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6篇
综合类   6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取铝白、二氧化锰、黏土各1份,混合研细,用适量亚麻仁油漆调成稠糊状即可。这种油灰耐水性强,用于填补贮水容器或房顶裂缝,效果远胜普通油灰,并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23.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HPLC-MS/MS),结合固相萃取净化建立了在水和土壤中同时快速测定草甘膦、草铵膦及其6种代谢物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前处理采用Oasis MCX和Oasis MAX固相萃取柱提取,2%甲酸甲醇-水(体积比为1∶1)洗脱,旋干后0.1%氨水定容,UHPLC-MS/MS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5 mg/L;在水中添加水平为0.000 1 mg/L和0.001 mg/L时,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为72.8%~94.2%,RSD为2.3%~16.1%;土壤中添加水平为0.001 mg/kg和0.01 mg/kg时,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为70.6%~88.5%,RSD为3.6%~12.8%。本方法准确、灵敏、全面,适用于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在水土环境中的残留检测及监测。  相似文献   
24.
研究桃青霉病病斑外延组织中青霉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展青霉素的扩散规律,旨在明确病斑大小与被感染距离的关系。以大久保桃和扩展青霉为实验材料,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距病斑不等距离处的扩展青霉菌数量,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MS/MS)测定其展青毒素含量。结果表明,腐烂斑处检测到的青霉菌菌落数量及展青霉素的含量最多;以腐烂斑处为中心,越远离腐烂斑处检测到的青霉菌菌落数量及展青霉素的含量越少;在病斑外延健康组织中,随着腐烂程度的增加,青霉菌菌落数量及展青霉素的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建议当桃青霉病腐烂斑直径小于5 mm时剔除腐烂斑及其外延20 mm,剩余部分可用;当腐烂斑直径在10~30 mm时,剔除腐烂斑及其外延30 mm,剩余部分可用;当病斑直径超过30 mm时,应整个弃除。  相似文献   
25.
新型杀菌剂苯菌酮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规律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同时也是农药登记的必备数据。建立了土壤中苯菌酮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并通过土壤薄层层析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苯菌酮在我国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行为。结果表明:苯菌酮在3种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1%~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3.4%,检出限(LOD)为0.29~0.30μg/kg。薄层层析试验表明,苯菌酮在河北潮土、湖南红壤和黑龙江黑土中的比移值(Rf)分别为0.17、0.26和0.15。土柱淋溶试验表明,苯菌酮在河北潮土、湖南红壤及黑龙江黑土第1段(0~10 cm)土柱中的含量比例(R1)分别为原始添加量的99%、80%和99%。根据我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标准,苯菌酮在3种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均为不易移动,因此不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研究结果可为苯菌酮在我国登记以及其安全使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6.
吡嘧磺隆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糙米、稻壳、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吡嘧磺隆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样品经甲酸乙腈提取,超纯水稀释10倍,U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为0.000 5~1mg/kg范围内,吡嘧磺隆在稻田水、土壤、糙米、稻壳和水稻植株中平均回收率为73.7%~113.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12.5%。2014年-2015年北京、安徽和广西田间规范残留试验表明,吡嘧磺隆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稻田水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0.8~2.9d,4.4~5.2d和0.9~5.9d。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吡嘧磺隆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002 2~0.005 3μg/kg,风险商值(RQ)为5.1×10~(-5)~1.23×10~(-4),表明吡嘧磺隆在糙米中的残留水平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接受的慢性中毒风险。  相似文献   
27.
建立了反相条件下茚虫威在对映体水平上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残留分析方法。采用基质匹配标准品的外标法定量,比较分析了基质分散萃取与固相萃取2种净化方法中基质效应的影响。番茄和葡萄样品均采用乙腈提取,NH2/Carb复合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水样直接采用C18-H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手性拆分的色谱条件为:Chiralpak AD-RH手性分离柱,以V(乙腈)∶V(水)=65∶35为流动相,柱温25 ℃,流速0.4 mL/min。结果表明:在0.005~0.5 mg/kg(水样为mg/L)添加水平范围内,茚虫威对映体在3种基质中的回收率在65.5% ~11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4.1% ~18.1%。对映体的检出限(LOD)为1.4~4.3 μg/kg(μg/L),定量限(LOQ)为4.7~14.2 μg/kg(μg/L)。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茚虫威对映体在番茄、葡萄和水样品中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28.
29.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动态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辣椒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探明氟啶胺在辣椒田中使用后的残留行为,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氟啶胺在辣椒中半衰期为2.5~3.7 d,土壤中为1.2~4.2 d。使用氟啶胺50%悬浮剂,制剂用量为495 g•ha-1。(有效成分247.5 g•ha-1),施药4次, 距末次施药后7 d收获的辣椒中氟啶胺残留量小于0.06 mg•kg-1,低于韩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3 mg•kg-1)。【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辣椒和土壤中的氟啶胺残留测定;建议氟啶胺50%悬浮剂在辣椒上防治病害,最多使用4次,用量为247.5~495 g•ha-1(有效成分123.75~247.5 g•ha-1),安全间隔期为7 d。  相似文献   
30.
研究桃青霉病病斑外延组织中青霉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展青霉素的扩散规律,旨在明确病斑大小与被感染距离的关系。以大久保桃和扩展青霉为实验材料,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距病斑不等距离处的扩展青霉菌数量,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MS/MS)测定其展青毒素含量。结果表明,腐烂斑处检测到的青霉菌菌落数量及展青霉素的含量最多;以腐烂斑处为中心,越远离腐烂斑处检测到的青霉菌菌落数量及展青霉素的含量越少;在病斑外延健康组织中,随着腐烂程度的增加,青霉菌菌落数量及展青霉素的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建议当桃青霉病腐烂斑直径小于5 mm时剔除腐烂斑及其外延20 mm,剩余部分可用;当腐烂斑直径在10~30 mm时,剔除腐烂斑及其外延30 mm,剩余部分可用;当病斑直径超过30 mm时,应整个弃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