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三农教育":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教育、农村教育和农民教育统称为“三农教育”,它与我国农民增收与就业、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我国政府已经为解决农村和农民教育问题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但是距“三农教育”问题的彻底解决路途还很遥远。  相似文献   
102.
硒是环境中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研究植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对区域土地质量和农作物经济价值均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分析、测定不同海拔高度野外样品,研究土壤、植物样品的硒含量特征及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土壤中硒含量为0.20~0.43 mg/kg,平均值为0.32 mg/kg,其中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高寒草甸半荒漠草地荒漠草地。草地地上部硒含量为0.06~0.14 mg/kg之间,平均值为0.08 mg/kg。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离并初步鉴定从桃树高发根癌病土壤中获得的拮抗线菌G19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方法]采用蛋白沉淀法对拮抗放线菌G19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粗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压制备色谱仪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ALDI-TOFMS法进行分子量的测定,最后通过化学显色反应进行相关官能团的验证。[结果]经分离纯化后拮抗放线菌G19的抑菌物质被抨击出7个肽段,是分子量范围为900~1 300 Da,同时推断其含有一个Cys并携带H2O,Na+;官能团显色反应验证该物质为多肽且含有糖基。[结论]研究结果为拮抗放线菌G19菌株的抑菌物质结构的最终确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几种桃砧木的耐涝性及其解剖结构的观察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桃、毛桃、筑波4号、筑波5号四种桃树砧木为试材,从根茎叶的解剖结构、气孔密度、淹水处理后的叶片受害程度、叶绿素含量、根冠比以及落叶和死亡率等几个方面与抗涝性的关系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山桃对淹水敏感,其根茎叶的结构显示较强的贮水特点,表现在叶片气孔密度低、根茎的皮层和周皮发达等,淹水8 d复水观察植株全部死亡。筑波5号的根茎叶显示出较强的水分蒸腾能力和耐淹水的结构特点,表现为叶片气孔密度大、根茎叶的通气组织发达等,淹水8 d后观察植株的死亡率最低,而毛桃和筑波4号的表现介于二者之间,初步认为其抗涝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筑波5号、筑波4号或毛桃、山桃。  相似文献   
105.
土地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土壤分形特征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土壤特性往往是沙质荒漠化的一个指征[1],也是不同形式的土地沙质荒漠化导致的生态系统功能改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测度[2].粒度组成是土壤结构和生产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6.
桃果实缝合线软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雪  刘志民  陈华君  马焕普 《果树学报》2008,25(2):172-177,F0004
为了明确桃果实缝合线过早软化的原因,以大久保桃为试材,利用气质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缝合线软化果(障碍果)和正常果的种仁、缝合线处果肉和其它部位果肉中的生长素(IAA)、玉米素(Z)、脱落酸(ABA)、茉莉酸(JA)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肉ABA浓度是种仁的8~9倍,并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加,接近成熟时达到最高,主要表现出对果肉成熟的调控作用。障碍果中Z的浓度在内果皮硬化初期明显高于正常果,与其缝合线异常生长(凸起)吻合;障碍果种仁的IAA浓度在内果皮硬化初期明显低于正常果,果肉中IAA浓度在内果皮硬化后上升,且障碍果高于正常果,说明IAA对中果皮细胞的扩大与成熟软化起调控作用。JA在种仁中的浓度是果肉的3~6倍,在硬核初期障碍果明显低于正常果,到硬核结束时则高于正常果,推测可能JA与内果皮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07.
干扰与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40,自引:11,他引:29  
干扰与植被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干扰对物种的进化意义和干扰对植被过程的调整作用,在研究干扰和植被的关系时,生态学家将干扰进行了抽象和分解,植物种对干扰的适应表现在繁殖,物候,形态、生理等方面,植物特性间的均衡,植物的形态可塑性,植物多样性是植被适应干扰的机制,在分析植被对干扰的适应时,生态学家引入了功能类型,对策等概念框架,干扰对植被的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不同的干扰类型,强度,频度,历史具有不同的作用,放牧,火烧,洪水,风沙,刈割和砍伐等干扰方式对植被的正负作用得到了生态学界的广泛重视,针对全球尺度的扰动与植被关系研究是目前扰动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生态研究的特殊性,很多相关的问题还未被解决。  相似文献   
108.
巴超群  马群  汪海洋  刘志民 《草业学报》2022,31(12):200-207
根茎克隆植物是克隆植物的一个类型,地下系统的特殊性赋予其独特的繁殖和生长方式,也赋予其对环境的特有适应能力。但是,受研究手段限制,人们对根茎克隆植物在表型可塑性、克隆整合、觅食行为和克隆分工等方面与其他类型克隆植物有何异同,这些行为对预防植物入侵、应对气候变化、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有何特殊意义尚不很清晰。鉴于此,通过梳理和总结前人工作,提出了根茎克隆植物研究面临的挑战。根茎克隆植物下一步研究重点应体现在下述方面:1)可塑性性状的选择与测定方法;2)环境因子对克隆整合的影响机制;3)综合植物特征和环境特征的觅食模型。  相似文献   
109.
设施土壤的肥力特征及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民  李家金  薛继澄  毕德义 《土壤》1994,26(5):273-275
本文初步研究了设施土壤中的6种肥力因子和2种土壤酶活性,发现温室土壤的全氮量、NH4+量-N量、NO3--N速效磷(P)量、速效钾(K)量和脲酶活性比露地土壤高1~3倍,土壤有机质量含提高7.5 g/kg,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露地接近(50H2O2 meq/100g土),硝态氮含量有继续增加趋势;大棚土壤的肥力因子也比露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0.
PDJ对苹果属植物光合作用、内源ABA含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苹果或海棠经25-100mg/LPDJ(丙基双氢茉莉酮酸酯)处理后,叶片光合速率提高,根系活力增强,茎叶中内源ABA含量增加,气孔关闭,25mg/L和100mg/L处理未能降低叶片的蒸腾速度,却降低了气孔阻力;而50mg/L处理不仅降低了蒸腾速率,同时也增加了气孔阻力,与100mg/L ABA正理效果近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