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新兽药喹烯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喹烯酮属喹噁啉类药物,无“三致”作用,具有药物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残留低等特点,对于畜禽的腹泻和促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喹烯酮的药代动力学、毒理作用、药物残留、休药期和应用前景等内容.  相似文献   
32.
刘贺 《畜禽业》2015,(3):10-11
<正>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乳房上出现水泡,形成溃疡,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2014年年底以来,雨雪增多、气候变化不定,全国各地陆续有发五号病散发,为避免疫情扩散,各地需加强防控。1病原病原为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的  相似文献   
33.
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湿交替灌溉是一项重要的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干湿交替改变了稻田土壤水分状况,从而会引起稻田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改变,并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综述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品质以及稻田土壤呼吸、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稻田土壤生物学性状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水稻高产节水栽培和稻田土壤的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多年来,包装一直是困扰和制约我国水果参与国际市场大流通的因素之一.也是导致我国水果损耗比例惊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5.
为了加强对螺丝椒种质资源的利用,提高育种效率,以收集到的45份螺丝椒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其20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螺丝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普遍高于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最高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分别是青熟果色(1. 343)和果纵径(2. 035),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形指数(35. 78%)。对螺丝椒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它们分为2个类群,类群Ⅰ的种质果实较细长,果形偏长指形,而类群Ⅱ的种质果实较短粗,果形偏长牛角形或长羊角形,类群Ⅱ可再分为2个子类群,其中类群Ⅱ-2的种质株型比较高大,这些种质可以分别用于不同果形和株型的育种实践。使用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LDSS),按照不同的取样比例构建螺丝椒专项核心种质,当取样比例为30%时,候选种质的多样性比较丰富(1. 287),89. 83%的表型得到保留,极差符合率较高(93. 50%),变异系数较大(23. 23%),适宜作为专项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36.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进行,改造后居民的生活状况成为了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展示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前后居民的收支变化、邻里关系变化及改造后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以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遍布于全世界主要养猪地区,危害性大。文章从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快速滤过型净化法(m-PFC)对大豆基质中14种常见农药残留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检测的适用性,本研究选取两种快速滤过型净化柱(m-PFC柱)作为净化手段,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分析,以外标法作为定性定量依据对14种农药进行测定,通过对基质效应、净化效果、回收率、多次滤过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多数农药在大豆基质中的基质效应影响无法忽略,14种农药在0.005~0.5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5%~110%,RSD为4.3%~10.2%,m-PFC柱2(150 mg无水硫酸镁,25 mg MWCNTs, 25 mg C18,25 mg PSA)的净化效果更好,两次滤过次数的净化效果、检测准确度、重复性更佳。本方法可对大豆中14种农药进行快速测定,操作简单,效率高,亦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可以作为大豆中其他农药残留检测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不同秸秆栽培料对黑木耳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含有玉米秸秆、豆秸秸秆、木屑、稻草等3种替代料栽培的黑木耳营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黑木耳菌株在不同基质栽培中的优劣排序是X1>X3>X5>X7>X2>X4>X6,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677 5、0.650 5、0.628 2、0.612 3、0.566 8、0.553 1、0.519 9;与常规配方1相比,替代料配方3和配方5更适合用于黑木耳栽培。[结论]为食用菌替代料栽培研究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郑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为该市和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景观连通性评价与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最终构建生态网络安全格局。 [结果] 郑州市生态源地共37个,面积共计983.29 km2,呈现西多东少,南北呈带状聚拢分布;提取郑州市85条生态廊道,廊道长度为0.11~47.92 km,共计689.50 km,其中关键生态廊道19条、重要生态廊道29条、一般生态廊道37条;识别生态夹点55处,总面积2.78 km2,多集于郑州市西南部,夹点所处位置阻力较小,土地类型主要以林地、草地、水体为主;将累计电流值划分3种等级障碍点,总面积为1 054.31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4.16%,主要位置在登封市与新密市主要交通道路周围的城镇区域;综合考虑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现状,提出“一带,一环,两区,四团,多点”的生态网络安全格局。 [结论] 对识别的生态夹点与障碍点分别提出修复策略:生态夹点区域生态环境较好,因此以自然生态维护为主;生态障碍点区域主要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较大,受人类干扰程度较多,因此以人工和自然修复并重的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