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红锥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碳库稳定性特征,以期为南亚热带不同红锥混交林碳平衡过程的评估和混交模式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南亚热带红锥人工纯林(HC)、红锥+湿地松人工混交林(HS)、红锥+火力楠人工混交林(HH)、红锥+米老排人工混交林(HM)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SO...  相似文献   
192.
用淀粉糖化酶、α-淀粉酶、普鲁兰酶水解甘薯淀粉制备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微孔淀粉载体.研究表明,淀粉糖化酶对生甘薯淀粉作用力最强;淀粉糖化酶水解制备甘薯微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45℃,pH值4,酶用量为1%,时间24 h,水解率为51.52%.微孔淀粉对色素、水溶性维生素、油脂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原淀粉.通过交联反应能明显提高微孔淀粉的结构性能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93.
在形态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薏苡属栽培种(CoixLacrymajobiL.)和野生种(C.agrestisLour)及其种间杂种F7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种间远缘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4.
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蛋黄卵磷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二氧化碳为萃取剂,分离蛋黄粉中的蛋黄油。研究了对萃取卵磷脂的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艺参数: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二氧化碳流量等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制得纯度在95%以上的卵磷脂产品。  相似文献   
195.
为给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 × E. urophylla)×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的合理经营及提高森林质量和产量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 16年生巨尾桉 × 红锥混交林和巨尾桉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经济指标评价方法,对巨尾桉 × 红锥混交林和巨尾桉纯林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巨尾桉纯林的平均单株材积为 0.765 1 m3,出材量为 747.604 5 m3/hm2,薪材产量为 74.76 m3/hm2,现金流入为 793 943 元/hm2,利润为 678 692元/hm2,年均利润为 42 418.25 元/hm2,财务净现值为 210 512 元/hm2,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30.92%,年均投资利润率为36.80%。混交林中,巨尾桉的平均单株材积为 1.050 1 m3,红锥...  相似文献   
196.
8年多时间,系统开展了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 var.cyclolepis)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评价与筛选及壮苗繁育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在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方面,进一步确定了江南油杉在我国油杉属中的分类地位及其识别的形态特征;明晰了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面,确定了我国全分布区江南油杉种质资源数量及分布等情况,弄清了天然林群落植物组成、主要群落类型、集中分布区域和分布特点,掌握了天然林典型群落的植物组成、层次结构、物种多样性、群落径级和高度结构及群落更新情况;确定了人工林冠幅与胸径的相关关系及其目标径阶下的最适经营密度,并探索出了人工林生长与地形和气象因子及植物多样性与生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了广西范围内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以材积最大收获量为目的的优树选择标准.在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方面,弄清了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活力与传粉过程;确定了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合和培养条件及花粉最佳贮藏温度和时间;确定了江南油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源/家系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并具有较高遗传力;掌握了苗期根叶的物候期观测方法及其物候期变化规律,探明了苗期物候期内养分含量变化规律,获得了苗木培育精准施肥的基础数据;确定了江南油杉能适应重度干旱胁迫、总体耐盐性不强、苗木生长量随锰浓度降低而逐渐下降、能适应短时间高锰环境胁迫等特性;揭示了江南油杉种源苗期光合特征的差异性,福建种源为苗期光合特征表现最好的种源.在壮苗繁育体系构建方面,种群间种实性状有较高的稳定性,种子性状受地理环境因子的影响比球果大,海拔是主要影响因素;种源间种实各生物学参数差异显著,果径比可作为种子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千粒重是评价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种子萌发能力随种子来源地呈由西向东萌发能力逐渐增强的趋势;恒温比变温更适合种子萌发,模型预测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7.3℃;筛选出了较适宜种子萌发的光照、水分和基质条件,以切根为主的控根组合及显著促进根系生长的菌剂;确定了适宜苗木生长的肥料类型和配比,轻基质中复配功能菌显著提高苗木存活率和生长量;系统总结了营养杯实生苗培育技术,制定并发布了广西地方标准《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97.
为探索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和桉树(Eucalyptus spp.)间种系统内物种相互作用的途径和机制,量化种间竞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氮(-N、+N 105 mg/kg)和根系隔离(完全分隔、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对系统中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处理显著提高桉树的株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和吸N量,显著减少山毛豆根瘤数量和重量.根系不隔离处理显著提高桉树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和吸N量,显著增加山毛豆根瘤数量和重量.施N或根系隔离处理对山毛豆的生物量和N浓度影响不明显,对吸N量影响较大.山毛豆/桉树间种系统中,桉树生长所需的N主要来源于土壤,山毛豆生长所需的N有部分来源于生物固氮;山毛豆对桉树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根系相互交叉接触产生养分传递为途径,但随土壤N含量增加,作用呈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