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农学   12篇
  48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对小麦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小麦拔节期、灌浆期用植宝素、喷施宝、农特灵、禾乐、开特灵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尿素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尿素对小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为1.0%-10.8%,其中以禾乐的效果较好,增产10.8%。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 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小麦品种(系)与其测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具有粘果山羊草Ae.19细胞质普通小麦细胞核的K-19小麦雄性不育系,并选育出K-19农矮3号A等10余个优良K-19不育系,其不育性稳定,没有发现单倍体,综合性状好。从普通小麦品种(系)中发现了恢复力高的K-19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源),筛选出原KR_1等7个恢复系,国内法恢复度高达88.2%~96.9%,国际法恢复度高达116.4%~150.4%,其后代不产生单倍体或单倍体频率很低,综合性状好。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体系的建成,丰富了小麦杂优育种种质库,具有良好的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60Co-γ射线对菊花组培苗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秋之山的组培苗, 采用5~30 Gy的60Co-γ射线照射处理。研究了γ射线对组培苗生长、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及对组培再生植株移栽后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20 Gy是γ射线处理菊花组培苗的致死剂量;从生根和继代培养生长和增殖的结果看,诱变处理的最佳剂量在10 Gy左右;组培再生植株移栽后发现,10 Gy处理的植株中花色变异率为8.2%。与对照花鲜艳的纯黄色相比,变异花增加了不同深浅的红色素,且突变植株均为同质稳定突变。  相似文献   
14.
作物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淮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淮河流域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大气候带的过渡区 ,属半湿润季风区 ,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所处的区位和农业发展现状决定了其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笔者着重分析了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气候资源条件 ,主要是光能资源、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趋利避害的农业生产措施以促进淮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零磁空间诱发优质籼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稻新型不育系玉-08A是经零磁场空间处理后,经多年人工及试管离体授粉回交转育选育而成。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实率达100%,比珍汕97A产量增产58.1%;制种产量增产62.6%。杂交组合玉优一号比对照汕优63增产5%~8%,杂交稻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的12项指标中,蛋白质、垩白度、透明度等9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综合评价为优质二级米标准。  相似文献   
17.
小麦遗传转化无基因型障碍受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分析了近 90个品种基因型未成熟胚及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频率分布的资料 ,结合实验分析 ,提出了一种可克服或减轻小麦遗传转化中基因型障碍的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1985和1986年收获的试验中,由冬小麦品种及高代育种品系杂交组配的61个F_1杂种籽粒产量的超亲优势为5.9%。在1986年430个杂种参加的试验中,杂种产量的超亲优势为3.6%。在这430个杂种中,由产量最低的亲本组配的杂种,其产量优势最大,说明在这些基因型中,大多数高产基因已经集中在高产亲本中。作者将这些结果同其它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迄今测试的小麦F_1杂种的产量优势尚不足以说明能将其应用于英国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空间诱变创制的冬小麦叶绿素突变体Mt18的叶色表现为对温度敏感的绿-白-绿的变化过程,能够正常成穗结实,但其株高、有效株穗数、穗长、株粒数、株粒重、千粒重都显著低于原始亲本。电镜观察表明,变白前期突变体叶绿体数目和结构与原始亲本未见明显差异;变白期突变体叶绿体内基粒类囊体数和基粒片层数较少,甚至完全消失,基质类囊体清晰可见;复绿期突变体叶绿体数目少于原始亲本,细胞内大部分叶绿体结构恢复正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当光照强度为110μmol·m-2·s-1时,突变体Mt18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低于原始亲本,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高于原始亲本,而光系统Ⅱ的最大量子产量、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光化学猝灭系数、实际量子产量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在不同时期变化不同。另外,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突变体的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实际量子产量的变化也不相同。上述结果证实,温度敏感型冬小麦叶绿素突变体Mt18的叶片颜色和光合特性随着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而相应改变,变白期叶绿体超微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光合效率显著降低,较高的光照强度对突变体影响较大,导致产量相关性状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