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1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明不同翼端间隙条件下水翼端部间隙区湍流特征及间隙湍流损失机理,以NACA0009型钝尾缘水翼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的超大涡模拟方法,分析了间隙宽度τ(分别为0.1c和0.02c)和翼端倒圆半径r(分别为0,0.5%c和1%c)对间隙区涡系结构、湍流雷诺应力、湍动能和湍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隙条件下,间隙流动的雷诺应力分布与间隙涡系分布趋于一致,以法向正应力〈v′v′〉和展向正应力〈w′w′〉为主。大间隙下(τ=0.1c),湍动能和雷诺应力主要分布在间隙分离涡区域,速度梯度〈v〉/z和雷诺应力〈w′w′〉主导间隙分离涡区域的湍动能生成,随翼端倒圆半径增加,间隙湍流损失因间隙区雷诺应力的显著减小而降低;小间隙下(τ=0.02c),间隙端壁边界层在间隙泄漏涡的强卷吸作用下形成诱导涡,间隙区湍流损失主要产生于间隙泄漏涡和诱导涡区域内,随翼端倒圆半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是主导诱导涡湍动能生成的雷诺应力〈v′v′〉与速度梯度〈v〉/y和主导间隙泄漏涡湍动能生成的〈v′w′〉与(〈v〉/z+〈w〉/y)均随翼端倒圆半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2.
机械系统虚拟样机软件原型的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概述了机械系统虚拟样机仿真软件的作用与现状,采用软件工程学中的原型开发思想,分析了从软件原型到实用化、商品化以及产业化的开发过程,提出了机械系统虚拟样机软件实用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应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从数学建模、拓扑结构、约束类型、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数据交换以及人-机接口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奶牛性别控制的途径和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正近几年,我国从澳洲进口了很多纯种荷斯坦奶牛。澳洲奶牛由于常年放牧,体质健壮、疾病较少,平均产奶量在6000千克以上,很受我国各地奶牛场、养殖户的欢迎。但笔者也发现,澳洲许多牛场因为由于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奶牛疥癣、疣(瘊子)等皮肤病呈地方性流行发生。虽然我们在选牛过程中尽量不挑选有皮肤病的奶牛,但还是有不少有皮肤病的牛被选了进来。奶牛运抵各牛场后,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方法对奶牛行了针对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瘊子"在辖区内再没有发生。下面就对进口澳洲菏斯坦奶牛"瘊子"防治体会介绍给大家,供广大规模奶牛场、专业户以及牛场技术人员参考。1.奶牛皮肤病——"瘊子"。瘊子专业上叫做"寻常疣",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接触传染性慢性皮肤病。初期表现为在正常的皮肤上,出现针头大小的丘疹,逐渐发展成黄豆大小,甚至更大的刺状突起;边界清楚。牛舍阴暗、潮湿、环境卫生差及奶牛营养不良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
应用氯前列烯醇加孕酮海绵栓诱导宁南山区绵羊同期发情后用公羊进行本交,同期发情率为66.7%~80.7%,受胎率为65.0%~88.2%。  相似文献   
26.
详细分析了灌溉工程中正确安装空气进排气阀的重要性,并根据进排气阀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灌溉工程的进排气阀类型和安装方法。此外,给出了空气阀进排气孔口尺寸的计算公式和步骤,并结合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旨在帮助灌溉工程设计时正确选择进排气阀。  相似文献   
27.
宁夏引进澳大利亚育成奶牛一部分牛繁殖发生障碍,经直检并结合营养、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后,采用了针对性治疗措施,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28.
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上向流水轮机内部流动情况,评价其水力性能,指导水力设计,建立了上向流水轮机(包括蜗壳和转轮)的全流道几何模型.利用非结构化网格划分技术进行流道的网格划分,在转轮叶片、蜗壳导叶等壁面进行网格加密,网格尺度的选择保证满足湍流计算对壁面y+的要求.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进行水轮机内部流场的求解,利用流体体积法进行自由液面捕捉,得到上向流水轮机在考虑自由液面时的内部流动模拟结果.基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水轮机内部流动的损失分析,研究发现:在水轮机固定导叶和转轮进口之间的流道存在较大的损失,占总损失的73%;内部流动细节显示该区域的台阶结构是损失的直接诱因,同时造成了转轮进口流态恶化;可通过改进上向流水轮机过渡段的设计消除台阶,以改善上向流水轮机能量性能.  相似文献   
29.
基于三维反问题原理,分别针对导叶式混流泵叶片及导叶特征载荷分布,结合CFD数值模拟,以水力效率为目标参数,找出相对最优载荷匹配形式,将定常湍流计算结果作为非定常湍流计算的初始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特征载荷位于叶道中间略偏向进口处时,水力效率最高,优化后的模型整体水力效率较原始模型提高了3.56%,导叶内部流动均匀性有所提高,叶轮出口处的射流-尾迹现象得到改善.非定常结果表明,叶轮进口处压力脉动幅值最大,对机组整体运行稳定性影响最大,通过反问题设计的模型在叶轮进口压力脉动幅值及导叶出口等处压力脉动幅值均有一定改善,有助于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在水泵启动阶段圆锥型水力旋流器过滤性能较差的问题,利用变频控制技术,以DN50圆锥型灌溉用水力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对含沙质量分数分别为0.451%,0.266%和0.124%的3种水沙混合液分别进行了5,15,30,60和90 s 的5种启动时间,15,30,90和120 s 的4种启动时间以及15,30,60和90 s的 4种启动时间的水沙分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泵启动时间越短,大粒径颗粒的分离效果变差,而启动时间越长,小粒径颗粒的分离效果变差;启动过程中水力旋流器的总分离效率及分级性能随时间均呈现先差后好最后趋于稳定的规律;在相同启动时间的同一时刻下,分级性能随颗粒粒径的增大呈现有规律的波动性变化,0.2 mm以上粒径级沙粒的分离效果最好.结合总分离效率规律,推荐DN50圆锥型水力旋流器在工作流量为15 m3/h时的水泵最佳启动时间为3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