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31.
锅巴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以大米为原料制成的锅巴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色泽金黄、口感松脆、味道鲜美等特点,既有作为零食的休闲解谗作用,又兼副食充饥,深受儿童、青少年甚至中老年人的喜爱.本文介绍的黑米膨化锅巴与传统锅巴相比,具有两项革新:(1)黑米属于黑色食品范畴,营养价值比普通大米更高,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由于黑米支链淀粉含量很高,改善了锅巴的组织形态和咀嚼感,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2.
33.
黄丹  严芳  刘达玉  段献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94-5096
紫苏提取物因富含植物多酚类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抑酶特性和抑菌特性,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就紫苏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抑酶特性和抑菌特性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4.
通过模拟室温和冷藏环境,研究了杏鲍菇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失重率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室温(25℃)贮藏时,杏鲍菇在低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失水严重,而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80%~90%)发生霉烂变质,货架期仅为1~2 d;冷藏(4℃)条件可明显降低杏鲍菇的失水率,延缓其腐烂变质,从而延长保鲜期。杏鲍菇适宜的销售环境条件为:4℃、相对湿度70%~80%,此时其货架期可达5~7 d。研究结果为杏鲍菇的贮藏和销售条件提供了重要参考,可有效降低杏鲍菇的失水和霉烂现象,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5.
以2种不同大小的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分别获得再生小植株并进行病毒检测,利用上述脱毒母株和农家自留种苗分别繁育匍匐茎子苗,研究了2种子苗的病毒发生率与果实品质,以期通过草莓脱毒试验为脱毒苗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草莓品种的病毒含量有差异,并且病毒外壳蛋白表达量与其核酸转录量一致。切取草莓匍匐茎约5 mm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第一次脱毒,其部分再生小植株仍然携带了低浓度病毒。与之相比,再切取试管苗约0.5 mm茎尖组织进行第二次脱毒,其再生率虽然仅为31%,但是二次脱毒株均为无毒苗。利用已鉴定的脱毒母株和农家自留种苗分别繁育匍匐茎子苗,经过定植后发现2种子苗的病毒病发生率差异极显著。二次脱毒母株繁育的子苗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农家自留种苗(P<0.05),而可溶性总糖等品质参数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以0.5 mm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进行草莓组织培养,可以获得优质的脱毒母株,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未来草莓良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6.
通过阐述酱腌渍用的大头菜产业化脱水工艺,以及说明大头菜晾晒风脱水操作要点,进而比较风脱水和盐渍脱水效果,并对大头菜风脱水晾晒方案进行产业化设计。  相似文献   
3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分别提取椴木银耳、袋栽银耳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法分析样品的挥发性成分,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判定关键风味物质。从椴木银耳中检出5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酸类、醛类、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乙酸,占比21.212%。从袋栽银耳中检出5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类、酸类、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正己醛,占比13.173%。采用ROAV法进行评价,得出椴木银耳的关键风味物质包括正己醛、辛醛、壬醛、蘑菇醇、庚醛、正庚酸、肉桂醛、正戊醛,共8种。袋栽银耳的关键风味物质包括壬醛、正己醛、辛醛、蘑菇醇、正戊醛、庚醛,共6种。  相似文献   
38.
大学生生产实习是普通高校验证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成都大学为例分析了传统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从生产实习的组织到实习过程的监管,及成果检验等整个实习过程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9.
为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和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总结了2000-2010年媒体曝光的我国的"问题食品",并分析了其规律性,结果发现3类食品(乳制品、水产制品、肉制品)出现的安全问题最多;化学性因素是导致"问题食品"出现的主要原因;我国2010年发生的"问题食品"呈上升趋势;在浙江、上海等省(市)出现"问题食品"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40.
蔬菜产业产销对接机制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达玉  张崟  王代春  杨云  王卫 《北方园艺》2012,(12):194-196
对目前蔬菜产销面临的严重脱节以及造成蔬菜滞销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强调政府部门优先解决蔬菜产销计划对接和冷链物流建设;提出了蔬菜开发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加对接、农餐对接、网络对接等产销对接模式,并分别对模式的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