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饲料或养殖水体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2个子试验来研究饲料或养殖水体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2个子试验所用凡纳滨对虾的初始均重均为1.06 g左右。在试验1中,5组对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D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0.3(D2组)、3.0(D3组)、3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D4组)和80.0 mg/kg益生菌A(为市售复合益生菌制剂;D5组,作为阳性对照组)的5种试验饲料;在试验2中,4组对虾全部投喂试验1中D1组饲料,并在试验开始前向1 m×1 m×1 m水泥池(有效水深0.7 m)的水体中分别投入0(d1组,即D1组)、0.4(d2组)、4.0 mg地衣芽孢杆菌(d3组)和40.0 mg益生菌B(为市售复合益生菌净水剂;d4组,作为阳性对照组),此后每隔7 d再分别补充0、0.2、2.0 mg地衣芽孢杆菌和20.0 mg益生菌B。每组均设6个水泥池,每个水泥池放养80尾对虾。试验1和试验2饲养时间均为8周。试验1结果表明:D1~D4组对虾的终末均重显著高于D5组(P0.05),但D1~D4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D2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D5组(P0.05)但与D1、D3和D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D2、D3、D4组对虾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1组(P0.05),但与D5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D4组对虾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D2和D5组较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虾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D4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虾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饲料中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以D4组对虾肝胰腺MDA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D1、D2、D3组(P0.05),但与D5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补充地衣芽孢杆菌对对虾的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d3组对虾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SOD活性和T-AOC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2组对虾肝胰腺溶菌酶(LZM)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1组对虾肝胰腺MDA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无论是添加在饲料中还是泼洒在养殖水体中都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力;综合考虑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地衣芽孢杆菌在饲料或养殖水体中的添加效果优于益生菌A或益生菌B;综合试验1和试验2的结果,地衣芽孢杆菌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添加量应控制在0.3~3.0 mg/kg。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栽培中朝鲜野菊出现的因植株高而影响观赏效果的问题,以嫩茎为材料,进行了试管苗培养、用四种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进行处理、用ZT和PP333对越冬试管苗处理的研究.结果证明:在培养基中加入0.4mg/L ZT能获得矮化的试管苗.这种试管苗移植到花坛上栽培仍然具有植株矮、观赏效果好的性状.用0.4mg/LZT溶液对越冬后部分丧失矮化性状的试管苗进行2次喷洒处理,能使试管苗矮化、观赏效果好的性状不变.浓度为0.4 mg/L的ZT对朝鲜野菊的试管苗和越冬试管苗均具有矮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经典木糖醇发酵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布朗运动模拟发酵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随机干扰因素,且考虑到发酵过程的迟滞性,从而构造了木糖醇发酵的随机延迟微分方程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全局正解的存在性、随机最终有界性和渐近性质。应用数值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醉西施在观赏栽培中植株较高、花朵较少的问题,以具有生长点的嫩茎为材料,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试管苗进行了在培养基中加入ZT 0.8 mg?L‐1和向已经栽培3年的试管苗上喷洒ZT 1.0 mg?L‐1两种不同处理对醉西施试管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2MS+蔗糖10 g?L‐1+IAA 0.2 mg?L‐1是嫩茎段生根培养和试管苗茎段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蔗糖10 g?L‐1+IAA 0.2 mg?L‐1+ZT 0.4 mg?L‐1是培养植株较矮、花朵多的醉西施试管苗的较理想培养基;向生长旺盛的试管苗喷洒ZT1.0 mg?L‐1会使试管苗出现植株较矮、花朵多的性状;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8%以上,移植成活率为100%;移植的试管苗形成了植株矮小、花朵数多、观赏效果好的性状。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木材改性实现人工林低密度软质木材的提质增效,高效利用人工林资源,对我国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木材硅化改性可以有效提高木材性能,但改性材性较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文中分别从木材硅化改性剂种类、改性方法、改性机理和改性材性能等方面综述了木材硅化改性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目前木材硅化改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基于有机-无机杂化研制多效一体化木材硅化改性剂,改进工艺,提升性能,降低成本,从而推动硅化木的开发和利用;开展木材仿生硅化改性研究,促进组分界面结构性连接,全面提升木材性能。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