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针对西北地区玉米秸茬覆盖地小麦免少耕宽幅沟播时,由于玉米根茬阻碍秸秆流动导致的秸茬聚集壅堵、土壤扰动大、种带清洁率低、播种质量差等问题,提出先被动切割、后主动抛撒的种带清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切抛组合式破茬清秸防堵装置,通过纵向布置的倾斜缺口圆盘与旋抛装置配合作业对种带残茬与秸秆进行清理。适配防堵装置设计了分流式开沟器,实现行距稳定的一沟两行播种。分析确定了缺口圆盘倾角与偏角参数;依据滑切理论设计计算了平直旋刀与侧倾旋刀刃线结构参数;建立MBD-DEM联合仿真平台并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以种带清洁率、秸茬粘结键破碎率与土壤扰动宽度为指标进行旋抛装置关键参数优化仿真试验。基于仿真结果建立各指标回归模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与多目标优化得出,当侧倾旋刀倾角为20°、回转速度为310r/min时,防堵装置种带清洁率达到96.9%,秸茬粘结键破碎率为26.9%,土壤扰动宽度为139mm。在玉米秸茬覆盖地进行小麦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切抛组合式小麦宽幅沟播破茬清秸防堵装置通过性良好,种床清洁率为90.1%,破茬率为96.2%,土壤扰动宽度为127mm,土壤扰动量为6.9%,整机作业质量稳定且播种后小麦出苗均匀,满足宽幅沟播小麦免耕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发展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叙述了全球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分布及其发展动态,杂草抗药性的原因和抗性杂草种群对作物的危害,提出了以作物轮作,栽培,来茬等农业措施为主,结合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除草剂来治理抗性杂草,延缓杂草产生抗性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耕作制度对抛栽稻田杂草的群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六熟五旱-水稻作,抛栽稻田的主要杂草(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和水莎草)发生频率和优势度降低,优势草种为鳢肠和下香蓼。麦田免耕3年,后茬抛栽稻田多年生杂草(眼子菜,矮慈菇,水莎草)的发生频率和优势度上升而一年生杂草(稗草、异型莎草)呈下降趋势,休闲3年,复种抛栽稻,稻田优势种为双穗雀稗,水芹,节节菜,眼子菜,水虱草等。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现有温室补光系统未针对专家规则考虑植物不同阶段补光量的差异和自动实现分阶段按需定量补光,因此设计了基于专家规则的智能补光系统。系统以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检测模块。系统利用DS1302时钟芯片模块模拟阶段补光累积时间,根据用户设置的各阶段光强阈值和阶段信息,当植物生长进入下一阶段时,系统会依据用户的相关设置计算对应PWM 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并输出 PWM 控制信号,控制植物的补光量。实验证明,系统可对植物各阶段进行按需补光,避免了不同阶段补光不足和过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也为研究光强对植物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WSN的设施农业调光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调光系统存在控制方式单一、维护费用高和调光不科学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施农业调光系统,主要包括主控节点、驱动节点及植物LED执行器等3部分。系统采用CC 2530作为核心处理器,完成数据分析、处理和传输等功能,提供多种控制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调光需要选择最优控制方式。初步试用表明,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对温室光环境的调节,具有易扩展、能耗低和稳定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菊花叶以其嫩茎、嫩叶供食用,是南京民间餐桌上常见的野菜类菜肴之一.  相似文献   
17.
“稻、鸭、萍”共作,稻田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场所、食物和水。鸭子为水稻除虫、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绿萍具有固氮作用和富钾功能,稻田放萍可解决水稻70%氮索、钾素等养分需求,绿萍繁殖速度快,一个月可繁殖100~200倍,形成水面覆盖后,可抑制水稻杂草发生,并能净化水质。鸭子浑水,绿萍净水,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鸭子帮助人为倒萍,减少人工劳作,鸭子大量采食绿萍,排粪量大增,提高了水田有机肥含量,给绿萍和水稻提供了更多有机肥,控制了化肥用量,同时通过鸭子嘴的耘翻又控制或减轻了稻田杂草的发生,对稻株中、下部的飞虱、叶蝉也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实现了稻田可持续种养,为无公害有机稻米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8.
卫农Ⅰ号防治水稻三化螟枯心每667m2用量(有效成分a.i.)15~20g的防效为70.8%~87.3%,与对照药剂50%稻丰散、20%阿维唑磷的药效相当,但比螟速净的药效高出33%~63.87%;防治三化螟白穗,每667m2用量(a.i.)20~30g,防效82.5%~96.7%,均比杀虫双、杀虫单明显提高,且能大大节省用药量.  相似文献   
19.
施肥方式粗放是造成我国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条状施肥相比,穴式施肥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但目前尚缺乏成熟的穴式施肥装备。为此,本文设计一种用于颗粒状肥料穴式施用的腔盘式精量穴施肥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装置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参数,并探讨了肥腔形状(圆弧型、直线型-钝角、直线型-锐角和抛物线型)对肥料运动的影响。运用离散元法(EDEM)对不同结构和作业参数下排肥盘充肥性能和肥群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肥腔形状、作业速度和施肥量对各穴排肥量变异系数均有显著影响,随作业速度的增大和施肥量的减少,变异系数增大,且圆弧型肥腔排肥稳定性最好;作业速度和肥腔形状对肥料扰动系数有显著影响,排肥盘经过箱体的时间及其对肥料扰动的形式和大小是影响排肥量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在作业速度7 km/h,排肥量300 kg/hm2的条件下对4种排肥盘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圆弧型肥腔性能最优,排肥量合格率为94%,各穴排肥量变异系数为6.47%,与仿真结果呈现相同规律,且满足排肥要求。  相似文献   
20.
腔盘式精量穴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肥方式粗放是造成我国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条状施肥相比,穴式施肥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本文设计一种用于颗粒状肥料穴式施用的腔盘式精量穴施肥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装置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参数,并探讨了肥腔形状(圆弧型、直线型-钝角、直线型-锐角和抛物线型)对肥料运动的影响。运用离散元法(EDEM)对不同结构和作业参数下的排肥盘充肥性能和肥群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肥腔形状、前进速度和施肥量对各穴排肥量变异系数均有显著影响,随前进速度的增大和施肥量的减少,变异系数增大,且圆弧型肥腔排肥稳定性最好;前进速度和肥腔形状对肥料扰动度有显著影响,排肥盘经过箱体的时间及其对肥料扰动的形式和扰动量是影响排肥量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在前进速度7 km/h、排肥量300 kg/hm~2的条件下,对4种排肥盘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圆弧型肥腔性能最优,排肥量合格率为94%,各穴排肥量变异系数为6.5%,与仿真结果呈现相同规律,且满足作业排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