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9篇
园艺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玉米DH系的表现及其同工酶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孤雌生殖诱导系高诱1号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由单倍体加倍后获得的DH系性状上表现高度一致,其中一些DH系的长势和果穗性状达到了育种上的要求.DH系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电泳表明,部分DH系具有母本谱带,部分具有父本谱带,由此说明,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单倍体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42.
6叶期秋水仙素注射处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以孤雌生殖诱导系高诱1号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在6叶期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处理茎尖生长点,对单倍体植株进行人工加倍,并对不同处理效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从不同基因型的材料中诱导出的单倍体的加倍都是有效的,且不同基因型材料间有显著差异;0.5%浓度的秋水仙素的处理效果最好,加倍率与对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由于种质的匮乏严重地制约了玉米育种的发展,本试验利用EMS花粉诱变技术处理热带种质,以达到改造利用热带种质的目的。结果得到一个具有温带适应性的热带种质。  相似文献   
44.
关于玉米单倍体人工加倍方法及花粉活力测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以孤雌生殖诱导系高诱1号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分别在6叶期和拔节期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处理茎尖生长点,对单倍体植株进行人工加倍,并对部分不散粉花药中的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6叶期,以0.5%秋水仙素配以2.0%的DMSO处理效果最好,加倍率高达32.3%,是对照的4.8倍.在拔节期的处理随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药害株增多;测定的不散粉单倍体都具有活性花粉存在,花药中平均活性花粉为8.0%,最高者为20.0%。  相似文献   
45.
玉米杂交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刘志增  宋同明 《玉米科学》1999,7(2):016-019
本文对玉米杂交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的方法、诱导性的遗传、诱导机理和单倍体的加倍方法等进行综述,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6.
遗传因素对河北省玉米新品种推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主要玉米品种推广分析,以及对代表性玉米种植户的调查研究,探讨了遗传因素对河北省玉米新品种推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品种自身的优良遗传性状对玉米新品种的推广起决定作用;推广潜力大的新品种应具备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和较长的生育期等特点,其中抗逆性和适应性是决定品种推广范围和推广寿命的关键因素,株型不是影响品种推广的主要因素;遗传因素作为决定品种优劣的内在因素,决定着品种的推广成效。研究结果为河北省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玉米高频率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与鉴定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刘志增  宋同明 《作物学报》2000,26(5):570-574
本试验从单倍体诱导系Stock6与高油玉米群体BHO的杂交后代中经过不断的测交和选择, 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系农大高诱1号。 在16个测交组合中高诱一号对411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最高(9.2%); 而对H4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最低(1.92%); 其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5.34%。 以黄绿苗自交系Syn695yg为测验种, 高诱1号的  相似文献   
48.
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EMS化学诱变技术、离子束注入技术、激光辐照技术和空间诱变技术的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