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7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秋淋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3—2004年秋淋灾害年,对早熟类棉花品种中棉所45和33B及中熟类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SGK321的产量形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期阴雨寡照,导致烂铃增多,早衰加重。棉株上部和外围成铃率不足10%,早熟棉花烂铃率达25.4%,比中熟棉花高4倍多,失去早发优势,10月10日早熟棉花收获量比中熟棉花减产31.1%。中熟棉花伏桃比例较高,7月集中成铃性强,与关中棉区最佳成铃期吻合,对关中棉区秋淋发生率高的生态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2.
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形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品种鉴选的方法,对转基因抗虫棉的产量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成铃高峰期提前,内围节成铃率高的时空分布特征.中棉所41、SGK321等品种,以伏桃为主的优质节位铃比例可达60%,在关中棉区为丰年能高产、灾年少减产的稳产高产品种类型;中棉所45、99B、33B等品种,伏前桃比例超过50%,秋淋情况下棉铃霉烂率达18.5%~32.3%,为丰年能高产、灾年丰产不丰收品种类型.7月5日~8月5日为中棉所41集中成铃期,与关中棉区的最佳成铃期相吻合,根据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的生育特性和成铃规律,及时调整改进配套的栽培技术,是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根据关中棉区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及当前生产水平,以提高中低产棉田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为主攻目标,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围绕促早、简化、节资,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优质、高产和高效。  相似文献   
84.
关中棉区棉田杂草分布及化学除草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草危害是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靠人工除草不仅投入大量劳动力,而且劳动强度大。棉田化学除草可以极大的提高杂草防除效果,降低劳动强度,实现轻型栽培;减少除草用量,提高劳动效率,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植棉效益。同时,化学除草也是现代化植棉业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85.
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的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DPC化控时间,次数和用量对转基因抗虫棉开花成铃强度、成铃空间分布及皮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PC化控铃重平均增加0.26-0.37g,蕾期至花铃期化控2—3次,用药量37.5—75.0g/hm^2,使单株成铃数减少1.4—3.2个,导致减产。初花期用30g/hm^2化控1次使产量提高11.6%。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86.
不同熟性棉花乙烯利催熟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烯利化学催熟是棉花促早栽培体系的一项有效措施。早熟品种可以提早到9月上旬。中熟品种提早到9月下旬喷药催熟,与后期气候变化特点同步,10月中旬吐絮熟率早熟品种90%以上,中熟品种80%以上,利于拔秆整地,适期播好小麦。  相似文献   
87.
覆盖度和有效覆盖时间是影响地膜增温保墒效应的主要因子。先播种后覆膜的方法,播种带覆膜完整,升温快,温升高,保墒好,利于促早苗全苗。但打孔放苗、封孔工序多,放苗不及时易烧苗,封孔不严。膜内易成草荒,而且放苗破膜,封孔覆土,使地膜的有效覆盖度减少,降低增温保墒效应。为此,笔者对单作地膜棉打孔放苗技术进行了改进,采用一次性翻膜放苗,简便易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88.
在2003—2004年秋淋灾害年,对早熟类棉花品种中棉所45和33B及中熟类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SGK321的产量形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期阴雨寡照,导致烂铃增多,早衰加重。棉株上部和外围成铃率不足10%,早熟棉花烂铃率达25.4%,比中熟棉花高4倍多,失去早发优势,10月10日早熟棉花收获量比中熟棉花减产31.1%。中熟棉花伏桃比例较高,7月集中成铃性强,与关中棉区最佳成铃期吻合,对关中棉区秋淋发生率高的生态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9.
关中地区转基因抗虫棉主要品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生荣  夏志明 《中国棉花》2004,31(12):13-14
评价了 3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成铃动态、主要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结果表明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41丰产性、稳产性优于 33B和99B,对关中地区频发的旱涝灾害有较好的耐避适应性 ,丰年增产潜力大 ,灾年减产幅度小  相似文献   
90.
新品种互麦15号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麦15号新品种(原代号74)由互助县边滩良种繁殖场于1998年从甘肃引进试种,海拔2834米。1999年至2004年扩大种植培育而成。于2005年11月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早熟,生育期140天左右,最适应于海拔2800-2950m的脑山地区种植,株高92cm,穗长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