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3.
24.
4种除草剂对马铃薯田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随机区组法,比较研究了4种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除草剂均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田中的主要杂草,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施用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的效果最为明显,杂草株数最少,杂草鲜重最低,株防效达到91.8%,鲜重防效92.8%,较对照增产27.4%。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马铃薯黑痣病在定西地区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由次要病害已上升为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在田间进行了5种杀菌剂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和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较好,增产明显。3种药剂防效分别为81.98%、80.83%和71.60%,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率分别为44.42%、34.26%和33.54%。因此认为这3种药剂可以应用大田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相似文献
26.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保障,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大量施用农药后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农药残留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制定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上限标准.因此,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综述目前适用于现场检测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酶抑制检测法、免疫分析法、活体生物测定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等快速测定方法的技术原理及其优缺点,指出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新研发动态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
28.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的水稻LAI反演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和验证不同叶面积指数(LAI)机器学习模型迁移后的稳定性,以无人机获取的湖北鄂州与海南水稻田的多光谱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8 种植被指数经验模型与3 种机器学习方法对鄂州试验田的水稻LAI进行反演,并推广至海南试验区。结果表明:1)非线性模型在鄂州试验数据的建模集测试中精确度较优,其中归一化红边差值(NDRE)非线性模型验证的变异系数(CV)=31.05%,但推广至海南试验区后精确度下降严重(验证集CV=74.90%),可移植性差;2)线性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在模型移植后表现出较优的稳定性,其中梯度提升回归(GBR)二波段模型在鄂州数据建模集CV=28.91%,在海南数据验证集CV=26.58%;3)增强植被指数(EVI2)线性拟合模型在鄂州数据建模集CV=33.78%,在海南数据验证集CV=27.90%。最后使用EVI2构建的经验模型,对各生育时期2 种不同水稻(珞优9348和丰两优4号)的LAI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相同氮水平下,珞优9348表现为氮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29.
基于表型性状的番茄品种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国内外收集的48份番茄品种资源进行评价和分类,在调查测定其表型性状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8个品种的15个不同性状变异系数为14.03%~81.25%,平均变异系数为40.79%;相关性分析发现,番茄植株农艺性状与果实品质性状存在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15个主成分(表型性状)归纳为5个公因子,依次为花果数因子、生育期因子、营养因子、植株形态因子和果形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将48份材料划分为5大类群,有70.8%的番茄品种分类与判别分析一致。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品种的表型特异性和遗传多样性,筛选出一些特异品种资源,有利其栽培利用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30.
黄山球孢白僵菌野生种群流行菌株的28S rDNA Ⅰ型内含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对引物,对采自黄山的40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28S rDNA I型内含子分析,以探讨黄山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及流行菌株类型。结果显示,在黄山球孢白僵菌自然种群中,存在着13种不同的内含子单倍型,显示出在黄山小范围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也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单倍型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其中BBBA型占据主导地位,为37.5%,ABAA型和ABBA型次之,分别为15%和12.5%,而BABA等7种单倍型则各仅占2.5%,反应出不同的遗传背景的菌株具有不同的遗传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数据同时显示,同核体菌株在黄山球孢白僵菌自然种群中的比例为82.5%,显示出同核体在遗传稳定性上优于杂核体,但同时,17.5%的杂核体比例也显示出准性生殖在球孢白僵菌种群中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