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鼢鼠亚科动物中凸颅亚属鼢鼠的物种界限一直不清楚。研究测定了甘肃境内鼢鼠类线粒体DNA D-loop和ND4基因序列,获得了23条长度为414~424 bp的D-loop和17条长度为425~438 bp的ND4基因同源序列,通过其序列分异、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该类群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凸颅亚属鼢鼠序列间变异类型丰富,单倍型多样度高,其种间遗传距离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基于邻接法(NJ)、贝叶斯推论法(BI)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甘肃鼢鼠、高原鼢鼠、斯氏鼢鼠、秦岭鼢鼠均各自构成单系,并构成2个进化枝,其中甘肃鼢鼠最为原始,单独构成一枝;高原鼢鼠与斯氏鼢鼠为姐妹群,处于较进化的位置,后与秦岭鼢鼠聚在一起构成另一枝,支持4个种均为独立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82.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实地调查,在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及其周围地区(武威东沙窝)共录得14目、27科、59种鸟兽,综合生态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这些鸟兽的分布类型以干旱地区特有种和代表种为主,计26种,占当地鸟兽区系组成的44.07%。其余主要有热带至寒温带、热带至温带、温带至寒温带、热带至温带、温带至寒温带和温带等几个分布类型。鸟类区系包括8目,16科,37种。其中,食草种和无脊椎动物的雀形目鸟类20种。隼形目猛禽中9种,它们分别占鸟类区系组成的数的54.1%和24.3%。兽类包括6目,11科,22种。其中,以啮齿目动物占优势,计12种,占兽类区系组成总数的54.5%。  相似文献   
83.
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基于教学、科研、管理及生产管理的实践,分析了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的发展历史,将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史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自然生态调控阶段、基于预防医学的鼠害防治阶段、以化学药物为主的草地害鼠防治阶段、草地鼠害的综合防治(IPM)阶段及草地鼠害的精确性可持续控制阶段,并界定了各个阶段的标志性时间段,概述了每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对策和防控技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活动及重要论著。  相似文献   
84.
研究重度践踏下草坪草匍匐翦股颖新品系38号坪用性状的变化过程,包括自然高度、叶片长度、密度和地上植物量,结果表明,践踏末期,新品系38号自然高度低于对照品种28号(P〈0.05),叶片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密度高于对照品种28号(P-〈0.05)。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新品系38号的坪用性状好于对照品种28号。  相似文献   
85.
施钾和磷钾肥混施对紫花苜蓿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施钾肥及磷钾肥混施研究对苜蓿种子质量和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当年,磷钾混施显著增加了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了种子硬实率(P<0.05);施钾肥也提高了当年收获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了种子的硬实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贮藏过程中,施钾肥降低了种子发芽率的下降速率,延缓了种子活力的下降,并且发芽率的下降速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小,而磷钾混施对发芽率的下降没有表现出延缓作用.种子活力指数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6.
类芦对重建边坡防护植被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深圳市使用类芦进行生态护坡的山体坡面上,分别选取生长时间为1~8年的区域采样调查,对类芦的应用状况及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对不同生长年限的类芦生物量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类芦在最初使用的前4年群落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起到控制侵蚀和稳定坡面的作用,并可改善生境,为其他物种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7.
凸颅鼢鼠亚属5个种的主要形态性状变异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凸颅鼢鼠亚属的5种鼢鼠有代表性的12个性状变异及其规律加以分析,并对12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体重变异系数最大,达到32.37%,其次为眶间宽,变异系数为16.29%,颅基长的变异范围最小,变异系数仅7.56%;(2)在所测定的4个外部性状及8个头骨性状数据彼此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甘肃鼢鼠与其他4种鼢鼠关系较远,单独聚为一类,斯氏鼢鼠与罗氏鼢鼠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编写研究生教学用书的思想和方法。针对草业科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与学位课程《草原野生动物学》进行教学设计;逐章节划分知识点,按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和预期的学习水平,安排教学内容,筛选所收集的资料,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按教学设计施教过程中注意调整设计方案、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作为编写《草原野生动物学》教材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