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乳酸乙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毅  李媚  刘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69-15470,15474
[目的]研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催化制备乳酸乙酯。[方法]以乙醇、乳酸为原料,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间歇催化合成乳酸乙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对合成乳酸乙酯的影响;并通过重复试验考察了该催化剂的活性。[结果]在不分离产物情况下,制备乳酸乙酯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5℃,酸醇摩尔比为0.5∶1,催化剂用量(以乳酸加入质量计)为5%,反应时间为1h,乳酸的转化率达42.48%。[结论]该研究为乳酸乙酯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2.
[目的]为快速提高中低产田肥力和农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农民习惯耕作栽培与高产栽培管理模式)和养分管理模式(传统养分管理模式和高效养分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在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作物产量显著高于农民习惯管理模式。经过5季作物的试验,高产高效管理模式的农田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72~3.01g/kg,土壤全氮含量升高了0.12~0.16g/kg,速效磷(Olsen-P)含量增加了5.2mg/kg,速效钾含量升高了37.8mg/kg。[结论]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高产高效管理模式是中低产农田作物产量提高和耕地地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3.
双壳贝类是淡水生态系统常见的滤食性动物,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物悬浮颗粒为食,其作用可能降低蓝藻浓度,从而促进沉水植物生长。通过构建4组(草+蓝藻、草+蓝藻+低生物量蚌、草+蓝藻+高生物量蚌、草)室外微型生态系统,研究了湖泊下风区常见蓝藻堆积浓度下,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滤食作用对蓝藻水华和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蓝藻对苦草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草藻组和草组的相对生长率分别为-7.65mg/g·d和7.19mg/g·d;(2)  相似文献   
144.
罗非鱼湖病毒对吉富罗非鱼和E-11细胞的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罗非鱼湖病毒在吉富罗非鱼体内和敏感细胞E-11中的感染特性,实验首先从人工感染罗非鱼湖病毒的吉富罗非鱼脾脏中获得罗非鱼湖病毒第4片段基因组,其cDNA全长1 250 bp,开放读码框长度为1 065 bp,编码354个氨基酸。通过进化树分析,该蛋白是罗非鱼湖病毒血凝素—酯酶融合蛋白(HEF)。随后通过在大肠杆菌大量表达和提纯GST融合HEF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兔抗TiLV-HEF多克隆抗体。ELISA结果显示获得的抗血清效价高于1∶51 200,并且获得的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病毒的TiLV-HEF蛋白。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TiLV的感染造成鱼体表面溃疡、全身性出血以及眼晶状体混浊等症状。H.E染色结果显示,肝脏形成合胞体,脾脏中含铁血黄素增加和部分细胞空泡变性。头肾出现淋巴细胞坏死,体肾蛋白质沉淀和肾小球坏死等病理症状。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该病毒在所有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脾脏、头肾和鳃中的病毒丰度高于肝脏、体肾和脑组织。通过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发现TiLV感染E-11细胞后,HEF蛋白在细胞质中。TiLV可以通过感染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肝脏、脾脏、头肾、体肾、鳃和脑等组织而引起疾病。  相似文献   
145.
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的传染性病原。NNV为单一正链、2节段RNA病毒,基因组由RNA1(3.1 kb)和RNA2(1.4 kb)组成。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会合成亚基因组RNA3。RNA1编码RNA聚合酶。RNA2编码衣壳蛋白,为病毒的唯一结构蛋白。RNA3编码B1和B2两种非结构蛋白。根据病毒衣壳蛋白的基因序列,神经坏死病毒可以分成4种基因型,分别为拟鲹、红鳍东方鲀、条斑星鲽和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但是,目前只发现A、B、C三种病毒血清型,A对应拟鲹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B对应红鳍东方鲀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C对应条斑星鲽神经坏死病毒和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病毒存在垂直和水平两种传播途径,而且广泛分布于养殖和野生鱼类中。阻断病毒在野生与养殖鱼类之间的传播和开展新型鱼类疫苗研发是将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6.
采用皮质醇混饲投喂的试验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慢性应激,观察和分析了应激激素皮质醇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和外周血细胞的效应。试验组饲料中皮质醇添加剂量为100 mg/kg,日投饵率为3%,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1)外源皮质醇通过减少肠道黏膜皱褶和促进糖异生作用使黄颡鱼幼鱼增重受阻;(2)外源皮质醇使黄颡鱼幼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但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则呈上升趋势;(3)外源皮质醇能促进红细胞增生,增加黄颡鱼幼鱼外周血红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47.
2种寄生虫感染黄鳝引起的血细胞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感染隐藏新棘虫和胃瘤线虫的黄鳝血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被隐藏新棘虫和胃瘤线虫感染的黄鳝红细胞数减少,白细胞数增多。白细胞血式也发生变化:其中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减少,而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增多。没有观察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48.
细鳞斜颌鲴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细鳞斜颌鲴是一种优良养殖品种,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主食腐屑和状生藻类。群体生殖力强,在水体中能自然产卵繁殖,生长快、疾病少、易捕捞、适应性强、易形成种群。总结报道了其生活习性、生长特性、繁殖生物学、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驯化及引种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9.
针对传统的两熟制棉花栽培存在的技术复杂、环节多、工序多、用工多、化肥农药用量大、生育期长、难以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问题,用“三字经”的形式总结了两熟制下棉花全程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理思路、明路线,改模式、换品种,增密度、精直播,减简肥、一次施,全程调、简管理,减农药、简防控,集中熟、一次收,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归纳为“八个一、四个三”技术,即:一改(改模式)、一换(换品种)、一增(增密度)、一播(一次播)、一肥(一次肥)、一收(一次收)、一调(一直调)、一缩(缩周期),三简(简化施肥、简化防控、简化管理)、三减(减少生产环节和用工、减化肥用量、减化学农药用量)、三机(机播、机管、机采)、三提(提高植棉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机械化率);与两熟制育苗移栽植棉相比,棉花生产周期缩短80 d左右,省工70%,机械替代率达60%,减肥50%,减药40%,增效30%。更好地推广应用该技术体系,对助力两熟复种棉花生产向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方式的变革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棉花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分析施用一次性减量控释肥与常规肥料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对棉花化肥减施增效的作用,为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多重复田间试验,利用CI-110等仪器研究施用不同用量的控释肥和常规肥料条件下,棉花冠层结构、光合性能、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参数变化。【结果】 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能保持棉花中后期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提高中下层透光性、增强光能截获能力、减少群体漏光损失,延缓叶片老化和光合功能衰退速率。各处理棉花盛花期、吐絮前期LAI 与棉花总成铃数、单铃重及产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盛铃期与棉花僵烂铃比重极显著相关。研究一次性减N25%施用控释肥处理比一次性全量施用控释肥处理平均增产2.89%、比全量施用常规肥料处理平均增产5.53%、比减N 25%施用常规肥料处理平均增产14.89%、比不施氮肥对照平均增产50.96%。【结论】 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可以构建合理的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增加棉花单株成铃数及产量,减少氮肥投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次性减N 25%施用控释肥(225 kg/hm2)为安徽省沿江棉区杂交棉适宜的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