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研究旨在解决河北苹果花期冷害预测问题,利用河北省45个苹果主要种植县的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对河北苹果花期低温冷害状态进行了划分,同时运用马尔科夫链方法计算了各种状态下的转移概率矩阵,建立了河北省苹果花期冷害的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将河北苹果花期冷害状态分为严重冷害(K_(Td≤-2℃)≥16℃)、中等冷害(K_(Td≤-2℃)16K_(Td≤0℃)≥23)、轻度冷害(K_(Td≤-2℃)16K_(Td≤0℃)23K_(Td≤2℃)≥29),正常(K_(Td≤-2℃)16K_(Td≤0℃)23K_(Td≤2℃)29)。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通过回代检验,预报准确率为66.7%。虽然预报准确率还不算高,但是从2011年至2018年8 a中只有1 a预报错误,该模型对近些年的预报准确度还是比较高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2.
生物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生物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设置小麦播种前、返青拔节期单施或两个时期均施生物炭处理,在小麦分蘖期人工接种病麦粒,在抽穗扬花期采用孢子捕捉器对穗层空气中的赤霉病菌孢子数量进行动态监测,并在乳熟期调查各处理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成熟期测定各处理的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和籽粒中脱氧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后穗层赤霉病菌孢子的数量显著降低,赤霉病病情指数降低,且以基施和返青拔节期追施13 500 kg/hm~2生物炭的处理最优;施用生物炭后小麦千粒重和株高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基施和追施13 500 kg/hm~2生物炭的处理较对照处理增产29.5%(P0.05)。  相似文献   
113.
114.
解淀粉芽胞杆菌EA19菌株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yticus EA19菌株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室内测定EA19菌株及其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asiaticum菌落生长、孢子萌发、子囊壳形成的影响,以及在室内离体麦穗上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田间小区防治试验。室内试验测定结果表明,EA19菌株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菌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室内离体麦穗上的防治效果可达80.0%,对子囊壳形成无显著影响。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紫外保护剂抗坏血酸的条件下,EA19菌株发酵液和菌体悬浮液对赤霉病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EA19菌株发酵液的防治效果可达81.2%。EA19菌株喷雾粉可湿性粉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67.4%,能使小麦籽粒中脱氧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显著降低36.8%,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效果无显著差异。表明EA19菌株在生产上防治赤霉病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5.
为了解林分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影响,采集广州市长岗山30年生尾叶桉和木荷人工林表层土壤,测定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CEC)、ROC含量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林表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全氮(TN)含量显著高于木荷林;C/N表现为木荷林显著大于尾叶桉林,而C/P和N/P则表现为尾叶桉林大于木荷林,两种林分表层土壤N含量丰富,而P元素较缺乏。两种林分土壤CEC差异不显著,尾叶桉林土壤的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和盐基饱和度显著高于木荷林;两种林分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表现为Ca2+>Mg2+>K+>Na+。尾叶桉林土壤的ROC含量显著高于木荷林,ROC/TOC表现为木荷林小于尾叶桉林但没有显著差异。尾叶桉林土壤的ROC含量与A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ROC/TOC与TP呈显著正相关(P<0.05);木荷林土壤的ROC含量与CE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ROC/TOC呈极显著正相关(P&l...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明确氨唑草酮土壤处理对春玉米的安全性及对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2020年进行了氨唑草酮土壤处理防治春玉米杂草田间药效探索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氨唑草酮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有效成分用量250~750 g·hm-2)安全性较好;氨唑草酮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偏低,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而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混施对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较好,施药后30和45 d,总株防效及总鲜重防效达96.5%~98.9%,并且持效期可达45 d以上。建议施药剂量(有效成分用量)为70%氨唑草酮水分散粒剂500 g·hm-2+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000 g·hm-2。  相似文献   
117.
通过采集野外数据,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及回归分析法对短毛切梢小蠹蛀梢期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普洱市宁洱县短毛切梢小蠹的发生规律及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环境因子中,坡位、树木长势及树龄未被引入方程,说明其对虫口密度影响不显著,坡向、受害梢直径及林分郁闭度为影响短毛切梢小蠹虫口密度的关键环境因子;短毛切梢小蠹蛀梢期成虫在宁洱县思茅松枝梢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聚集现象是由其本身的特性与环境的异质性两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118.
为促进转基因抗虫玉米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玉米材料Hi-Ⅱ中,通过外植体侵染、共培养以及分化筛选,培养具有CryNGc抗虫基因的玉米植株,并研究外源基因在后代的遗传表达及抗性情况.结果表明:玉米幼胚大小在1.2~1.8mm时侵染效果最好,并成功获得了10株具有Cry NGc抗虫基因的阳性...  相似文献   
119.
为了分析研究Harpin 蛋白转运途径,针对来自棉花角斑病菌的HpaXm,构建hpaXm 基因突变体和互补 载体,根据文献和GenBank 中已登录的hpaXm 基因全序列及其同源基因hpa1 的序列,设计合成多对引物进行PCR 扩增,并将扩增片段与载体相连接,用电转化的方式将构建成功的hpaXm 基因敲除载体转化Xanthmonas citri subsp. malvacearum,然后测定hpaXm 基因突变体在烟草上激发HR 的能力。结果得到hpaXm 基因上游序列349 bp,hpaXm 基因下游序列465 bp;利用重叠PCR 将hpaXm 基因上下游序列融合,克隆到自杀载体pK18mob 的酶切位点BamHI 和EcoRI 之间,并将pK18mobhpaXm 上下游融合片段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琢,经卡那霉素平板筛选得到阳性转 化子;将hpaXm 基因敲除载体转化X. citri subsp. malvacearum,经PCR 验证成功敲除hpaXm 基因,并发现hpaXm 基 因突变体在烟草上激发HR 的能力要弱于“生型菌株。扩增得到hpaXm 基因片段402 bp 和信号肽类似序列缺失 hpaXm46-402 基因片段360 bp,克隆到广宿主载体pHM1 的KpnI 和SacI 酶切位点之间,并将pHM1hpaXm 和 pHM1hpaXm46-402转化E.coli DH5琢,经壮观霉素平板筛选得到阳性转化子。重组质粒经PCR 检测、测序鉴定及突变体 在烟草上的表型验证,表明hpaXm 基因突变体和互补载体构建成功,为hpaXm 基因回复突变株的构建和进一步研 究信号肽序列缺失对HpaXm 蛋白转运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0.
【目的】了解家蚕细胞中上调miRNA的方法及靶基因预测,为家蚕miRNA的功能研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构建家蚕miR-14的真核表达载体pSK-hr3-ie1-EGFP-pri-mir-14并在家蚕BmN细胞中表达,同时通过转染化学合成的miRNA mimics上调BmN细胞中miR-14的水平。首先通过PCR扩增miR-14的前体及其侧翼序列(pri-mir-14)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SK-hr3-ie1-EGFP的EGFP基因下游。分别将重组质粒pSK-hr3-ie1-EGFP-pri-mir-14、对照质粒pSK-hr3-ie1-EGFP、bmo-miR-14 mimics和negative control mimcs转染至家蚕BmN细胞,观察EGFP及FAM在细胞中的荧光情况,以检测其转染效率,qRT-PCR方法检测bmo-miR-14在细胞中的水平。分别采用RNAhybrid和miRanda预测bmo-miR-14的靶基因。【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SK-hr3-ie1-EGFP-pri-mir-14与miRNA模拟物bmo-miR-14 mimics都能上调BmN细胞中的miR-14水平,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1、984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bmo-miR-14靶基因,RNAhybrid和miRanda分别预测得到153和171个潜在bmo-miR-14靶基因,其中两者共同预测的靶基因有49个。GO分析结果显示,预测的49个靶基因的分子功能集中于结合和催化;而生物学过程集中于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结论】通过转染重组质粒及化学合成miRNA mimics,使细胞中相应的miRNA上调,可用于bmo-miR-14后续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