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10篇
  117篇
综合类   585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251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毛苕子和燕麦混播,可提高产草量和饲草品质,在不同混播比筛选中,经过试验,3:5的混播比例,比其它混播比例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3.
劳动争议中的仲裁申请期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申请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就劳动争议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的法定期限,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的起算时间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实体权利的保护应以诉讼时效规定的期限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74.
<正> 在陕西省每年镜检出微病超标蚕种的生产区域中,原蚕区内占了大头。原因是广大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差,蚕户居住分散,桑、林、粮混作,种丝茧混养,形成微病病原基数大,污染严重。加上蚕农防病消毒意识差,消毒设备简陋,防病投入少,所以很难达到彻底防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5.
青椒冷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椒属短日照作物,在开花结果期,由于日照温度过大,易引发日灼病,在开花盛期强光暴晒地面,易引发病毒病,这是冷棚青椒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产量和产值的两个重要因素.在生产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这两点.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6.
刘斌 《作物杂志》2006,(2):18-18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和东北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暨王金陵教授90华诞庆典,于2006年3月15~1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79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农业推广部门的24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本次会议上,共有55位代表做了大会报告,内容涉及大豆育种、栽培、资源、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植保、土肥、加工、大豆宏观形势等各个方面。从学术交流的情况看,我国大豆科研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研究方向有所扩展,合作研究的机制逐步形成,一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迅速成长,正在成为大豆科研和技术推广的骨干。与以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参会人数再创新高,其中,基层科技人员的数量明显增多,来自中国科学院系统及综合性大学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专家人数也有所增加。会议还邀请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陈绍江教授分别做了关于水稻品质性状遗传和高油玉米育种的报告,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77.
三黄占2号稻瘟病抗性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AC)较高的三黄占2号和高感稻瘟病、AC较低的丽江新团黑谷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从性状的相关性和控制两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剖析稻瘟病抗性和稻米AC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两性状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3个与AC相关的QTL分别被定位在第5、6和7染色体上,其加性效应均来自丽江新团黑谷,起降低AC的作用。比较这些QTL与先前对同一群体鉴定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主效基因和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表明控制这两性状的基因上没有紧密连锁关系, 亦没有显著的基因间互作。据此认为,通过亲本的合理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把三黄占2号稻瘟病持久抗性与理想AC整合到同一品系中,育成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冷库的发展现状。根据冷库的特点,论述了冷库的管理方法,对我国冷库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中国土壤水蚀区环境背景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侵蚀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上的 ,但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合理地选取环境背景因子与样本层的基础上 ,以GIS为技术支撑 ,采用等级打分的方法 ,运用因子分析 ,选取环境背景因子 ,从而对环境因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0.
南方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估算模型构建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变化规律、构建植被覆盖因子计算模型可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及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广东省五华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200余场降雨试验观测数据,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的各关键因子与次降雨土壤侵蚀模数(Individual Rainfall Event Soil Erosion Modulus,ISEM)间定量关系,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系列次降雨事件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应植被覆盖因子值,构建了植被覆盖因子值与植被覆盖度间数学模型,从点、面2个尺度对模型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ISEM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降低;ISEM与雨前土壤表层含水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数关系;ISEM随坡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ISEM随次降雨量、次降雨侵蚀力和次降雨径流深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变化关系。2)构建了植被覆盖因子值与植被覆盖度间二阶指数衰减模型,该模型决定系数和纳什系数分别达0.947和0.876。点尺度验证结果表明90%样本模型计算值与观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0.30;面尺度验证结果表明,70%~80%的植被覆盖因子计算值相对误差不超过0.1。总体而言,该模型计算精度较为理想,但由于研究对象典型的时空尺度特征,仍需要更多观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完善和验证。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理解红壤区土壤侵蚀规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