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81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30篇
  56篇
综合类   398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雪青梨适宜冬季修剪量及枝条再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六年生雪青梨树冬季修剪量(去枝量)以40%左右为宜。冬季修剪后,树上总留枝量平均为216.7个,果枝留量121.3个,生长枝与结果枝比例为1:1.3。全树平均花序留量为207.7个,按照丰产优质标准,疏果后每株平均留果85.3个,当年平均产量26.4 kg/株,达到了幼树早期丰产的要求。在结果的同时,当年果枝形成率可达到47.1%,完全能够满足翌年丰产的需求。采用上述程度冬剪后,生长季枝条再生率(新生枝增加的比率)达到61.4%,生长季枝果比为4.1:1。冬剪对枝类比有一定的影响。冬季修剪前树冠长、中、短枝比率为24.8%、14.9和59.9%;冬剪后人为变化为15.7%、18.2%和66.2%,冬剪相对去枝量分别占原长枝、中枝和短枝数量的61.6%、26.0%和33.0%。然而,由于生长季新生枝条的出现和增加,长、中、短枝比例又恢复为25.5%、13.8%和60.7%,基本与上年冬剪前相同。采用上述方法修剪后,当年发生的新梢总数与上年修剪前枝条总数基本持平,说明若仅从维持生长与结果相对平衡的角度考虑,上述修剪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2.
基于“生产-生态-区位”的都市区粮田布局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定规模的粮田对保障都市区粮食供应、营造城市景观等具有重大意义。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依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要求,首先提取允许建设区内的基本农田作为粮田优先划入区;其次,以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粮食生产能力、生态安全能力和区位条件3方面构建评价模型,对优先划入区外的耕地图斑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定量评价结果,最终确定平谷区粮田空间布局。结果表明:平谷区优先划入区的粮田面积为1 427.26 hm~2,占区域耕地总面积的11.62%,主要分布在平谷县城与各镇中心周边;基于综合评价分值将优先划入区外的耕地划分为适宜划入区、储备划入区和不宜划入区3种类型,其中,适宜划入区主要分布在平谷县城东侧的地势平坦区域,并与优先划入区构成平谷区粮田的首选区域;储备划入区作为粮田储备可选区域,主要分布在县城的西部和南部乡镇;而不宜划入区空间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地形坡度较大的县城北部地区。由此形成的"生产-生态-区位"三位一体的都市区粮田布局方法可为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粮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分析研究了重庆市北暗区岩溶槽谷鸡公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主要物理性质,认为随着岩溶地区土地由自然林地向草坡地、人工林地、菜地、耕地转换,土壤砂化严重,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明显降低,用干筛测得的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结构相差不大,而用湿筛测得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相差较大,团聚体结构破坏率较大。随着岩溶地区土地由菜地、耕地向撂荒地转换,土壤各项物理指标都有改善。在此基础上认为,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坏与石漠化形成过程有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关系,在退化方向和阶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但土地撂荒后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4.
南方花岗岩区各种崩岗的整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岗是南方花岗岩区侵蚀最为剧烈、危害最大的水土流失类型。五华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在崩岗侵蚀治理中,依据疏导消能、固沙防冲、分类治理、防治结合的技术原则,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本区丰富的水热条件,对崩岗进行了治理。分别对不同类型、不同发育阶段的崩岗所采取的整治措施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各种措施的效果及特点:一是整治速度快,二是整治投入较少,三是水土保持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45.
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划分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0份玉米自交系材料为供试品种,调查了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稿上位叶面积、穗中位叶面积、穗下位叶面积和抽雄期共儿个性状。对得到的各自交系性状均值采用SPSS中的Ward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表型性状进行玉米自交系聚类,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综合性状的差异性。初步结论认为,Mo17、自选系-1、W59(长)、海104、海儿、95海-1、444、沱219、107、112、利德、庆7、7732G、BHP48、783/黄、Mo14/O2、F83、吉856/O2:等综合性状较好,在育种上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自选系-3的利用价值较小,应淘汰;其余的自交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46.
不同砧木上苹果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不同苹果品种、砧木以及不同砧穗组合对嫁接植株叶片光合效率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3个供试品种中,首红叶片的光合效能(叶绿体PS原初光能转换效率)最强。就不同砧木对供试品种叶片光合效能的影响而言,以M26和M7显著高于Bud9。在所有试验的9个砧穗组合中,首红/M26光合效能显著高于嘎拉/M7、嘎拉/Bud9和乔纳金/Bud9。对同一品种而言,只有乔纳金表现为不同砧木种类对接穗光合作用有明显影响,以嫁接在M26上的光合效率较高,而嫁接在Bud9砧木上的较低。就不同砧木对同一接穗品种叶片光合效能的影响程度而言,3个品种都表现为相似的变化趋势:M26>M7>Bud9。  相似文献   
47.
稀土元素铈(^141Ce)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蓄积动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采用两种铈剂量的饲料饲喂小鼠,利用^141Ce示踪研究了小鼠在不同时间摄取铈后在脏器中的分布和蓄积动态。结果表明,滞留于体内的铈经过再分配而在各脏器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眼、骨骼、睾丸、心脏、大脑和脂肪内的蓄积量较高,且随剂量或摄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了明显的选择性蓄积。眼球的蓄积性尤为突出,明显高于其它脏器。  相似文献   
48.
在东江中上游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特定的紫色红壤上,开展了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试验。初步选择出具有固氮改土能力的肯氏相思、绢毛相思和大叶相思作为严重水土流失紫色红壤地区的先锋树种;选择了慢生的伴生树种红锥和海南红豆;在辅以人工施肥的情况下,选择了速生树种桃金娘科的尾叶桉和红胶木。在先锋、速生和慢生树种,以及乔、灌、草相互结合的技术措施指导下,营造的水土保持示范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持水土效果。  相似文献   
49.
以芒果皮渣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芒果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分析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沉淀条件,并利用清除ABTS+·、DPPH·和·OH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提取及醇沉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8℃,浸提时间4 h,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芒果皮渣多糖提取率为9.29%。芒果皮渣多糖最佳醇沉工艺为:浸提次数3次,浸提液浓缩5倍,4倍体积95%乙醇醇沉6 h。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芒果皮渣多糖对ABTS+·、DPPH·和·OH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随着芒果皮渣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当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ABTS+·、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2.58%、92.37%和41.59%,此时还原力为1.49。  相似文献   
50.
以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面调查与系统诊断的方法,对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现有蜡梅进行了品种调查与分类,以期摸清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蜡梅品种情况。结果表明:北京鹫峰目前栽培的蜡梅品种有13个,按照内被片紫纹的多少分为3个品种群,分别为素心蜡梅品种群(Ch.praecoxConcolor Group)、乔种蜡梅品种群(Ch.praecoxIntermedius Group)和红心蜡梅品种群(Ch.praecoxPatens Group),并分别描述了其主要特征;同时,蜡梅在北京各类园林中的应用已日趋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