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封闭群体策略”维持猪场的健康稳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利用人工授精和合适的杂交系统,实施猪场的“封闭群体策略”(closed Herd Policy),不让引进的种猪直接进入猪场,仅通过精液传递保持种猪群的遗传先进性。目的是保持猪群免疫力的稳定,减少猪场由于引种带来的疾病暴发机会,减少猪群过于频繁的免疫应答导致的饲料营养浪费,提高了集约化猪场的整体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2.
畜禽微卫星多态性的银染法显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一种安全、有效而快速的显示畜禽微卫星多态性的染色方法,以广东地方鸡种及优质黄羽肉鸡品系种鸡基因组DNA为材料,用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置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分离,通过对比溴化乙锭染色和银染法显色确定理想显色法,结果认为银染法是一种可行、安全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3.
刘敬顺 《猪业科学》2021,38(6):54-55
  相似文献   
44.
现代养猪生产的目的是为屠宰加工商和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屠宰猪胴体和瘦肉产品.选育和引种是提高繁殖种猪群的遗传水平、出栏率和上市猪售价的主要途径.引种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来更多的疾病,种群更新容易造成猪场的繁殖力暂时下降,繁殖期饲喂管理不当容易引起母猪的事故性淘汰率升高.本文探讨减少这种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为测定不同终端父本与三系母猪的配合力差异,选择温氏集团常用的2种终端父本S121和S122,与W352系母猪进行配种,比较不同终端父本生产五系配套肉猪的配套效果,以选择合适的终端父本,并进行2次重复配合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与WS502配套系肉猪相比,WS501配套系肉猪在生长速度、料重比、肉色及大理石纹和上市大体重等方面均具有优势;WS501系配套肉猪体型高长、头腮较小、背宽、肌肉紧凑、收腹良好、群体一致性好。饲养WS501系配套肉猪具有更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的目的是培育具有高效、高产以及大体重上市特点的配套系肉猪,以满足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的生猪市场需求。以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为指导,按照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的育种理念,采用来自国内外的瘦肉型猪种质资源,结合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方法,培育出由5个专门化品系组成、以高繁殖力和适合大体重上市为主要特点的温氏WS501猪配套系。三系配套母本W352繁殖性能好,母猪头胎和经产总产仔数分别为12.86和13.10头,产活仔数分别为11.71和12.00头,初生窝重分别为14.59和15.96 kg。五系配套生产的WS501肉猪校正100 kg背膘厚11.0 mm,达100 kg体重日龄147 d,30~100 kg日增重1 004 g,饲料转化率2.12,100 kg体重胴体瘦肉率65.8%,变异系数小于10%。WS501配套系肉猪肌肉发达、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肉质优良,适合大体重上市,综合经济效益好。该配套系种猪可以在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7.
种猪瘦肉率和肌内脂肪含量等胴体组成性状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这些性状一直是育种需要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CT技术可以实现活体动物胴体组成的估计。本文综述了种猪CT活体检测技术及应用挑战。  相似文献   
48.
种猪选育是指通过性能测定,选择表现优异的种猪个体进入核心群,配种后产生后代,并将优秀的遗传品质传给下一代的过程。选育的性状包括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质量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它在群体内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杂交后代的个体可以进行明确分组,从而可以计算杂交子代各组个体的比率。数量性状易受环境的影响,在群体内的分布是连续的,它受微效多基因影响,也可能其中有主(效)基因。研究选择的性状大多属于具有经济价值的数量性状,品种选育就是一个加性效应的积累和促使对经济性状有利的基因纯合的过程。本文将从种猪性能测定的重要性出发,介绍种猪场内个体性能测定的技术,以期为种猪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随着养猪业大规模产业化发展,我国猪肉市场链效应已形成并逐渐绷紧,体现在对上市肉猪大体重、胴体瘦肉率高和肉质表现好的多重需求。当前商品肉猪生产的目标之一是大体重上市,但实现大体重上市后背膘厚增加,多余的肥肉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抵制。肉质表现方面,无论从基因水平(氟烷杂合子个体在体重大时更接近纯合阳性猪)、还是屠宰工艺革新的延迟(眼肌面积大和肌肉更厚造成中心温度更难冷却)都不利于猪肉品质的保障和提高。本文拟从胴体瘦肉率这一市场要求出发,浅议种猪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眼肌深度测定,以满足胴体按质定价需求的科学仪器选择。  相似文献   
50.
【目的】MUC13、FUT1基因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断奶前和断奶后仔猪腹泻的主效基因,通过探索2个基因在不同种猪群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提高种猪抗病性的选育效率.【方法】利用PCR-SNa Pshot和PCRRFLP的方法分别检测影响断奶前仔猪腹泻的MUC13基因及断奶后仔猪腹泻的FUT1基因在温氏集团2个专门化父系群体(666头杜洛克和512头皮特兰)中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和结论】MUC13基因频率在2个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异性,有利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90和0.180,而FUT1基因则相差不大,分别为0.754和0.677.MUC13与FUT1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型组合个体比例在2个群体中差异较大,在杜洛克群体中达36.75%,而在皮特兰群体中仅为3.49%.通过基因型与选育性状表型的相关分析,发现优势基因型对皮特兰群体的体型外貌负面影响较大,但却不影响杜洛克群体.综合现场育种实践,建议杜洛克群体先实现MUC13基因的辅助选育纯化,再启动FUT1基因的选育工作.皮特兰群体有利等位基因型组合个体比例太低,暂时不宜进行抗腹泻基因纯化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