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旨在研究黄体期不同阶段注射前列腺激素(PGF2α)对育成母羊生殖激素和生殖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健康、体况良好、体重相近、发情周期正常的湖羊育成母羊60只,用“孕酮栓(MAP)+PMSG”法进行发情周期同步化处理后,选择发情正常的48只母羊随机均分为6组。发情当天记为第0天,黄体前期试验组、中期试验组和末期试验组母羊分别在第6(黄体前期)、11(黄体中期)、16天(黄体末期)注射1 mL PGF2α(0.1 mg),黄体前期对照组、中期对照组和末期对照组母羊分别在第6、11、16天注射1 mL生理盐水,每次注射后0.5、1、2、3 h采血,用于血液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羊于注射后的0.5~3 h间血清中FSH、LH、PRL、P4、E2水平以及TNF-α、IL-1β、IL-6、IFN-β无显著变化(P>0.05);母羊在黄体期不同阶段注射PGF2α对0.5、1、2、3 h血清中FSH、LH、PRL及IL-1β、IFN-β无显著影响(P>0.05),前期试验组注射后3 h P4水平显著低于前期对照组,E2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前期对照组(P<0.05),前期试验组注射后2和3 h TNF-α水平显著高于前期对照组(P<0.05);中期试验组注射后1 h P4水平显著低于中期对照组(P<0.05)。黄体前期注射PGF2α后,前期试验组0.5~ 3 h内FSH、E2、TNF-α、IL-6整体水平显著高于前期对照组(P<0.05),P4整体水平显著低于前期对照组(P<0.05),对LH、PRL、IL-1β和IFN-β无显著影响(P>0.05);黄体中期注射PGF2α后,中期试验组0.5~3 h内E2整体水平显著高于中期对照组(P<0.05),P4整体水平显著低于中期对照组(P<0.05),对FSH、LH、PRL、TNF-α、IL-1β、IL-6和IFN-β无显著影响(P>0.05);黄体末期注射PGF2α对生殖激素与相关细胞因子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PGF2α对黄体的溶解作用存在阶段性差异,母羊在黄体前期对PGF2α的短期应答反应强于黄体中、末期,且黄体前期时,卵巢可以响应PGF2α为卵泡发育营造更佳的发育环境。  相似文献   
62.
羔羊依靠出生后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获得被动免疫力,成功建立被动免疫是降低羔羊哺乳期患病率和死亡率,获得良好生长性能的重要保障。随着羊产业规模化推进和母羊产羔数提高,被动免疫失败导致羔羊死亡率升高、患病率增加和生长性能降低已成为羔羊健康培育的瓶颈问题。本文从羔羊被动免疫建立过程、影响因素和检测方法 3个方面进行综述,为通过提高羔羊被动免疫成功率保障羔羊哺乳期健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3.
为了检测在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羊及陶×寒F1、F2代中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试验采用PCR-RFLP、PCR-SSCP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陶×寒F1和F2代群体中均未检测到BMP15基因,编码序列第718位碱基处发生了FecXG(B2)突变,与贝尔克莱绵羊和剑桥绵羊相同,说明BMP15 B2突变在这4个绵羊群体中的自然发生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64.
同期发情技术是实现羊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绵羊属于短日照季节性繁殖动物,繁殖率较低,因此必须对提高绵羊的繁殖率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在生产中做到羊的同期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集中管理、集中出栏,以缩短母羊繁殖周期、提高其繁殖率,从而增加羊场的经济效益[1-3].本研究利用不同激素(CIDR+PMSG和PG+PMSG)对146只成年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观察其发情效果.  相似文献   
65.
光照控制诱导非繁殖季节蒙古羊发情排卵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模拟绵羊繁殖季节前后的光照条件,对蒙古绵羊进行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试验采用先长后短的光照处理方案,开始时每天逐渐增加光照0.5~16h后恒定并保持1个月,然后每天逐渐缩短光照0.5~8h后恒定直至试验结束。结果表明:光照控制对蒙古羊体重增长无显著影响,采取光照控制处理的母羊发情率91.7%,而对照组为16.7%。发情母羊的排卵率达到90.7%。  相似文献   
66.
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它们取自于自然界的药用植物,矿物及其他副产品,具有营养和药用双重作用,既可防治疾病,又可提高生产性能.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副作用和残毒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重视中草药添加剂的应用成为必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中国传统兽医学理论为指导,辅以动物营养和饲料工业等学科理论技术而制成.在现代集约化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本文主要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及对羊的生产性能影响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7.
对小尾寒羊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pH值不同,回肠pH值显著高于空肠,空肠和回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羔羊小肠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段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段,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增加;羔羊小肠不同部位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乳糖酶活性最高,十二指肠次之,回肠最低,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8.
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尾寒羊日粮类型对小肠不同部位和小肠内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四种日粮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类型对小尾寒羊小肠内容物pH影响不大。小尾寒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同 ,十二指肠段淀粉酶活性最低 ,回肠段次之 ,空肠段最高 ,空肠段和回肠段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段。小尾寒羊小肠内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与日粮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有关 ,表现酶活性随日粮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粗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的增高而增高 ,但当每只羊日粮中其含量超过一定值时 ,酶活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9.
羊病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开展防疫检疫、定期驱虫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将饲养管理工作和防疫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取得防病灭病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旨在基于Meta分析获得全株玉米青贮中干物质(DM)、淀粉(Starch)、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预期值及变异范围,并探索青贮天数、地区和收获期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通过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等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38篇文献,共273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