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1常见的雏禽疫病防治方法1.1雏鸡1.1.1鸡新城疫:百姓俗称"鸡瘟",所有的鸡均可感染,雏鸡和育成鸡易感性高,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死亡率。防治方法:一是定期消毒和严格管理;二是适时免疫,推荐免疫程序:7~10日龄用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江西省种子行业信息统计工作现状,分析了江西省种子行业信息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江西省种子行业信息统计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2012年信丰脐橙的产销形势,影响销售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春季雏鸡常见病症状识别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春季雏鸡常见疾病及其发病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防治措施,以为雏鸡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狗肉是秋冬季肉品市场重要供应品种之一,销售对象以宾馆饭店、火锅店用肉为主,家庭消费也占一定份额,我市狗肉年消费量约40吨,主要集中在城区农贸市场销售。由于狗的屠宰比较分散,狗肉来源不明,动  相似文献   
16.
模拟降雨条件下赤泥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厚度赤泥在酸雨和雨水淋溶条件下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以山西某堆场赤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淋溶实验研究在模拟酸雨和雨水条件下,覆盖不同厚度赤泥对土壤pH、碱化度(ESP)以及电导率(EC)的影响。所用土壤为堆场附近背景土壤,其pH为8.68,有机质含量为25.66 g·kg-1,容重为1.20 g·cm-3,含水率为12.01%。结果表明:经淋溶后,土壤pH在表层0~10 cm深度显著升高,最大值达到10.18;在10~30 cm增加到8.67~9.12,与原始土壤相比升高较为明显;在30~60 cm深度没有明显变化。除覆盖5 cm厚赤泥经雨水淋溶组之外,其他实验组表层(0~10 cm)土壤ESP值均超过15.00%,土壤呈碱化状态;在10~40 cm深度土壤ESP增加到5.38%~14.70%范围,有碱化趋势,对40 cm以下深度土壤碱化影响较小。所有实验组中土壤EC值仅略有增加,对土壤盐化影响不明显。赤泥中钠、钾、镁、钙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淋出液中最大浓度分别为125.86、2.23、57.13、209.07 mg·L-1,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潜在影响。在实验条件下,赤泥对土壤碱化影响较为明显,且碱化影响随覆盖赤泥厚度增加而增大,酸雨淋溶比雨水淋溶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2003年6月,江西永新县才2丰乡某养殖户饲养的36头仔猪,其中有数只发病,临床诊断为胃肠炎,采用呋喃唑硐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病情丝毫不见好转,病猪发展到16头,死亡4头。前来求治,经采用中医疗法后,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1发病原因胃肠炎发病前不久,猪群曾发过肺炎,经大量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广谱抗菌药后,肺炎得以治愈。由于滥用抗生素,胃肠道的菌群失调造成胃肠炎。2症状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皮肤弹性减退,四肢、鼻端等末梢冷凉。病初出现呕吐,呕吐物带有血液或胆汁。腹部有压痛反应,肠音活泼,泻粪如水。眼结膜先潮红后黄染,口色红紫带…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6月我市一养猪场发生了以稽留热、黄染、贫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性评估提供方法学指导,以稻田土壤-水稻体系为对象,通过比较化学提取法(土壤溶液法和0.01 mol·L~(-1)Ca Cl2提取法)和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所提取的有效态镉(Cd)含量与水稻谷粒中Cd含量(0.06~2.16 mg·kg~(-1))的相关关系,阐述DGT是否能更准确评估Cd的生物有效性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土壤Cd全量与谷粒中Cd含量、几种有效态Cd提取量均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不能真实反映Cd的生物有效性。DGT提取的Cd含量与谷粒Cd含量的相关性系数(R_(线性)~2=0.89和R_(曲线)~2=0.94)高于土壤溶液法(R_(线性)~2=0.87和R_(曲线)~2=0.92)和0.01 mol·L~(-1)Ca Cl2提取法(R_(线性)~2=0.80和R_(曲线)~2=0.83),R值分析表明DGT技术模拟了根部吸收土壤Cd过程中土壤固-液释放补给动态过程。因此,与传统化学提取法相比,DGT技术能更好地预测Cd污染土壤(0.31~10.64 mg·kg~(-1))中Cd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