附等温线方程参数k和n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不同磷浓度对土壤吸附锌的量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磷锌拮抗的原因可能不是施磷加强了土壤对锌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42.
采用模拟高温方式焚烧向日葵、玉米、水稻3种秸秆,测定其灰渣中磷、钾、钙、镁4种养分含量,探讨养分变化原因及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在高温焚烧条件下,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秸秆产生的灰渣量逐渐减少,在同一温度下,水稻秸秆灰渣量明显高于玉米和向日葵秸秆灰渣量;随着焚烧温度的提高,向日葵秸秆灰渣中磷、钾、钙、镁含量逐渐升高,玉米秸秆灰渣中磷、钙、镁含量逐渐升高,但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水稻秸秆灰渣中各元素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43.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各生育期土壤溶液pH、Eh及硅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种稻后酸性土壤pH迅速升高,而中性土壤pH降低,然后均趋于中性;Eh的变化基本均呈近似“W”形;土壤溶液硅浓度则经历了一个先升高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与对照相比,单施高炉渣或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在提高土壤溶液pH和Eh、增加硅浓度方面的效果较为明显,尤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偏硅酸钠的施用效果只是在水稻生长的某一时期在中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相对明显;单施葡萄糖会降低土壤Eh,提高生育前期土壤溶液中的硅浓度.在水稻全生育期内,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硅浓度升高的幅度最大,在酸性水田土壤和中性水田土壤上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40(最小倍数)~4.93(最大倍数)倍和1.19(最小倍数)~2.72倍(最大倍数),说明施用高炉渣硅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硅素供应水平,对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干旱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试验,在调节pH值和消除陪伴离子影响的基础上,以草莓为试材,用PEG6000(聚乙二醇6000,渗透势约为-0.15MPa)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草莓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加硅能有效地提高干旱胁迫下草莓植株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增加植株生物量.与不加硅处理相比,施加适量浓度的硅可提高膜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丙二醛积累,各加硅处理的丙二醛含量依次比不加硅处理降低26.56%~35.84%;可降低植物体内膜脂过氧化作用,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在一定水平,提高植株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可提高SOD、POD、CAT活性.与不加硅处理相比,各加硅处理SOD、POD和CAT活性依次提高42.89% ~ 57.347%、26.63% ~ 47.80%和4.85% ~ 44.64%,从而减轻活性氧自由基对草莓叶片的毒害.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高校公共环境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从厘清课程教学主线索、优化教学内容和突出教学特色角度出发,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吸附等温线方程参数对不同pH水稻土供硅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低浓度系列平衡液进行等温吸附试验,并结合硅肥肥效试验的结果,研究了不同pH水稻土对硅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其与水稻土供硅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梯度条件下,直线方程 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对硅的吸附过程。水稻相对产量、植株相对含硅量与 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所以, 可以作为评价不同pH水稻土供硅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47.
植物硅素营养与土壤硅素肥力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硅作为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植物对硅的吸收及硅在植物体内的输送和分布、硅素在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和增强植物抗逆性上的作用、影响土壤硅素肥力的因素以及硅素肥料的施用技术等几个方面,对土壤硅素肥力及植物硅素营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一段时间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温室土壤硅素释放动力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硅可以促进园艺作物生长、提高其抗逆性和改善果实品质,但关于温室土壤硅素供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合理调控土壤硅素肥力的研究却鲜有报道。采用淹水培养试验与化验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温室土壤的硅素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幂函数方程y=kxm能很好地描述土壤硅素的累积释放特征,方程参数k(硅素初始释放量)、m(硅素释放速率系数)、km(初始释放速率)受土壤pH和有机质的显著影响,均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此外,参数k和km还分别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呈显著的指数和幂函数正相关关系。应用释放动力学方程求得的100天硅素累积释放量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的指数和直线正相关关系,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硅素累积释放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关系更为密切。应用释放动力学方程及其参数评价温室土壤的供硅能力具有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9.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硅素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施用硅肥提高不同类型土壤供硅能力、改善植株硅素营养及增加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尤以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和单施高炉渣两个处理效果最好,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酸性水田土壤上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增产率高达16.99%,且成熟期水稻植株含硅量与稻谷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在中性水田土壤上施硅则无显著增产效果.总之,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的施用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50.
温室土壤硅素肥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蔬菜温室土壤为试材,通过测定相关的土壤主要化学性质与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温室土壤硅素肥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室0~20 cm土层土壤水溶态硅、活性硅、有效硅的含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0~20 cm土壤有效硅含量受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显著影响;在低浓度条件下,直线方程y=bx-a可以很好地描述0~20 cm土层土壤平衡液浓度与土壤吸附硅数量间的关系,其参数a、b与土壤有效硅、pH值和有机质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温室土壤的供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