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小尾寒羊公羔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饲喂添加0、7.5、15和22.5 mg/kgBW的半胱胺日粮,研究绵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对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绵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绵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可影响小肠食糜中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着日粮半胱胺添加量的增加,绵羊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之增高,但半胱胺的添加量达到一定程度时(22.5 mg/kgBW),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反而降低.因而在绵羊日粮中添加半胱胺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消化能(DE)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水平对舍饲燕山绒山羊公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为(16.17±1.90) kg的4月龄断奶燕山绒山羊公羔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设计,DE设定低(11.6 MJ/kg)、中(12.8 MJ/kg)、高(14.0 MJ/kg) 3个水平,DCP也设定低(8.5%)、中(9.5%)、高(10.5%) 3个水平,共配制9种饲粮。每组试验羊随机饲喂1种饲粮,当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20 kg时,每组选择4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3 d。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DE水平的升高,粪能显著降低(P0.05),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饲粮DCP水平和DE水平与DC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摄入总能、粪能、尿能、消化能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摄入氮和粪氮随饲粮DE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低、中DE水平组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高DE水平组(P0.05);低DCP水平组的摄入氮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高DCP水平组(P0.05),低、中DCP水平组的可消化氮显著低于高DCP水平组(P0.05);饲粮DE水平与DC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各氮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随着饲粮DE水平的升高,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和钙的表观消化率逐渐提高,其中干物质、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高DE水平组显著高于低DE水平组(P0.05),钙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高、中DE水平组显著高于低DE水平组(P0.05);饲粮DCP水平以及DE水平与DC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随着饲粮DE水平的提高,燕山绒山羊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钙、总能和氮的表观消化率持续提高;饲粮DCP水平显著影响了燕山绒山羊的摄入氮、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饲粮DE和DCP水平分别为14.0 MJ/kg和10.5%时燕山绒山羊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消化能、氮表观消化率最高,DE和DCP水平分别为12.8 MJ/kg和10.5%时燕山绒山羊的沉积氮最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振动信号采集系统PULSE软件,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种箱附近,将振动信号通过六通道采集卡采集,通过无线网桥发射-接收信号,将信号传送到计算机;利用Mat Lab分析软件,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每个通道的采集振幅图,选取振幅图中若干个频率-振幅坐标值进行Mat Lab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气吸式免耕播种机主要为低频振动,随着作业速度不同,频谱图的峰值就不同,速度越大,峰值越高且出现峰值的点越多;通过数据拟合可知,拟合直线越顺滑,表明此处振动对种箱排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离散元模拟外槽轮排肥器排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排肥装置作为免耕播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肥性能直接影响播种的出苗率、作物的长势及粮食的产量。为得到外槽轮排肥器不同槽轮工作长度的单位圆周排出质量和质量流率,本文采用离散元软件,对外槽轮排肥器转速为35r/min,槽轮工作长度为15、30、55mm时的排肥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外槽轮工作长度为15、30、55mm时,单位圆周排出质量分别为0.036 9、0.069 4、0.135 5kg/r;质量流率分别为0.0215、0.0405、0.0790kg/s。  相似文献   
5.
绵羊、山羊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绵羊、山羊和牛SRY(sexdeterminingregionoftheY)基因中的183bp同源序列设计跨度为170bp的两对半嵌套式雄性特异性引物,同时根据β-珠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40bp的常染色体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对提纯的血液DNA样品和胚胎细胞DNA样品进行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以准确鉴定早期胚胎性别。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0.2mmol/LdNTPs、2.0mmol/LMg2+、53℃退火条件下,雄性胚胎具有170bpSRY基因序列扩增带及240bpβ-珠蛋白基因序列扩增带;而雌性胚胎只有240bp常染色体基因序列扩增带。因此这个鉴定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孕激素(P4)与促卵泡素(FSH)联合或单独使用对湖羊育成母羊卵泡发育及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发情周期正常的湖羊育成母羊80只,体质量(35.16±1.66)kg,利用P4阴道栓+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氯前列醇钠(P4阴道栓+PMSG+PG)方法进行发情周期同步处理,选择撤栓后24~48 h发情的72只羊进入正式试验,撤栓后5 d记为试验第0天。将72只试验羊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其中1,2,3组在第0天埋植P4阴道栓,埋植持续时间分别为5,8,11 d; 4,5,6组用FSH处理,分别在试验的第4,7,10天肌肉注射FSH 2次(早上8:00注射70 IU和下午6:00注射30 IU);7,8,9组P4+FSH联合处理,在第0天埋植P4阴道栓,埋植持续时间分别为5,8,11 d,并在第4,7,10天肌肉注射FSH 2次(时间、剂量同4,5,6组)。9组试验羊分别在第0,5,8,11天静脉采血,并手术观察记录卵泡数。结果显示,试验9组卵...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长相关激素含量、粪便消化酶活性、氨气含量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的15日龄湖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1、2、3和4组羔羊均随母哺乳并分别饲喂添加0、5%、10%和15%发酵饲料的开食料,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羔羊60日龄断奶并进行消化试验。断奶当天采集血液和粪便样品。结果表明:1)试验3组干物质(DM)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试验2组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食入氮和消化氮显著高于试验2、4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试验2、4组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试验2、4组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2、3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断奶应激期内饲喂方式对其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0日龄健康、体况相近的湖羊羔羊48只(公母各占1/2),羔羊50~60日龄随母哺乳+补饲羔羊料,在59日龄(记为第0天)根据体重[(16.74±2.54) kg]、性别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随母哺乳+补饲羔羊料)、试验2组[60日龄断奶,饲喂全混合日粮(TMR)粉料]、试验3组(60日龄断奶,饲喂50%TMR粉料+50%羔羊料),每组16只。所有羔羊在第0、3、9和15天于晨饲前颈静脉采集血液,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在第0和15天,3组羔羊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0~15天,试验1和3组羔羊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在第0~15天,试验1和2组羔羊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低于试验3组(P<0.05)。2)在第3天,不同饲喂方式显著影响了羔羊血清中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乳酸、内毒素(ET)含量及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二胺氧化酶(DAO)活性(P<0.05...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无角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二代代谢产物和氮平衡的影响,选取陶寒杂交二代公羔9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分别给予饲喂水平为100%、60%和40%的全混颗粒饲料.结果表明:陶寒F2公羔的产粪量100%饲喂水平组>60%饲喂水平组>40%饲喂水平组,排尿量自由饲喂水平组<60%饲喂水平组<40%饲喂水平组,干物质消化率自由饲喂水平组<40%饲喂水平组<60%饲喂水平组.粪氮、尿氮、吸收氮、沉积氮和氮的总利用率随饲喂水平(食入氮)的升高而升高.由此可得,随着饲喂水平的增加,排粪量增加而排尿量减少,60%饲喂水平组对干物质的消化率最高;陶寒F2公羔的粪氮、尿氮、吸收氮、沉积氮和氮的总利用率会随采食氮的增加而增加,但氮的排放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在养殖业走上集约化的进程中,抗生素的使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抗生素使用的"后遗症"也逐渐突显出来,一些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间接地影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另外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及其产品中的残留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