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二氟沙星对鳗弧菌W-1、副溶血弧菌1614和溶藻弧菌183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二氟沙星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二氟沙星在1×MIC、2×MIC和4×MIC浓度时,对鳗弧菌W-1、副溶血弧菌1614和溶藻弧菌1833的PAE分别为:0·64、1·09和2·16h;0·74、1·73和2·64;0·54、1·08和2·05h。二氟沙星对这3种弧菌具有明显的抗菌后效应,并且随着二氟沙星浓度的增加,抗菌后效应的时间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42.
北方对虾养殖中太阳能加热系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系统为研究对象,了解太阳能加热系统的性能.通过测量其主要运行参数,进行系统热利用效率的计算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太阳能加热系统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在4月份可达40%以上,池中散热器热利用效率在50%左右.在4、5月份和11、12月份利用太阳能加热可维持对虾生长所需的水温,延长对虾养殖时间,至少可增加一茬对虾产量.  相似文献   
43.
为探究解冻工艺对南极磷虾加工品质的影响,对静水解冻、自然空气解冻和低温空气解冻3种方式的耗时进行了测量,并研究了南极磷虾经不同方式解冻后的感官特征,同时对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脂肪酸组成等与品质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静水解冻、自然空气解冻、低温空气解冻3种方式将中心温度为-18℃的南极磷虾冻块解冻完全的耗时分别为51、220和826 min;感官评分依次为静水解冻>自然空气解冻>低温空气解冻;3种解冻方式对应的NPN值有极显著差异(P<0.01),依次为低温空气解冻>自然空气解冻>静水解冻;低温空气方式解冻的南极磷虾TVB-N值显著高于另2种方式(P<0.01),而静水方式和自然空气方式之间TVB-N无显著差异(P>0.05);3种解冻方式的TBARS值同样差异显著(P<0.01),依次为静水解冻>自然空气解冻>低温空气解冻;南极磷虾脂肪酸组成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达到30%以上,低温空气解冻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际生产中,南极磷虾如用作一般食品加工适宜采用静水解冻的方式,而作为鱼粉加工适宜采用静水或自然空气解冻的方式,如提取虾油则适宜采用低温空气解冻的方式。研究结果为南极磷虾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但疾病的暴发和药物残留影响了水产养殖业产量的增长和水产贸易的发展.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在水产养殖中减少抗菌药使用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生态制剂是经过定向筛选的有益菌株配合而成,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改善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拮抗致病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等来达到抗病、促生长和净化水质的作用.从食品的安全性、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微生态制剂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5.
微膜微粒饲料培育虾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了微颗粒饲料的研究,日本在70年代开始这方面的研制和生产,我国80年代末才逐渐重视,倪叶鑫通过相分离-复凝聚法,研究了幼仔鱼虾饲料微囊化的技术,陈勇等研究了4种水产动物微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近几年,在水产苗种生产中,微粒饲料的研究应用逐渐增多,如Jones等认为对虾育苗中,包膜微囊饲料可以替代部分活体饵料,Chu等研究包膜微囊饲料对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幼体变态的影响,陈维岩等进行了微粒粘合饲料饲养试验,李健和冯莉萍使用微颗粒饵料进行了对虾育苗试验,认为微颗粒饲料能替代部分鲜活饵料;时吉营等研究了在中国对虾育苗中微粒饲料的应用,认为微颗粒饲料优势明显。我们进行了微膜微粒饲料培育虾苗的试验,对微膜微粒饲料与活体饵料、半人工饵料培育虾苗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6.
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剑飞  李健  刘淇  王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21-2323
从健康牙鲆肠道内分离到一株芽孢杆菌(H-1)和鳗弧菌W-1株进行拮抗实验,表明该菌对鳗弧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抑菌直径33.05 mm)。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该菌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显示,菌株H-1与枯草芽孢杆菌标准菌株同源性高达98%,故将其确定为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47.
水环境中低浓度溴氰菊酯的降解规律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用于水环境中溴氰菊酯的痕量提取及检测。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92%,变异系数小于3.75%,溴氰菊酯在0.02~10μg·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960,最低检测浓度为0.02μg·L-1。利用该方法分别测定了溴氰菊酯在灭菌淡水、灭菌淡水底泥、天然淡水、天然淡水底泥、灭菌海水、灭菌海水底泥、天然海水、天然海水底泥中的降解动态,建立了其在各样品中的降解方程。各方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Ct=C0e-kt,半衰期分别为5.99、1.60、5.28、1.31、4.29、2.10、4.45、1.34d。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在水体中的消除半衰期均少于6d,底泥、pH、微生物对其降解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底泥吸附是加快溴氰菊酯降解的最主要因素,pH值越高溴氰菊酯降解半衰期越短,微生物的作用也加快了溴氰菊酯在水体中的消除。  相似文献   
48.
李锋  刘淇  王群  董元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179-2180
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试验对象,测定了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在(20±1)℃条件下,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不产生抑制的最高浓度为5mg/L。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的48、961、44 hEC50为27.01、34.953、3.14 mg/L;对亚心形扁藻的48、961、44 hEC50为34.65、28.73、20.57 mg/L。聚六亚甲基胍在常规使用剂量下对养殖水体中的单胞藻不会造成直接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9.
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和氯霉素在不同条件下对8株水生生物致病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1)在海水2216E培养基中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体外抑菌活性均比在3.1%氯化钠盐水2216E培养基中下降,说明海水对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体外抑菌活性有抑制作用.(2)氟苯尼考对4株水生生物致病性弧菌标准株的体外抑菌活性与氯霉素相当,但对临床分离的4株水生生物致病性弧菌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明显优于氯霉素,说明氯霉素由于长期使用已产生了耐药性,而氟苯尼考则尚未产生明显耐药性.因此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的理想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50.
用鳗弧菌腹腔注射牙鲆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对感染牙鲆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并观察描述患病牙鲆的外观症状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定量手段研究达氟沙星在健康和感染牙鲆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表明,(1)每公斤体重腹腔注射鳗弧菌2.0×107~3.0×107cells可复制出疾病模型;(2)与健康鱼相比,患病鱼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Cl-、Na 等显著下降,而白细胞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苷(Cr)、K 极显著增加,说明经鳗弧菌感染后,牙鲆在药物吸收、代谢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3)患病鱼的肝、肾、脾等组织细胞均发生实质性病变,而对照组外观正常,组织器官未见病理变化;(4)达氟沙星在感染牙鲆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均减慢,生物利用度降低。鳗弧菌感染必将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血浆蛋白结合率,改变药物及其代谢物从体内消除的速度和程度,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该模型复制的方法可靠且具有可重复性,它对探讨药物在患病鱼体内的动力学规律,揭示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机理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