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36篇
  48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ASPS)对脂多糖(LPS)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两因素设计,即饲粮处理(添加0或800 mg/kg ASPS)和免疫应激处理(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将64头(28±3)日龄、平均体重为(7.22±0.4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其中处理1和2饲喂基础饲粮(添加0 mg/kg ASPS),处理3和4饲喂试验饲粮(添加800 mg/kg ASPS),试验第14和21天,处理2和4仔猪腹腔注射100μg/kg BWLPS,处理1和3仔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3 h采血,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试验1~14 d,饲喂ASPS对未注射LPS的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15~21 d,饲喂ASPS显著增加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且饲喂ASPS使注射LPS的仔猪ADG和ADFI显著增加(P<0.05),但对注射生理盐水的仔猪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ASPS对仔猪ADG的影响与LPS刺激存在显著互作关系(P<0.05)。试验第14天,饲喂ASPS显著提高了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P<0.05),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与LPS刺激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P<0.05),且饲喂ASPS能显著增加注射LPS的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P<0.05),但对注射生理盐水的仔猪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第14和21天,饲喂ASPS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浆α-酸性糖蛋白(α-AGP)、葡萄糖、前列腺素E2(PGE2)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P<0.05),且其对α-AGP、IL-2、PGE2含量的影响与LPS刺激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P<0.05),饲喂ASPS能显著降低注射LPS的仔猪血浆α-AGP、PGE2含量(P<0.05),但对注射生理盐水的仔猪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喂ASPS对非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但可以缓解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的生长抑制,ASPS缓解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生长抑制与降低其血浆α-AGP和PGE2含量,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和血浆IL-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2.
1富硒甜瓜标准在甜瓜生产过程中,通过硒制剂的施用,使新鲜甜瓜果实的硒标准含量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富硒水果最低含硒量指标(高于10μg/kg)和国家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水果含硒最高限量的规定(低于50μg/kg)。2产地环境要求富硒甜瓜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1-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3生产技术3.1茬口安排3.1.1日光温室吊蔓栽培一般有2个茬口:①冬  相似文献   
183.
洪泽湖周边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了洪泽湖周边地区2005年和2009年的化肥施用、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水产养殖等4种面源污染源的CODCr、TN和TP负荷。研究表明:洪泽湖周边地区2005年和2009年各种面源污染产生的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84 755.61 m3和94 295.25 m3,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洪泽湖水体受农业磷污染最为严重,氮污染较为严重;化肥施用是洪泽湖周边地区的主要污染源,泗洪县是洪泽湖周边地区的主要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184.
张飞  李祥平  齐剑英  陈永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47-12749,12852
利用一次平衡法,研究红壤和黄土对Tl+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试验所采用的Tl+浓度范围内,红壤和黄土对Tl+的吸附量均随着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黄土对Tl+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红壤。2种土壤对Tl+的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红壤吸附Tl+很快,20min左右基本达到平衡。而随着初始浓度的提高,黄土对Tl+的吸附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增长,在最大浓度(15mg/L)时约120min达到吸附平衡。2种土壤对Tl+吸附动力学过程用双常数方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5.
基于SI-Albedo特征空间的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渍化通常出现在气候干旱、土壤蒸发强度大、地下水位高且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的地区。它是一定的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共同对水盐运动产生影响的结果[1],这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因而对土壤盐渍化的探测、动态监测和制图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遥感技术能大面积重复获取同一地区的信息,具有宏观、综合、动态、快速的特点,并在速度、精度和成本花费方面凸显出众多优势[2]。现阶段运用遥感手段提取土壤盐渍化信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遥感图像做相应的处理,突出盐渍化信息,但此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实验;二是引入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等辅助量,但是引入的辅助量会引起图像的破碎化,有时难以满足要求,分类精度受到一定程  相似文献   
186.
植物花器官发育模型及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有关花器官发育的"ABCDE"模型的最新进展以及四聚体模型,并对花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了解花发育的分子机理和遗传基础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7.
授粉次数对大棚番茄杂交制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番茄优良杂交组合"金棚一号"母本定植密度222.7株/hm2及双干整枝的情况下,研究1次授粉、2次授粉、3次授粉对保护地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授粉的坐果率最高与1次授粉的差异极显著,与2次授粉的差异不显著;2次授粉的单果种子数、单果种子量、小区产量、发芽率及发芽势与1次授粉的差异显著,与3次授粉的差异不显著;种子千粒质量2次授粉的最大,1次授粉和3次授粉的差异不显著.2次授粉为最佳授粉次数.  相似文献   
188.
新疆于田县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耕地总量减少在全国是一个普遍的趋势。对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覆被研究的热点。于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沙漠气候,全部社会经济活动都集中在有限的绿洲内部,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是关系到该县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使用于田县1949-2004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五十余年来该县耕地变化的情况。同时运用SPSS 15.0 for windows软件包对影响耕地变化的11个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耕地动态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于田县耕地变化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人口、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三个方面;通过对回归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耕地面积与粮食单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因子成正相关,而与总人口、GDP等因子成负相关,另外耕地对总人口的变化最为敏感,而对GDP的变化敏感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9.
针对目前水轮发电机组轴心轨迹分析方法单一、不能对轴系运行状态进行长期有效监测的问题,采用统计分析手段,定义了轴心轨迹的标准差、变异系数、面积和归一化面积,采用这些参数对某电站指定水头下不同负荷工况的轴心轨迹进行了研究.实例分析表明,定义的轴心轨迹标准差与变异系数能够描述轴心轨迹的清晰程度;变异系数可以表征不同工况下水力因素对轴心轨迹的影响;相同工况下,不同位置的轴心轨迹归一化面积具有相同量级且一致的变化趋势,从而使得归一化面积能够消除测点部位、轴瓦间隙调整等方面的影响,以获得对不同部位轴心轨迹的通用评价;采用轴心轨迹的标准差和归一化面积能够准确评价机组因工况变化而导致的轴心轨迹差异并反映机组的运行状态,从而解决轴心轨迹在线监测手段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0.
为了对玉米群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良利用,通过改良S1选择法对12个玉米群体改良一轮后进行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是构成产量的三因素,遗传增益最大的群体为蒙群2,其他依次为蒙群4、蒙群1等7个群体,蒙群3及3个国外引进群体遗传增益为负值;玉米群体在穗部、植株性状以及遗传变异中均存在一定的变化。试验研究得出,蒙群2、蒙群4、中综7号、蒙C群、蒙A群产量遗传增益均较大,并在其他农艺性状中改良效果显著,可直接选择优株自交进行选系,而其余7个群体遗传增益小,改良利用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