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稻曲病初侵染源及病菌侵染适期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2007年针对稻曲病初侵染源及病菌侵染适期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稻曲病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带菌,其次是土壤中越冬的病菌;病菌侵染适期为孕穗中、后期,自然病菌比人工培养病菌致病力更强;破口至齐穗期较多的降雨天气有利于稻曲病发生.  相似文献   
22.
随着烟蚜数量的增加,大田烟叶的产量、级别和经济效益明显降低。据作者提出的模型1和2计算得出烟田烟蚜危害的经济阈值为平均4头/株,防治指标为10头/株。  相似文献   
23.
2003~2004年我们针对超级稻大田生产病虫发生特点,开展了新的药剂防治技术研究。试验所选的超级稻组合:2003 年为两优培九,2004 年为88S0293。研究结果表明:新的药剂防治技术与常规施药技术相比,超级稻全生育期花费的农药成本相当,但可减少农药的施用次数2~3 次,大幅度减少农  相似文献   
24.
2010—2011年对湖南省水稻大面积生产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生在不同年份、地区及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发病面积和程度均为湘南>湘中>湘北。发病时间以湘南早于湘中、湘北,2010年发病重于2011年。分析其发病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4—9月由西南暖湿气流引起带毒白背飞虱迁入湖南省的时间迟早、机会多少及是否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和品种抗病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25.
2011~2012年,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开展了水稻全生育期组合用药防病技术研究,得出防效较理想的湖南省中、晚稻用药方案:种子用25 g/L咯菌腈FS及350g/L噻虫嗪FS进行消毒处理;秧苗抛栽前2~3 d喷施1次40%氯虫·噻虫嗪WG;大田返青期喷施1次48%毒死蜱EC、10%吡虫啉WP;分蘖盛期施用1次300 g/L苯甲·丙环唑EC、50%吡蚜酮WG;破口前3~7 d施用1次300 g/L苯甲·丙环唑EC、40%氯虫·噻虫嗪WG、50%吡蚜酮WG;齐穗期施用1次300 g/L苯甲·丙环唑EC、50%吡蚜酮WG.节药、增效技术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效高达93.90%~98.01%.同时,可有效防控水稻其他主要病虫为害.与常规施药技术相比,其用药量减少77.87%~79.89%,稻谷产量和种稻效益分别增加18.57%~52.43%、4 960.89~6 985.89元/hm2.  相似文献   
26.
2006—2007年,在桃江县稻瘟病重发区应用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新技术防治两优0293大田生育期主要病虫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防控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危害,对大部分病虫防效好于常规施药技术,且比常规施药技术减少农药用量42.38%~68.59%、增产2.46%~118.00%;其中施用52.5%丙环唑•三环唑悬乳剂处理对稻瘟病的防效高、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