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酮是桑黄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还原力及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桑黄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桑黄黄酮提取得率为4.41%,达到回归模型预测值的98.44%;3个因素对桑黄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提取的桑黄黄酮具有较强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强清除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春季稻虾田水质、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稻虾种养模式冬春季节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本研究以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调节C/N为切入点,在2017年12月—2018年5月通过田间试验,设秸秆不还田不施氮肥(对照, CK)、秸秆还田C/N为35(S)、秸秆还田配施氮肥C/N为25(SN1)、秸秆还田配施氮肥C/N为15(SN2)以及单施氮肥处理(N1)。探讨秸秆还田不同C/N对冬春季稻虾田养殖水体、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K处理后期的水体总磷含量最低,各处理水体总氮含量在还田前期变化幅度不大;不同处理水体铵态氮含量低于克氏原螯虾安全耐受限度。2)秸秆还田后,SN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土壤硝态氮含量较还田前增加240%;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容重,SN2处理组容重最低。3)N1和SN2处理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其中SN2处理组酶活性最高。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中, SN2处理土壤脲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 N1处理前期表现出较高酶活性,后期开始降低。综上,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调节C/N为15在稻虾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等方面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S基因变异情况并建立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对采自不同牛场的新生犊牛腹泻(CD)和成年牛冬痢(WD)腹泻样本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PCR扩增S全基因和S1基因。将S1基因目的片段连接表达载体pET-32a (+),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显示,CD与WD分离株S基因核苷酸为98.4%,CD和WD分离株与参考毒株BCoV-ENT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4%和98.5%,CD分离株与参考毒株SUN5株的同源性最低,为97.5%,WD分离株与FRA/EPI/Caen/2003/13同源性最低,为97.3%。通过比对可知,分离株与已知毒株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疫苗候选毒株筛选提供依据。本试验同时构建了pET-32a-S1表达载体,在0.2 mmol/L IPTG诱导5 h时,重组菌能在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产生大量的S1融合蛋白,获得约58 ku表达产物。本试验成功表达了S1蛋白,并对BCoV进行了核苷酸进化分析,为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2006年发生于我国猪群的母猪流产与高热综合征对我国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我们对2006年底11个发生母猪流产与高热综合征猪场常见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26份流产胎儿或高热病组织样品经RT—PCR检测有25份PR_RSV核酸为阳性。7个猪场中有3个场检测到猪瘟病毒抗原阳性,7个猪场中有5个猪场存在伪狂犬野毒抗体,河北某场检测到弓形体抗体呈阳性。这说明PRRSV感染很可能是母猪流产和高热综合征疫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工作。本研究利用ELISA方法对2006年全年部分省市52个规模猪场共597份样品进行了PR.RSV血清学检测,发现80、8%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PSV)血清学阳性,样品阳性率为38.7%。说明PR.RSV感染在我国已经很普遍,对于PRRSV的控制应采取综合措施,而不可仅仅依赖疫苗。 相似文献
45.
随着本地时令西瓜远离人们的视线,新一轮西瓜*栽培也已悄然开始。近日,在福建龙溪塘厂村,西瓜苗栽培户正在大棚内外来回忙碌着。 相似文献
46.
47.
48.
为了探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AA+肉鸡生产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AA+肉鸡1 6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35 d,测定各组试验鸡7日龄体重与42日龄体重,42日龄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及肠道菌群丰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IFN-γ和IL-2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P>0.05),拟杆菌门、变形杆菌门和Epsilonbacteraeota相对丰度均提高(P>0.05);试验组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无显著变化(P>0.05),丁酸梭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球菌属、毛... 相似文献
49.
为筛选出检测猪支原体更为特异、敏感的PCR检测方法,本试验分别以16S rRNA、50S rRNA和膜蛋白OxaA为靶基因进行PCR检测,并从其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样本检出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以膜蛋白OxaA和16S rRNA为靶基因的PCR方法敏感性最高,最小检测DNA量为1.86 fg/μL,而以50S rRNA为靶基因的PCR方法最小检测DNA量为18.6 fg/μL;3种靶基因引物均扩增不出大肠杆菌、猪链球菌、猪肺炎支原体、牛附红细胞体等基因片段,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通过对临床60份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以膜蛋白OxaA基因设计的引物检出率最高,为25%(15/60),明显高于16S rRNA基因的21.6%(13/60)和50S rRNA基因的18.3%(11/60)。本试验为猪支原体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更为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环境中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适宜的养殖密度,在伊乐藻覆盖率约为60%的环境中,采用不同养殖密度(10、15、20、25、30尾/m2)养殖初始体质量为(4.35±0.95)g的克氏原螯虾45 d,比较了各密度组的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食源贡献度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10尾/m2密度组的克氏原螯虾的终末体质量、终末体长及增重率最高,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当养殖密度高于15尾/m2时小规格虾(10~15 g)的占比明显增多;伊乐藻对克氏原螯虾的平均食源贡献度范围为12.8%~26.9%,且对大规格虾(20~25 g)的食源贡献度高于小规格虾;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活性均无明显差异,仅10尾/m2密度组的克氏原螯虾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说明保障一定的伊乐藻覆盖度能有效降低密度带来的胁迫,并且摄食伊乐藻对克氏原螯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具有积极作用。综上表明,伊乐藻(约60%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