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植物篱模式下土壤水分特征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95;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呈中等变异性,40-60 cm土壤水分变异性达0.989;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植物篱不种植农作物(T3)土壤含水量最高(21.25),其次为草地(T4)(20.62),而受人类活动严重干扰下的植物篱+农作物(T1)、农作物(T2)土壤含水量最低;T2田间持水量随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其余利用类型土地田间持水量在0~40 cm土层呈下降规律,至40 cm附近为最低值,然后随深度进一步增加呈缓慢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2.
半干旱区玉米高产栽培限制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气象资料和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区玉米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学信息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学信息图谱是孕育时代气息,将图谱简单化、3S技术快速精确化与计算机智能化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全新数字化可视方法。概述了地学信息图谱的产生背景,剖析了地学信息图谱的概念和内涵,对其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总结,预测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发展动向。并对图谱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农产品供求信息高效共享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产品供求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信息资源。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农产品供求信息资源,分析了其在网络环境下发布、存储、共享等方面的内容,指出其具有数据信息更新快、数据存储分散等内在特征,并指出了其在共享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B/S结构、ActiveX组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高效共享与深层开发利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子色谱分析和原子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测出黑龙江省5个样点6~10月土壤和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中的Cl-、NO-3、SO2-4、K+、Na+、Mg2+、Ca2+含量,初步分析黑龙江省芦苇-土壤系统中Cl-、NO-3、SO2-4、K+、Na+、Mg2+、Ca2+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芦苇中阴阳离子含量普遍高于土壤。土壤中Cl-、K+和Na+的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都表现为大庆离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点。Mg2+和Ca2+空间分布也具有相似性,均表现为牡丹江含量相对较高,同江和大庆含量相对较低。芦苇中阴阳离子在同江含量最低,可能与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6.
2005~2006年在半干旱区玉米高产田上进行了氮肥经济用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最高产量施N量为143.5~145.0 kg/hm2,经济产量施N量为98.2~111.7 kg/hm2;经济施N比不施氮肥增产8.01%~12.89%;经济施N比最高产量施N节约用N量31.8~46.8 kg/hm2。  相似文献   
17.
施硅对玉米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硅可提高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施硅伤流液量比对照区增加3.6%~9.4%;施硅可降低植株的蒸腾强度,减少植株水分蒸腾26.0%~39.7%,提高了植株体内水分的利用效率;施硅改变了玉米叶片细胞的形态结构,抑制了体内水分的渗透,明显改善了玉米植株体内的水分状况,为增加产量创造了良好的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风沙瘠薄农田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和农艺性状都有明显的差别,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呈逐渐降低趋势;空秆率、秃尖长、子粒容重呈增加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单产呈抛物线趋势,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9.
沙地果树采用水雾微喷灌较大水漫灌节水36.3%;0~20 cm、21~40 cm、41~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水雾微喷比大水漫灌分别降低5.5%、3.0%和1.2%,土壤总孔隙度分别增加8%、2.3%和9.5%;0~20 cm、21~40 cm、41~60 cm土层土壤持水量比大水漫灌分别增加10.9%、17.1%和15.4%;果园中午水雾微喷灌1h后,树下气温从30.7℃降到27.2℃,相对湿度从65.1%提高到75.6%;水雾微喷新梢生长量增加14.0%,树冠投影面积增加14.2%;水雾微喷灌,李子单产与单果重分别增加了22.5%和9.7%,可溶性固型物含量降低2.7%。水雾微喷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提高了各层土壤持水量,且地表不形成径流,土壤保水保肥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人工立体石榴林工程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值大小依次为:坡谷石榴地(1.16 g/cm3)<中坡石榴地(1.27 g/cm3)<坡谷台田(1.30 g/cm3)<中坡草地(1.32 g/cm3);中坡位土壤容重值大于坡谷;耕作层(0~20 cm)土壤容重在台田和草地之间以及石榴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坡谷石榴地的土壤容重值最低(1.32 g/cm3),中坡草地的土壤容重最高(1.56g/cm3),深层土壤(40~60 cm)的土壤容重在相同坡位没有明显差异.土壤容重随着采样深度增加的总趋势,但坡谷台田和中坡草地土壤容重在10~20 cm土层最低;统计表明0.5 cm、10~20 cm土壤容重属于中等变异性,其余土层土壤容重属于弱变异性.从土地利用类型和坡位来分析土壤容重空间变化特征,对于其它影响因子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