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5篇
  24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21.
雨养农区套作玉米盖膜效应与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试验表明:盖膜比不盖膜增产6.67%~17.96%,盖膜+育苗比直播增产23.48%~33.74%;不同盖膜方式差异显著,雨养农区首选膜侧栽培,它能增加根系干物重,集纳盖后降雨,降低成本,保墒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222.
4 犬细小病毒病   4.1流行特点   夏、冬季多发,其传染源是病犬排出的粪便.3~5月龄幼犬感染后,常见肠炎综合症,2~3月龄的犬主要表现为心肌炎症状.不同年龄的犬均可感染此病,但以2~6月龄内的犬多发.此病爆发早期病程短,死亡率高,后期流行的病程长,死亡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23.
分析了近20年四川省油菜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的变化和成因,种植面积和单产对总产的贡献,剖析了油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油菜发展的科技对策.结果表明,四川油菜产量呈整体增长趋势,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对产量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56.4%和43.6%,种植面积扩大主要由效益拉动"缩麦增油"变化引起,单产变化与优质多抗高...  相似文献   
224.
根据测土配方专家系统给出的施肥建议在油菜上开展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相比,油菜籽增产显著,不仅促进了油菜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益。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机肥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农田生产能力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25.
活化磷矿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莴苣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0.5 mol/L草酸与南漳和保康两地的两种低品位磷矿粉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培养后,施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草酸活化磷矿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施加磷矿粉和活化磷矿粉后,莴苣的株高、 叶片叶绿素SPAD值、 叶片和茎的维生素C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效果为活化磷矿粉>磷矿粉>对照,而叶和茎的硝酸盐含量则降低。同时,施加磷矿粉和活化磷矿粉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磷、 交换性钙、 镁含量,降低交换态重金属含量,进而降低莴苣各部分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如施加活化磷矿粉后莴苣根中Cd、 Cu的含量比对照最高可降低55.1%、 55.24%,地上部分中Cd、 Cu的含量比对照最高可降低59.3%、 53.4%,降低重金属含量的效果依次为活化磷矿粉>磷矿粉>对照。  相似文献   
226.
利用鄂托克旗1963-2012年的气温、降水量和大风沙尘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鄂托克旗气温、降水量和大风沙尘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鄂托克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长倾向率为0.4℃/10年;降水量的年代变化不明显;年大风日数线性变化趋势较明显,随时间推移年大风日数以7.4d/lO年线性倾向率递减;年沙尘暴日数呈现波动减少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减少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27.
针对广西玉米主产区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坚硬的问题,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深松35 cm+免耕、深松35 cm+旋耕、深松25 cm+免耕、深松25 cm+旋耕和免耕6种不同耕作方式,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以深35 cm+旋耕和35cm+免耕的保墒效果最佳;深松处理均增加了叶面积、根冠比;而深松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研究设定的6种耕作措施中,以深松35 cm+旋耕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228.
通过棉花使用化学调控剂缩节安田间试验,探讨了喷施缩节安对苗期和打顶后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棉田苗期喷施缩节安使棉苗主茎的日生长量下降,主茎粗壮紧凑。四叶一心期使用缩节安22.5g/hm2抑制了棉苗的生长,该时段使用缩节安亩用量最好不超过15g/hm2。苗期化调可以有效地降低果枝始节高度和株高,增加单株成铃和有效果台数,减少脱落。1次缩节安的使用可以调控2~3个节间的长度。打顶后喷施缩节安,对倒二枝果枝长度、果节数、成铃影响最大,其次是倒三枝,最小是倒一枝。  相似文献   
229.
用水分试验池和人工干旱棚模拟0.4~1.0 m土层夏季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花后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花后植株伤流强度、叶片RW C、保水力与品种的抗旱性正相关,品种的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 19>C 202>C 14,并且干旱处理的伤流强度和叶片RW C随土层增厚而增强;夏旱导致玉米灌浆持续期缩短2~4d,抽雄吐丝间隔期延长0~7 d;土层厚度和品种抗旱性均与籽粒产量和WUE正相关,土层深厚(1 m)夏旱胁迫处理有利于抗旱品种成单19提高籽粒产量和WUE。但以0.7 m土层的平均产量和WUE最高,其可作为坡耕地改造和利用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30.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及玉米产量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一次性施肥条件下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常规旋耕和免耕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常规旋耕免耕;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免耕常规旋耕深松-旋耕免耕;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免耕免耕常规旋耕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和免耕分别与深松旋耕和常规旋耕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深松-免耕较常规旋耕增产15.68%,产量高达6 829.73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