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奶牛乳腺炎常见类型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腺炎又称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不但降低奶产量和牛奶质量,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严重制约着奶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因牛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病毒以及抗生素等残留药物,会造成很多安全隐患。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急性乳腺炎102例,慢性乳腺炎76例,隐性乳腺炎1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中毒的原因尿素添加剂量过大。据试验,尿素在饲料中的含量不宜超过饲料总量的1.5%,而一些养牛户由于相关知识缺乏,在把尿素作为蛋白质饲料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刘珍 《现代种业》2007,(2):24-24
1 发生原因 1.1生理因素:菜豆分白花和红花(紫红色)两种类型,白花菜豆为白花授粉,而红花菜豆多为异花授粉。红花菜豆在大棚栽培条件下,会因棚内缺乏昆虫传粉,不能进行异花授粉而造成严重落花落荚。  相似文献   
15.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河南省1992年首先在原阳、浚县、扶沟等县发现了麦全蚀病,以后扩展蔓延很快,目前已发展到好几个地、市.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河南省1992年首先在原阳、浚县、扶沟等县发现了麦全蚀病,以后扩展蔓延很快,目前已发展到好几个地、市.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7.
牛瘤胃臌胀又称瘤胃臌气,是牛吃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发酵,迅速产生并积聚大量气体,致使胃的容积急剧增大,胃壁发生急性扩张,并呈现反刍和嗳气障碍的一种疾病。本病按其病因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以其经过可分急性与慢性,按其性质又可分为泡沫性和非泡沫性。该病如不能及时的治疗,会引发牛的呼吸严重困难,或心脏麻痹导致死亡,因此要认真对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治疗牛瘤胃臌气病10多例,疗效佳,花钱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防治等方面阐述了一例混合感染猪病的诊治,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不但可明显降低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增加养殖成本,而且因牛奶中含有大量病原菌、病毒及抗生素等残留药物,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笔者在长期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奶牛急性乳腺炎102例、慢性乳腺炎76例、隐性乳腺炎1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发病病因1.1外因引起奶牛乳腺炎的外界因素很多,主要有感染、中毒、物理性外伤和挤乳不当造成乳房损伤等。1.2内因奶牛围产期,乳房腺体、血管代谢进入旺盛阶段,腺泡间组织有各种细胞浸润,血流旺盛,易…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用药剂量,为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为对照药剂,在苹果树上进行了不同剂量的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苹果黄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相比,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高剂量(有效成分40 mg/kg)和中剂量(有效成分30 mg/kg)药后3,7 d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而低剂量(有效成分20 mg/kg)防效显著低于对照药剂。说明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苹果黄蚜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可达7 d以上,是防治苹果黄蚜的一种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