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5篇
  23篇
综合类   19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土壤学始于对土壤剖面及其形态特征的观察,剖面发生层的划分与发生层边界特征的描述是土壤调查的基础。实地划分发生层需要丰富的土壤学实践经验,存在主观和缺乏统一划分标准的问题。以紫色土剖面图像为研究对象,采用K-means聚类和图像分割技术,结合图像的颜色特征(CIE Lab色彩空间)和纹理特征(Entropy)识别紫色土剖面发生层边界,并与实地划分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CIE Lab色彩空间的a、b通道和Entropy纹理特征,可以划分出供试剖面的主要发生层(A、B、C)和基岩(R);(2)聚类识别的发生层数量和发生层深度与实地识别的结果基本一致;除Z2剖面的C层和Z6剖面的Ap层聚类识别与实地识别的发生层下边界深度相差较大(分别为13 cm和8 cm)外,其余发生层下边界深度相差均在3 cm以内;(3)聚类识别的发生层边界形状更为不规则,明显度更为模糊。K-means聚类和图像分割技术实现了紫色土剖面发生层边界的客观识别,可为土壤剖面智能辨识系统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2.
阿拉尔垦区红富士苹果栽培气候生态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阿拉尔市气象局1961~2003年的有关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生长季(4~10月)平均气温和苹果生长温量指数,与红富士苹果原产地日本主要苹果产区及国内红富士苹果主产区进行比较;对照相关资料,系统地评价了垦区红富士苹果各生育阶段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垦区与中国最著名的苹果产区烟台的气候条件一致,光、热等自然气候生态条件适合晚熟品种红富士苹果生长。由研究结果可得出:垦区适宜红富士苹果栽培,是发展红富士苹果产业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123.
2019年秋季河南新乡草地贪夜蛾发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9年秋季调查了河南省新乡市草地贪夜蛾在不同作物上的发生和为害情况。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严重为害白菜, 同时其还在夏玉米、甘蓝、秋高粱和秋玉米上为害。草地贪夜蛾幼虫种群数量于9月初在夏玉米、白菜和甘蓝上达到高峰, 9月中旬在秋高粱和秋玉米上达到高峰, 在夏玉米、白菜、甘蓝、秋高粱和秋玉米上高峰期时百株虫量分别为3、24、20、40头和88头。采用探照灯诱集草地贪夜蛾成虫, 发现秋季成虫高峰期在9月13日, 当日诱集蛾量达95头, 且成虫上灯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最后对2019年秋季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的发生为害规律进行了讨论, 以期为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4.
园艺地布质地坚韧,经久耐用,常铺设于设施菜田的田间地头、垄沟等空闲地,其遮光、防草效果明显。作者对园艺地布防除罗勒杂草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园艺地布防除杂草效果明显,每年每667m^2节约除草成本390元,而且具有节水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5.
2017—2018年,共收集了76头初生仔麋鹿进行人工驯养,研究麋鹿哺乳期生长规律和疾病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哺乳期内仔鹿的体质量、体尺总体呈增长趋势,雌雄个体体质量、体尺差异不显著,体尺指标增幅从大到小依次为躯干因子(体长、胸围、腹围)肢端因子[(肩高、臀高、后足长(除管围)]尾端因子(尾长)头部因子(颅宽、颅长、耳长)。仔鹿疫病主要有腹泻下痢、积食便秘和撕咬耳尾等,其中腹泻下痢发生率达94.74%。研究结果可为推动麋鹿大规摸人工驯化,建立麋鹿家养品系提供基础资料和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设计出向日葵茎溃疡病菌(Phomopsis helianthi M.Muntanola - Cvetkovic)的特异性引物,建立该病菌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对向日葵茎溃疡病菌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酶切分析和测序,用DNAMAN软件设计出检测该病菌的特异性引物PHDF1和PHDF2,优化PCR反应体系.[结果]PCR反应体系为:25 mM MgCl2 2.4 μL,10 mM dNTP 0.3 μL,10 uM引物各1.5 μL,模板7 ng,最佳退火温度61.6C,建立了该病菌PCR检测方法.[结论]应用该方法检测供试的13个菌株,该对引物可以准确的将向日葵茎溃疡病菌与其他拟茎点霉属的真菌区分开来,该病菌的PCR扩增片段为326 bp.  相似文献   
127.
基于根微形态测定土壤Zn对大麦的毒性阈值及其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随着对污染土壤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受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入。目前,污染土壤风险评价毒性测试逐渐由单物种测试为基础的生态风险评价发展为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区域种群毒性测试;毒性中除了要包含测试物种的整个生命周期,还需要增加不同敏感的测试终点。基于不同测试终点的毒理学数据对于评价污染土壤中Zn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根系生态是基于生态效应法推导土壤中重金属生态风险阈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中以大麦根尖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为评价终点,研究污染土壤中Zn对大麦根微形态的毒性阈值及其与土壤性质间的量化关系,以期为中国Zn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了8种不同性质的农田土壤,外源添加不同浓度Zn后进行盆栽试验,利用STD1600 Epson根系扫描仪测定不同根微形态指标,结合Log-logistic剂量-效应曲线测定基于不同根微形态为终点的毒性阈值(EC_(10),EC_(50)),建立基于土壤性质的Zn毒性预测模型。【结果】土壤Zn污染对不同根微形态指标的毒性阈值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大麦根尖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的有机碳(EC_(10))和阳离子交换量EC_(50)均值分别为228、295、335、261 mg·kg~(-1)及702、779、837、739 mg·kg~(-1),以根尖数测定的EC值最低,根表面积的EC值最高,即根尖数指标对土壤Zn毒性最敏感。不同土壤中,EC_(10)值的变异系数(34.1%)大于EC_(50)(21.6%),而4种不同测试指标中,基于大麦根表面积测定的变异系数最大,EC_(10)和EC_(50)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43.4%和23.2%。土壤pH、有机碳(OC)、阳离子交换量(CEC)与Zn的毒性阈值EC_x(x=10,50)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H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不同的根微形态指标中,土壤Zn污染对大麦根尖的毒性最敏感;基于pH、CEC、OC的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土壤中Zn的大麦毒性阈值。  相似文献   
128.
四川松茸的特殊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松茸生态特殊。经研究表明:产菇地海拔高1900—3900米,坡度陡,可达70度;属山地寒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旱雨季分明,产菇于雨季,光照强,气温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植被不为松、杉乔木,而多为栎,栲矮灌丛(或高灌丛、乔木)。由于特殊生态环境,松茸发生时间在7—9月,比日本早2—3个月上市,少病虫害、香味特浓,经济性状好。四川松茸特殊生态的发现,扩大了我国松茸的分布地区及松茸的共生植物范围,为此菌的生态研究提供了新内容,为开发松茸新产区及半人工栽培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9.
利用2 552胎约克夏母猪的历史繁殖数据,分析背膘厚度与体况评分,分别对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不同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度与繁殖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况评分法并不能准确地评判妊娠母猪背膘厚度,更不能反映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初产母猪不同妊娠期的背膘厚度和主要繁殖性状无显著相关性。经产母猪不同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度与繁殖性状显著相关(P<0.05),妊娠期背膘厚度变化量与繁殖性状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为使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达到最佳,妊娠期间母猪的背膘厚度应控制在10~14 mm,并且保持相对稳定。在妊娠期不同阶段应根据母猪背膘厚度进行精确饲喂,以确保母猪达到最佳背膘厚度,并在整个妊娠期维持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0.
以博斯腾湖西岸湖滨绿洲芦苇地为研究区,分析不同长势芦苇地土壤特征,建立土壤主要特征因子与芦苇长势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芦苇地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土壤氧化还原电位(ORP)与pH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8;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和电导率具有明显表聚现象,在0~10cm土层中,盐分质量分数占0~50cm土壤盐分总量的58.08%,电导率占0~50cm总电导率的45.21%;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和pH是影响芦苇长势的主要特征因子,芦苇株高和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H=0.01S3-0.27S2+1.15S-1.19,R2=0.88,芦苇生长最适盐分质量分数在3.80~4.40g/kg;芦苇数量与土壤pH间的回归方程为M=-196.71pH+1 741.80,R2=0.92,芦苇生长最适pH为7.80(F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